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劳动争议?
由劳动关系各方之间劳动权利和义务的差异引起的争议,也称为劳动争议。其中有些是关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以及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产生的争议;有些是因要求新权利而产生的纠纷,这些纠纷是因制定或改变工作条件而产生的纠纷
劳动合同纠纷属于民事纠纷,而纠纷一般是由合同和侵权行为引起的
起诉书:劳动争议起诉书(纠纷)和民事起诉书(纠纷)。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纠纷)和劳动合同关系(纠纷)
为了保护劳动者(农民工)的权利,首先确认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只有双方盖章签署的劳动合同才可以不存在劳动关系,未经录用的劳动合同不存在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法律关系劳动关系,诉讼事由劳动争议)和劳动合同关系(无劳动合同,法律关系为合同关系,诉讼事由劳动合同争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劳动争议司法解释》)第一条第二款的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形成劳动关系后发生的争议,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劳动争议。在本案中,原告与被告之间的劳动关系属于事实劳动关系。劳动争议解决的法律依据和内容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中国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四种:
1.协商解决
双方选择的解决争议的第一种方式是自行协商解决。同时,它可以在争端解决过程中的任何时候使用。谈判解决是基于双方的意愿。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以选择其他方式
2.企业调解
是指双方可以选择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这种调解实现了自愿原则,具体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调解委员会只有在双方同意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处理争议的情况下才能受理案件;另一方面,当事人可以不经调解直接申请仲裁。此外,由于调解委员会主要由企业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工会和企业因集体合同履行发生争议,不宜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双方应直接申请仲裁
3.申请仲裁
如果双方经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后未能达成协议,一方或双方可向当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上诉。当事人也可以不经企业调解委员会处理,直接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由于集体合同签订过程中产生的争议没有法律依据,因此此类争议由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会同相关方协调,不能申请仲裁。除此类争议外,劳动争议仲裁是其他争议的强制性和必要程序。也就是说,只要一方当事人申请仲裁并符合受理条件,仲裁委员会就会受理;当事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必须先通过仲裁,否则人民法院不予受理。4.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予受理的决定或者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通知不服的,提起诉讼,可以在规定期限内向当地基层人民法院起诉。目前,法院按照《民事诉讼法》审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二审、终审制度。法庭审判是处理劳资纠纷的最终程序
-
申请劳动仲裁的内容和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证据
364人看过
-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226人看过
-
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性及依据
168人看过
-
竞业限制和劳动争议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措施
356人看过
-
如何依据法律原则解决彩礼争议
416人看过
-
劳动争议解决方式主涉及哪些内容
482人看过
法庭审判是人民法院采取开庭的方式,在公诉人、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听取控、辩双方对证据、案件事实和运用法律展开辩论的情况下,依法确定被告人是否有罪,应否判刑,给予何种刑事处罚的诉讼活动。 ... 更多>
-
劳动仲裁法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是什么,解决劳动争议的依据是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09《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
-
决定劳动争议的依据是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14劳动争议,又称劳动纠纷,指劳动关系当事人之间因劳动的权利与义务发生分歧而引起的争议。其中有的属于既定权利的争议,即因适用劳动法和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既定内容而发生的争议;有的属于要求新的权利而出现的争议,是因制定或变更劳动条件而发生的争议。劳动争议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划分为以下几种: 1.按照劳动争议当事人人数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个人劳动争议和集体劳动争议。个人劳动争议是劳动者个人与用人单位发生的劳动
-
对于劳动争议,劳动者如何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法律依据是怎样的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6劳动争议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基于劳务关系发生的劳动合同履行、福利待遇、经济补偿等方面的争议。快速解决劳动争议的要求在于时间快、效率高、成本低。那么,这一切都应当如何做呢?r结合我国相关法律可知,对于劳动争议,双方解决争端的的途径可为先行由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基层人民调解组织或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各方可提交至劳动仲裁委员会解决。在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
-
劳动争议处理办法全文是怎样的, 解决劳动争议的法律依据有哪些呢?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2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三条解决劳动
-
劳动争议仲裁法的解决方法和处理途径的内容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15有下列优越性: 1.快捷。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程序简便,时间比较短。 2.专业性强。参加仲裁的仲裁员是来自劳动和法律方面的专家,具有处理劳动争议的丰富经验,有利于提高仲裁办案质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17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和适应实际需要的原则设立。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市、县设立;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决定在区、县设立。直辖市、设区的市也可以设立一个或者若干个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