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和内容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5:23:35 308 人看过

1、什么是劳动争议?

由劳动关系各方之间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差异引起的争议,也称为劳动争议。其中有些是关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以及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产生的争议;有些是因要求新权利而产生的纠纷,这些纠纷是因制定或改变工作条件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而纠纷一般是由合同和侵权行为引起的

起诉书:劳动争议起诉书(纠纷)和民事起诉书(纠纷)。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和劳动合同关系(纠纷)

为了保护劳动者(农民工)的权利,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只有双方盖章签署的劳动合同才可以不存在劳动关系,未经录用的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诉讼事由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无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合同关系,诉讼事由劳动合同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在本案中,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和内容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四种:

1.协商解决

双方选择的解决争议的第一种方式是自行协商解决。同时,它可以在争端解决过程中的任何时候使用。谈判解决是基于双方的意愿。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2.企业调解

是指双方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这种调解实现了自愿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解委员会只有在双方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争议的情况下才能受理案件;另一方面,当事人可以不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此外,由于调解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工会和企业因集体合同履行发生争议,不宜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双方应直接申请仲裁

3.申请仲裁

如果双方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后未能达成协议,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上诉。当事人也可以不经企业调解委员会处理,直接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集体合同签订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此类争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相关方协调,不能申请仲裁。除此类争议外,劳动争议仲裁是其他争议的强制性和必要程序。也就是说,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并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就会受理;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通过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予受理的决定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不服的,提起诉讼,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目前,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度。法庭审判是处理劳资纠纷的最终程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18日 02:4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庭审判相关文章
  • 劳动争议纠纷的法律解决
    劳动争议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关系不协调的表现。劳动争议与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联系在一起,不妥善处理这些争议,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势必影响劳动者及其家人的正常生活,进而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在切实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同时,用人单位在劳动关系中的合法权益同样需要加以保护,以便其生产、生活的正常运行。因此劳动争议要求合法、公正、及时处理,以防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矛盾激化,产生不应有的后果。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又称劳动争议处理体系,是指由劳动争议处理的各种机构和方式在劳动处理过程中的各自地位和相互关系所构成的有机整体。一、劳动争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因企业开除、除名、辞退职工和职工、自动离职发生的争议;2、因执行国家有关工资、保险、福利、培训、劳动保护的规定发生的争议;3、因履行发生的争议;4、法律、法规规定应当依照本条例处理的其他劳动争议事项。二、劳动争议的解决方式1、调解劳动争议发生后
    2023-02-23
    343人看过
  • 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
    一、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二、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流程是什么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流程为:1.符合起诉条件的,法院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2.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3.开庭审理。4.根据双方的证据以及事实进行
    2023-04-25
    141人看过
  • 劳动争议的仲裁适用法律依据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适用的劳动争议范围如下: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其他。一、劳动争议解决的途径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争议的问题直接进行协商,寻找纠纷解决的具体方案。与其他纠纷不同的是,劳动争议的当事人一方为单位,一方为单位职工,因双方已经发生一定的劳动关系而使彼此之间相互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通过自愿达成协议来消除隔阂。但是,协商程序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双方可以协商,也可以不协商,完全出于自愿,任何人都不能强迫。2、申请调解调解程序是指劳动纠纷的一方当事人就已经发生的劳动纠纷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
    2023-03-07
    58人看过
  • 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
    1.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及劳动政策均可作为审理依据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法律依据这里应当作宽泛的理解,应当包括国家法律、行政法规、行政规章和政策。根据《立法法》的规定,法律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和颁布;行政法规由国务院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部门规章由国务院各部位根据法律和行政法规、国务院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我们国家现行的调整劳动法律关系的政策多是原劳动部和现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的,包括大量的规章等规范性文件。2.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所谓用人单位内部的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依法制定并在本单位实施的组织劳动和进行生产经营管理的制度。《劳动争议适用解释》(一)第19条明确了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在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和劳动政策并已公示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用人单位规章制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的审理依据的条件:《解释》(一)第19
    2023-04-29
    329人看过
  • 涉外劳动争议诉讼法律依据
    【法律依据】一、《外国人在中国就业管理规定》第五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须为该外国人申请就业许可,经获准并取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人就业许可证书》(以下简称许可证书)后方可聘用。第六条用人单位聘用外国人从事的岗位应是有特殊需要,国内暂缺适当人选,且不违反国家有关规定的岗位。用人单位不得聘用外国人从事营业性文艺演出,但符合本规定第九条第三项规定的人员除外。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应在被聘用的外国人入境后十五日内,持许可书证书、与被聘用的外国人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有效护照或能代替护照的证件到原发证机关为外国人办理就业证,并填写《外国人就业登记表》。就业证只在发证机关规定的区域内有效。第三十四条禁止个体经济组织和公民个人聘用外国人。二、《劳动合同法》第三条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法律风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及涉劳动争议诉讼法律实务,涉外劳动争议诉讼可能发生以下法律
    2023-04-17
    377人看过
  • 办理劳动争议案件法律依据
    其主要程序有一审程序、二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等。一审程序分如下4个阶段进行: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二审程序。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依法提起二审程序。但须
    2023-03-13
    381人看过
换一批
#审判阶段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庭审判是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运用法律展开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刑,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诉讼活动。 ... 更多>

    #法庭审判
    相关咨询
    • 劳动仲裁法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是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是什么?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9
      《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
    • 不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5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如果协商不了,建议搜集证据,有三个途径可以解决: 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优点:方式简单。缺点:各地执法力度可能不是很大; 2、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向本单位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当事人一方要求仲裁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
    •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05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
    • 劳动仲裁司法解释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