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申请条件
残疾朋友可根据自身情况,申请低保。持有当地农村户口、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且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的户主本人,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政府(含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并如实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农村低保保障待遇以家庭为单位由户主提出申请,申请人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拥有当地农业户籍并在当地常住;
2、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申请前12个月家庭年人均纯收入低于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家庭经济状况不能维持基本生活需要,财产状况、实际生活水平与基本生活常年困难家庭状况相符。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是指具有法定赡养、扶养、抚养关系并共同居住、共同生活的所有家庭成员。
家庭经济状况整体不符合申请资格条件,但家庭年人均纯收入在当地农村低保保障标准150%以内的,其家庭中已成年的丧失劳动能力的重残人员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患重大疾病人员,可以分户独立提出申请。
二、认定标准
首先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在全国已经建立。
其次,农村低保目前在河南是有比例限制,现在要求纳入低保范围的低保对象在农村人口的3%以上。
第三,四川大部分地方农村低保是由当地乡镇民政部门定期进行人员调整。
第四,四川今年马上要对农村低保进行重新复核认定,也就是说要提标、扩面,扩面幅度在不低于农村人口的4.2%以上。
结合你的情况,主要是看你们家与同村其它正在享受农村低保的家庭间生活水平的比较,如果你们比他们生活水平更低,更差,可以提出申请并享受农村低保待遇,如果高出他们生活水平,就不能被批准。另,是不是符合低保条件,按现有的政策,不看你因困难支出多少,主要看收入是不是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如果没有明确的收入,这个政策也不好执行,但以你家的情况,你出去打工的收入加上家里的收入如果高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线,当地民政部门也有理由不给你办理。
《社会保险法》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立和完善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实行个人缴费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享受最低生活保障的人、丧失劳动能力的残疾人、低收入家庭六十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和未成年人等所需个人缴费部分,由政府给予补贴。
-
甘肃省农村低保标准是什么样的,保障措施有哪些?
486人看过
-
农村低保标准是什么,农村低保金怎么发
113人看过
-
农村危房鉴定标准是什么样的
105人看过
-
安徽省农村低保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样的?
112人看过
-
四川省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
307人看过
-
安徽省农村低保政策的条件与标准
412人看过
低保是指家庭成员有重度残疾和疾病失去劳动力,享受最低生活保障补助的家庭。其住宅和收入明显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居民。 城市低保是在城市已建立国企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等三条保障线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实行最低生活保障的... 更多>
-
农村低保户条件农村低保户是一个怎样的样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5-14申请农村低保待遇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持有本县农业居民户口。 2、居住在农村村组,家庭承包土地的农村居民。 3、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平低于当地农村低保标准(具体询问当地民政机构)。
-
四川省最低工资标准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27按照省政府《关于调整全省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川府发〔2014〕32号)要求,市政府决定对我市现行月最低工资标准和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进行调整。从2014年7月 1日起,我市行政区域内的自流井区、贡井区、大安区、沿滩区、荣县、富顺县均执行每月1250元(每日57.5元)的最低工资标准;非全日制用工执行每小时13.2元的最低工资标准。
-
2022年农村低保标准是怎样的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10目前农村低保标准如下: 1、城乡低保标准:每月487元,每年3693元; 2、农村集中五保户低保标准:每年6248元; 3、农村分散五保户低保标准:每年4391元; 4、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标准:每年10000元; 在没有调整前,农村低保标准暂时按照以上内容执行。如果有所调整,则按照新出的规定执行农村低保标准。
-
最低生活保障是什么意思,低保标准是什么,低保标准的规定是怎样的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30最低生活保障,是指一种社会保障制度类型。指国家对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政府公告的最低生活标准的人口给予一定现金资助,以保证该家庭成员基本生活所需的社会保障制度。最低生活保障线也即贫困线。对达到贫困线的人口给予相应补助以保证其基本生活的做法。 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确定应考虑以下因素: 该地区社会人均生活水平; 维持最低生活水平所必需的费用; 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状况; 该时段的物价指数。 不同地方的低保标
-
双鸭山低保农村标准是怎样的浙江在线咨询 2023-09-16全省城市低保标准由556元/人月提高到573元/人月 农村低保标准由3900元/人年提高到4017元/人年 全省城市特困集中供养指导标准由15420元/人年提高到16828元/人年 分散供养指导标准由10800元/人年提高到11780元/人年 农村特困集中供养指导标准由8424元/人年提高到9134元/人年 分散供养指导标准由5892元/人年提高到6394元/人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