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证回避原则的解释有什么?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13 08:03:41 170 人看过

一、公证回避原则的解释有什么?

公证活动的回避原则是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公证回避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回避原则是指公证员不能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回避原则是为了保证公证事务得到公正处理而设计的一种制度。

公证回避,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该制度是为了维护公证活动的正常秩序,保证公证机构依法正确行使公证权而设立的,有利于维护公证机构的尊严信誉,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二、谁有权执行回避原则?

1、法院院长:决定审判人员以及审判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这里要注意和民事诉讼的区别。在民事诉讼中,翻译人员和鉴定人员的回避由审判长决定。

2、检察院检察长:决定检察人员和审查起诉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

3、公安机构负责人:决定侦查人员和侦查阶段的书记员、翻译人员和鉴定人的回避。

4、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本院院长的回避。

5、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本院检察长、同级公安机构负责人的回避。

6、对申请回避的特定要求:申请回避应当明确提出理由,如果在开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申请回避,而没有提出任何理由,或者所提理由不属于刑事诉讼法规定的法定情形的,由法庭当庭驳回,并不得申请复议。此外,对于回避理由中的第5种情形申请回避的,申请人还应当提供相应的证明材料,如果不能提供,法庭也可以当庭驳回。另外,提出回避的方式,既可以书面方式,又可以口头方式。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30日 02:5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上诉无罚则原则的解释
    上诉不加刑原则是指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在作出新的判决时,不得对被告人判处重于原判决的刑罚的原则。但法院若在审判中发现新的犯罪事实,或者检察院又提起抗诉的,二审判决可能会加重被告人的刑罚。如果是自诉案件,自诉人提起上诉的也不受该原则的限制。上诉不加刑原则适用条件(一)仅适用于只有被告人一方上诉的案件:不适用于检察院提出抗诉、自诉人提出上诉的案件。(二)只对二审法院有约束力(管不了其他审级法院)。(三)不得加重处罚内容:1.刑期;2.刑种;3.附加刑;4.刑罚执行方法。《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或者他的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近亲属上诉的案件,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的案件,除有新的犯罪事实,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的以外,原审人民法院也不得加重被告人的刑罚。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或者自诉人提出上诉的,不受前款规定的限制。
    2023-06-30
    395人看过
  • 行政处罚法的回避原则都有哪些
    行政处罚法的回避原则是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审查,由行政机关负责人决定。回避是指按照法律规定的条件,执法人员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或者是有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其他关系,应当退出对案件的调查和处理。什么是行政处罚法中的适用原则第二十三条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时,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违法行为。第二十四条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第二十五条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责令监护人加以管教;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第二十六条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有违法行为的,不予行政处罚,但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加看管和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有违法行为的,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第二十七条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从轻或者减轻行政处罚:(一)主动消除或者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二)受
    2023-08-02
    73人看过
  • 公务员任职回避的范围及实施原则
    关于公务员的回避的原则,是需要遵循合法、合理的原则的。公务员任职回避的范围有以下几种;任职回避,又称职务回避,是指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1.任职回避中的亲属关系在任职回避中,对亲属关系作了一定的范围界定,对于足以产生实际影响的亲属关系的,必须执行职务回避。职务回避中的亲属包括四类: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2.任职回避中应回避职务的范围任职回避中应回避职务的范围包括三种:第一、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第二、在同一机关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国家公务员任职回避和公务回避暂行办法》第三条将“同一领导人员”解释为包括同一级领导班子成员。3.任职回避的变通规定现实中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到可以变通执行任职回避制度的情况较少,考虑到法律规定的严肃性,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才可以对任职回避作变
    2023-06-12
    354人看过
  • 行政法中的回避原则适用范围是什么
    回避范围是指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案件当事人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一般认为,回避范围是: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2、与当事人的代理人有亲属关系的。当事人参与行政程序,有时聘用代理人为其提供法律帮助,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处理本案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该代理人之有亲属关系,实际与无异于与当事人的亲属关系,在此种情况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回避,可能会导致案件处理不公。3、在与本案有关的程序中担任过证人、鉴定人的。行政案件在调查程序中,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证人向调查人员提供了证言,或者以专家的身份就案件的专门问题做出鉴定结论,他们提供的证据成为行政机关处理本案的证据之一。4、与当事人之间有监护关系的。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患者的人身、财产以及其他一切合法权益的监督和保护。这种职责的承担者在法律上称为监护人。5、当事人为社团法人,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作为其成员之一的。现
    2023-06-02
    60人看过
  • 什么是权责发生制的原则解释?
    权责发生制原则(accralbasis)亦称应计基础,是指以是滞取得收到现金的权利或支付现金的责任权责的发生的标志来确认本期收入和费用及债权和债务。即收入按现金收入及未来现金收入债权扫生来确认;费用按现金支出及未来现金支出――债务的发生进行确认。而不是以现金的收入与支付来确认收入费用。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凡是本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费用,不论其款项是否已经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因此,权责发生制属于会计要素确认计量方面的要求,它解决收入和费用何时予以确认及确认多少的问题。权责发生制的实践依据是,在会计主体的经济活动中,经济业务的发生和货币的收支不是完全一致的,即存在着现金流动与经济活动的分离。由此而产生两个确诊和记录会计要素的标准,一个标准是根据货币收支是否来作为收入和费用确认和记录
    2023-06-01
    77人看过
  • 法官行使解释权的原则是什么
    民事审判模式的改革凸显了法官在中间的消极地位。法官在民事诉讼中的中立是机制和价值的必然要求。中立的外在化不可避免地要求法官处于消极的境地。然而,在司法实践中,在相当程度上,对法官的中间立场和消极立场存在机械的、片面的理解,导致法官在所有诉讼环节上过于被动,甚至当事人的陈述和主张不当,或对诉讼活动的法律规定知之甚少,没有向当事人作出解释、提示和指导,致使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积极有效的保护。特别是在审前证据交换中,就证据而言,法官只成为双方证据的传递者,并不解释证据交换的举证责任和后果。法官在证据交换中的不作为可能导致一方当事人不当败诉案件的增加,以及部分案件审理过程的延误。从理论上讲,证据交换与法官行使解释权之间并不矛盾。法官正确行使解释权,可以更好地保障证据交换程序中公正与效率原则的贯彻落实。证据交换程序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公正和效率的理念证据交换是指在案件审理前,在人民法院的主持下,双方当
    2023-05-07
    332人看过
  • 仲裁员回避问题的详细解释是什么?
    仲裁员回避的情形有如下几种:(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仲裁员何时应回避?日前,胶州某工艺品厂与青岛某纺织公司签订了加工承揽合同,由工艺品厂为该纺织公司加工礼品箩筐数万个。合同履行后,纺织公司以产品质量不合格为由拒绝付款。在协商无果的情况下,工艺品厂依据合同约定,向青岛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青岛仲裁委受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三十四条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回避,当事人也有权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
    2023-07-03
    478人看过
  • 我国检察官法回避原则
    第十九条检察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同时担任下列职务:(一)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二)同一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和检察员、助理检察员;(三)同一业务部门的检察员、助理检察员;(四)上下相邻两级人民检察院的检察长、副检察长。第二十条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二年内,不得以律师身份担任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检察官从人民检察院离任后,不得担任原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检察官的配偶、子女不得担任该检察官所任职检察院办理案件的诉讼代理人或者辩护人。
    2023-06-14
    248人看过
  • 宪法解释的多种原则
    宪法是一个国家的万法之首,是其根本大法。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依据一定的原则来进行。否则,宪法解释就不符合基本的法治精神和理念,也就失去了宪法解释的法律效力。宪法解释的原则应当是公开的、合理的、稳定的。宪法解释主体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都应当始终遵循这样的原则。当宪法解释主体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违背了宪法解释的基本原则时,宪法解释就不具备法律效力,并且还应当追究其相应的责任。通常来讲,宪法解释一般包括以下几个基本原则:(一)符合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前文中提到过,宪法的根本精神是追求民主、法治、人权和自由。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始终不能违背这一根本精神。宪法是实施宪政的前提,在建立一个宪政制度的过程中,宪法居功至伟的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宪政的核心同宪法的根本精神在内涵和外延上是一致的。宪法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追求宪政的愿望,当然也必须符合这一根本精神。由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采纳的用于规范人们日常行为活
    2023-04-24
    183人看过
  • 配偶的堂兄弟属回避原则吗
    属于。回避原则亲属有:(一)夫妻关系;(二)直系血亲关系,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父母、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包括伯叔姑舅姨、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侄子女、甥子女;(四)近姻亲关系,包括配偶的父母、配偶的兄弟姐妹及其配偶、子女的配偶及子女配偶的父母、三代以内旁系血亲的配偶。一、妈妈表妹的女儿算近亲吗妈妈表妹的女儿不算近亲。因为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为近亲属。外孙属于民事意义上的近亲属。与当事人有夫妻、直系血亲、三代以内旁系血亲、近姻亲关系以及其他有抚养、赡养关系的亲属,可以当事人近亲属的名义作为诉讼代理人。二、怎样的亲属间不能结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不能结婚。1、直系血亲包括父母子女间,祖父母、外祖父母与孙子女、外孙子女间。2、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我国现行法律关于亲属关系远近的区分采用传
    2023-03-31
    207人看过
  • 行政处罚案件回避原则是什么意思?
    一、行政处罚案件回避原则是什么意思?行政回避是指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因其与所处理的事务有利害关系,为保证实体处理结果和程序进展的公正性,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请求,有权机关依法终止其职务的行使并由他人代理的一种法律制度。行政回避是行政程序法上的基本制度。它作为一项保障行政公正的法律制度之所以为人们所关注,是因为能满足人们要求受到公平对待那种与生俱来的期待。行政回避作为一个法律制度应当由回避缘由、范围、程序和限制组成。中国行政回避立法不统一的问题必须通过行政程序法加以规范,而行政回避实际效果不理想的问题,则需要通过进一步完善相应的行政法律制度来解决。二、范围回避范围是指与哪些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利害关系的人作为案件当事人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应当回避。一般认为,回避范围是:1.当事人中有其亲属的。这里的亲属究竟包括哪些人,各国的法律规定并不一致。瑞士《行政程序法》规
    2023-05-02
    405人看过
  • 宪法解释的原则有哪些方面?
    概况起来,各国普遍采用的宪法解释原则主要有四条:一是恪守宪法精神塬则。任何一个国家的宪法,都有其内在的基本精神。宪法精神并不是完全的抽象物,它一般都是通过宪法基本塬则这一载体表现出来的,而且这些塬则不因时代的变迁而受到影响。因此,宪法解释活动必须始终恪守并维护宪法的根本精神和基本塬则,而不能与之相悖。否则,宪法的权威、法制的统一就都无法维持。宪法精神是宪法的灵魂,是维系国家宪法制度的基础。因此,恪守宪法精神是宪法解释的首要塬则。二是适应社会需要塬则。宪法解释的原则有哪些,众所周知,宪法解释制度存在的逻辑基础在于解决宪法规范与社会现实之间的矛盾。因此,宪法解释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否则,宪法解释将丧失其存在的正当性。当然,适应社会需要也是有限制的,这一限制就是上述恪守宪法精神塬则。换言之,在遵循宪法精神的前提下,宪法解释不必拘泥于宪法规范的文字表述,而是可以按照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对其作出灵
    2023-06-03
    151人看过
  • 公司法设立原则名词解释
    一、公司法设立原则名词解释公司法设立原则名词解释即准许公司法人设立所依据的原则。公司设立必须经过设立登记,是指公司设立人按法定程序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经公司登记机关审核并记录在案,以供公众查阅的行为。我国对设立股份有限公司,采用核准主义,即对公司设立做实质审查,以行政许可为成立要件。我国对设立有限责任公司,采用准则主义,即对公司设立做形式审查,以登记备案为成立要件。公司设立有如下两种形式:1.发起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的全部股份而设立公司;2.募集设立,是指由发起人认购公司应发行股份的一部分,其余股份向社会公开募集或者向特定对象募集而设立公司。二、设立公司要满足什么条件设立公司要满足如下基本条件:1.法人设立的目的、宗旨、设立方式以及经营范围等符合法律和政策要求以及社会公共利益。2.法人设立符合法定的程序。3.法人设立需有必要的财产和经费。4.法人设立需有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场
    2023-04-14
    384人看过
  • 简述我国公务员回避制度的实施原则
    1。实行回避制度符合我国国情,2。实行回避制度与现代严格、科学的人事管理制度相适应,3。实行回避制度是加强公务员廉政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公务员回避制度是为了防止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为亲属徇情营私而对其任职和执行公务所采取的一种限制性的措施。包含两个内容:(1)亲属回避。凡属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以及同胞兄弟姐妹关系的,不得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行政首长的职务或有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一、免除职务后还是公务员吗不是了。公务员在下列情况下应免除其职务:(1)转换职位任职的。国家公务员在国家行政机关内跨职类或跨部门、跨单位转换岗位任职。这种工作调动,使得公务员不再任原职,故在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任职务(2)晋升或者降低职务的。公务员的职务升降是指因工作调动而使公务员不再担任原职,任命新职的同时免去原职(3)离职学习期限超过一年的;(4)因健康原因不能坚持正常工作一年以上的(5)退休的;(6)因其他
    2023-06-24
    234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公证回避原则的解释是什么,回避的含义及需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4-02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具有法定情形,须回避,不参与案件审理的制度。公证回避是指在公证活动中,公证人员遇到与其有利害关系的事项时,应当避开或退出办理该公证事项的工作。 公证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证人员应当自行回避: 1.是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2.与本公证事项有利害关系。是指办理公证事项的结果与公证人员自身的利益有一定影响。 3.与本公证事项的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正确办证的。
    • 房屋公证法有回避原则吗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2
      回避原则是指公证员不能为本人及近亲属办理公证或者办理与本人及近亲属有利害关系的公证。回避原则是为了保证公证事务得到公正处理而设计的一种制度。[1] 确定回避原则,一方面可以防止公证员对公证事项先人为主,枉法公证,作出不公正的公证;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当事人以及其他人员对公证事项产生怀疑和非议。所以,公证活动中确立回避原则对于消除当事人的顾虑,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公证机构的独立性以及社会声誉等,
    • 公证活动中的回避原则是哪些?回避原则在法律上如何定义?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6
      回避是指承办案件的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鉴定人员、翻译人员、书记员发现案件与自己有利害关系,必须退出对本案的承办。当事人也有权依法申请案件承办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的程序和审批权限由法律规定。
    • 公证规则回避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0
      1、申请与受理。 (1)申请。申请是指公民、法人向公证机关提出办理公证的请求的行为。公民、法人向公证机关提出的公证申请标志着公证活动的开始。 《公证程序规则》第十五条规定:“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向公证处提出,并填写公证申请表”。第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申请公证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身份证明,法人资格证明及其法定代表人的身份证明; (二)代理人代为申请的,委托代理人须提交授权委托书,其他代
    • 法庭回避原则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5
      回避制度是指审判人员和其他有关人员,出现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审理的事由,依法退出案件审理活动的诉讼制度。 审判人员应当回避,本人没有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没有申请其回避的,院长或者审判委员会应当决定其回避。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