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合同延期履行有哪些法律依据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20 10:01:08 128 人看过

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一、因新冠无法履行合同的可全部免除责任吗

因新冠无法履行合同的可全部免除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有关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二、不可抗力的造成的损失由谁承担

不可抗力是指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其发生,人力不可避免地要面临无法克服的自然灾害和战争的客观条件。由于不可抗力造成合同违约的违约方是没有过错的,因此通常是免责的,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三、民法典中如何区分违约责任免除?

违约责任免除的情况是: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03: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不可抗力相关文章
  • 索赔不可抗力停工是否有法律依据
    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停工可以索赔。不可抗力因素造成停工属于业主责任可以索赔工期,但是费用不能索赔。根据相关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时怎样支付工资?根据原劳动部《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劳部发〔1994〕489号)规定,对于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企业停工停产的,企业应按两种情况分别支付劳动者工资。一种情况是企业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另一种情况是企业停工停产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的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一)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
    2023-07-05
    228人看过
  •  合同履行的法律依据——民法典
    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履行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是根据法律规定得出的。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合同履行纠纷可以通过诉讼解决。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这是根据法律规定得出的。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 法 典 合 同 纠 纷 解 决 】 诉 讼 时 效 期 限 是 多 久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六条规定,诉讼时效期
    2023-09-01
    468人看过
  • 承担先履行抗辩权的法律依据
    先履行抗辩权适用条件:(一)因同一双务合同互负债务,且两债务间具有对价关系。(二)先履行抗辩权适用的双务合同属于异时履行。(三)先履行方债务已届清偿期。(四)先履行方有确切证据证明后履行方于合同成立后丧失或可能丧失履行能力。什么是先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本质上是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期违约是指一方当事人首先违约,是另一方不履行合同的原因。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负有先履行义务一方违约的抗辩,亦即对先期违约的抗辩。先履行抗辩权是对违约的抗辩,这使其区别于权利消灭的抗辩。权利消灭的抗辩是因合同履行效力消灭,当事人享有的拒绝履行的抗辩权。比如,发生不可抗力致使一方合同义务全部不能履行,遭受不可抗力的一方对相对方要求自己履行合同的请求,可主张权利消灭的抗辩,拒绝履行合同义务。当不可抗力致合同部分不能履行,亦发生权利消灭的抗辩,当事人可以履行能够履行的那一部分。当不可抗力致合同迟延履行时,一般情况下,另一方
    2023-07-24
    335人看过
  • 法律依据买卖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范有哪些
    买卖合同履行地的确定规范如下:1、当事人有约定的,按其约定;2、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根据合同相关条款或交易习惯确定;3、无约定的,可协议补充;4、仍不能确定的,给付货币的,履行地在接受货币一方所在地;交付不动产的,履行地在不动产所在地;其他标的,履行地在履行义务一方所在地。怎么确定买卖合同履行地(一)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履行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当事人在合同中未明确约定履行地点的,以约定的交货地点为合同履行地。合同中约定的货物到达地、到站地、验收地、安装调试地等,均不应视为合同履行地。(二)当事人在合同中明确约定了履行地点或交货地点,但在实际履行中以书面方式或双方当事人一致认可的其他方式变更约定的,以变更后的约定确定合同履行地。当事人未以上述方式变更原约定,或者变更原合同而未涉及履行地问题的,仍以原合同的约定确定履行地。(三)当事人在合同中对履行地点、交货地点未作约定或约
    2023-08-12
    373人看过
  • 合同延期履行法律责任
    1、给付迟延依法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1)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偿付而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若迟延给付造成债权人丧失履行利益的,债权人可解除合同,请求赔偿损失;2)对在迟延期间因不可抗力造成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债务人依法承担履行不能的责任,并不得以不可抗力为由主张负责。但根据诚实信用原则,若债务人能够证明即使其不迟延给付也会发生标的物毁损丢失的,则可免责;3)符合《民法典法》规定的情况,承担交易价格风险责任。2、受领迟延应承担如下法律责任债权人迟延受领,依法应向债务人支付违约金或赔偿因迟延受领而给债务人造成的损失,如保险费.提存费.运输费等;若为金钱给付义务,债务人可停止支付受领迟延期间的债务利息。一、拒绝受领的理由有哪些?1、债权人受到了不可抗力的影响。2、债权人遇到了难以克服的意外情况,无法受领。比如得了传染病入院治疗,又无可代为受领人。3、债务人交付的标的物存在严重质量问题,甚至与合同约定根
    2023-03-22
    7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无法履行有什么法律依据
    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劳动者无法履行劳动合同,未能就变更劳动合同内容达成协议的,用人单位非过失性辞退未提前通知劳动者应当支付代通知金。代通知金按照该劳动者上一个月的工资标准确定。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的原因有什么?劳动合同签订的时候可能需要依据一定的客观情况,当实际的情况发生非常大的变化后,合同的内容可能就无法实现,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有四个方面:1、订立劳动合同的时候需要参照法律法规的内容,当这些法律法规已经被修改或者被废止了之后,合同就缺少了法律依据,此时可能导致双方无法按照约定履行合同;如果继续按照原先的约定进行,可能会出现违反法律法规的情况。2、由于劳动者造成的合同不能履行:相信每位劳动者一般情况下都是会遵守合同的约定,认真的履行义务,但是不可能预测所有的事情,也会出现一些特定的情况,比如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发生状况、劳动能力丧失等等,这些情况也
    2023-07-28
    233人看过
  • 合同的法律效力依据哪些法规?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合同的内容由《民法典》内规定,包括如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违反合同的内容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违反合同的内容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赔偿损失等法律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出现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等违约行为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的,违约方还需要支付相应违约金或适用定金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七十条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下列条款:(一)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款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当事人可以参照各类合同的示范文
    2023-07-11
    444人看过
  • 什么是不可抗力法律依据是什么?
    不可抗力的法律规定是,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一、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是否需要承担责任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一般不需要承担责任。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以及非双方当事人所能控制的社会异常事件。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全部或部分义务的,应当免除其全部或部分的责任。二、因新冠疫无法履行合同可部分免除责任吗因新冠疫无法履行合同可部分免除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
    2023-06-22
    444人看过
  • 合同不履行要赔偿违约金有法律依据吗
    合同违约对方不赔偿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起诉是一种较为强制的索偿方法,经法院受理后的决定具有法律强制性,法院将会强制性要求违约方赔偿违约金。一、合同发生违约该怎么处理?发生合同违约双方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就违约责任做出约定的,则当事人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约定承担违约责任;没有约定的双方可以就违约责任进行协商,协商一致达成违约责任的补充条款。有约定违约责任的情况下对方拒不承担的,可以向法院起诉。二、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标准有哪些合同违约金的赔偿标准有以下几种:1、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金的计算方法。因此,违约金具有惩罚性特征,不以非违约方遭受损失为前提;2、一般来说,合同违约金上限不超过实际损失的30%。但是,如果过高或过低,可以要求法院减少或增加;3、市场价格作为计算损失的依据,一般应该是履行地的市场价格。如果履行地没
    2023-03-17
    310人看过
  • 先履行抗辩权已届履行应该怎么办,有没有法律依据
    一、先履行抗辩权已届履行应该怎么办,有没有法律依据先履行抗辩权已届履行,但是对方没有履行合同义务,当事人仍然可以拒绝履行其合同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二款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五百二十五条规定,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第一、二款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第五百二十五条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二、先履行抗辩权与同时履行抗
    2024-01-09
    100人看过
  • 延期履行抗辩权有哪几种
    1、同时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没有规定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当事人一方在当事人另一方未为对待给付以前,有权拒绝先为给付的权利。2、先履行抗辩权,是指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一方未履行之前,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请求,先履行一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请求,在传统民法上,有同时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的理论,却无先履行抗辩权的概念。先履行抗辩权发生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双务合同中,基本上适用于先履行一方违约的场合,这些都是它不同于同时履行抗辩权之处。3、不安抗辩权是指双方合同成立后,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先履行的一方有确切证据表明另一方丧失履行债务能力时,在对方没有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没有提供担保之前,有权中止履行合同的权利。规定不安抗辩权是为了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防止借合同进行欺诈,促使对方履行义务。4、先诉抗辩权是在保证债务中,保证人虽对债权人不享有要求
    2023-06-23
    125人看过
  • 因不可抗力导致根据合同不履行负什么责任?
    不可抗力是当事人不能履行合同时的法定免责事由,但当事人主张免责,应当注意以下方面:1、不能履行合同包括完全不能履行部分不能履行和不能按期履行。如果不可抗力只导致部分不能履行,其他部分仍应履行;如果只是影响按期履行,当事人仍应适时履行。2、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不是发生不可抗力就可以主张免除全部责任,只是确受其影响而不能履行的部分才能免责。3、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能免除责任,而仍应承担违约责任。4、法律对遇不可抗力也不能免责有特别规定的,依照该规定不能免责。如在客运合同中,承运人对因不可抗力造成旅客人身伤害的,仍要承担赔偿责任。一、水灾导致合同违约怎么办水灾导致合同违约的,那么要根据水灾发生的时间来决定。合同一方因为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按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全部免除责任。由于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要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要在合理期限
    2023-03-17
    364人看过
  • 有关迟延履行合同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不可抗力合同迟延履行主要规定在《民法典》中。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迟延履行合同怎样支付违约金迟延履行合同支付违约金的方式:1、延迟履行违约金条款通常表示为每延迟一天,按照应付款的具体比例向对方支付违约金;2、在合同延迟后仍在履行的情况下,延迟履行违约金的计算何时也是明确的,即计算到实际履行之日;3、在一方不履行合同导致合同终止的情况下,延迟履行违约金的计算何时不清楚。《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因不
    2023-07-25
    178人看过
  • 出现不可抗力能够不履行合同吗
    一、出现不可抗力能够不履行合同吗如果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合同无法履行的,当事人可以免除履行义务;如果不可抗力仅导致合同部分无法履行的,则能够履行的部分仍然需要履行;如果不可抗力没有对合同履行产生影响的,则合同要继续履行。所谓不可抗力是不能够预见、不能够避免且不能够克服的客观情况。《民法典》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够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够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够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合同履行不能够可以解除吗合同履行不能够可以解除合同,对合同履行不能够有过错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够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
    2024-02-06
    239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不可抗力
    相关咨询
    • 法律依据有哪些合同具有同时履行抗辩权
      广西在线咨询 2023-06-14
      合同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是:一方未履行债务或未按合同约定履行债务;对方义务可能履行;双方债务有对价关系、由同一双务合同产生;双方互负的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且均已届清偿期。
    • 合同迟延不可抗力的行为有哪些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11
      对于不可抗力导致的合同迟延履行,一般不会要求违约方承担责任,但是,在不可抗力的情形消失之后,如果合同可以继续履行的,当事人应该继续履行合同。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 不履行合同不可抗力
      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05
      疫情期间合同不能履行,属于不可抗力。这种情况当事人可以申请解除合同。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不可抗力的来源既有自然现象,如地震、台风,也包括社会现象,如军事行动。
    • 不可抗力拒绝履行合同原因有哪些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3-07
      因不可抗力拒绝履行合同意思就是因为不可抗力因素导致合同无法履行从而拒绝履行。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迟延履行金的法律规定有哪些法律依据有哪些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6
      《民诉解释》第五百零七条被执行人未按判决、裁定和其他法律文书指定的期间履行非金钱给付义务的,无论是否已给申请执行人造成损失,都应当支付迟延履行金。已经造成损失的,双倍补偿申请执行人已经受到的损失;没有造成损失的,迟延履行金可以由人民法院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决定。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民事诉讼法》第222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