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05:50:15 249 人看过

一、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的特征有哪些?

1、认识特征

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同时又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行为人在行为时,根本没有预见到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结果的发生,则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而可能是疏忽大意的过失或意外事件;如果行为人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必然发生而不是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则属于直接故意,而不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所谓“轻信能够避免”,是指行为人在预见到结果发生的同时又凭借一定的主、客观条件,相信自己能够避免结果的发生,但所凭借的主、客观条件并不可靠。轻信能够避免主要表现为:

(一)行为人过高地估计了可以避免危害结果发生的其自身的和客观的有利因素;

(二)行为人过低地估计了自己的行为导致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程度。轻信是过于自信的过失心理区别于其他犯罪形式重要特征,也是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成立的根本原因。

2、意志特征

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行为人之所以实施行为,是因为他轻信能够避免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因此,行为人虽然没能阻止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其往往会根据自己的认识,采取一定的阻止危害结果发生的措施。

二、过于自信的过失与间接故意的区别

故意与过失是行为人对自己所实施的侵害法益的行为及其结果所持的一种心理态度。故意又分为直接故意与间接故意,过失可分为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其中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有相似之处,如两者均认识到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的可能性,都不希望危害社会的结果发生。

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虽然已经预见到了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是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要区分间接故意与过于自信的过失,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把握。

(一)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明知”,即明明知道。“预见”,即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预先料到将来。“明知”与“预见”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转变为现实的估计是不相同的。“明知”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预见”行为人认为危害结果不会由可能性转化为现实性。从整体上看“明知”的认识程度要高于“预见”。

(二)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于危害结果的发生,虽然没有希望、积极地追求,但也没有阻止、反对,而是听之任之的态度。过于自信的过失的行为人在主观上是不希望、反对危害结果的发生,而且是希望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这种避免体现在行为人认为存在主客观条件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

(三)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客观上不会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有事实证明行为人采取了积极措施来避免结果发生的,通常应当是过于自信的过失。

在司法实践中,对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应当基于实际的犯罪事实后果来认定,特别是由于犯罪嫌疑人主观认识上的错误而导致的犯罪事实,也需要对是否属于过失犯罪来进行认定,对于不属于过失犯罪的,应当追究规定的法律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7日 15:3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意外事件相关文章
  •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构成特征主要包括:1、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侵害的客体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4、客观方面表现为隐匿、毁弃或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情节严重的行为。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与侵犯通信自由罪的区别本罪和侵犯公民通信自由罪在主观方面相同,客观方面的犯罪手段也近似。但是,两者的犯罪构成要件还是有明显区别:(一)主体不同。前者的主体只能是邮电工作人员;后者的主体虽然也可以是利用职务便利开拆或隐匿、毁弃他人信件的邮电工作人员,通常主要是邮电工作人员以外的其他公民。(二)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既可以是信件,也可以是电报或其他邮递物资;后者的犯罪对象则只能是信件。(三)客体不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既包括邮电部门的正常活动和信誉,也包括公民的通讯自由和通讯秘密;后者则仅包括公民权利。《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
    2023-08-13
    269人看过
  • 不作为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过失犯罪的罪名有哪些
    一、不作为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在过失的心理状态下实施的犯罪,是犯罪构成要件中主观方面的一种心理状态。那么根据刑法规定,过失犯罪有哪些情形呢?第一种情况是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从而构成犯罪。所谓应当预见是指行为人对其行为可能发生结果的认识能力而言。应当预见要求根据具体情况,确认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是否有能力作出判断,包括根据行为人的年龄、工作职责、文化程度、知识水平、工作经验、生活经验等因素。疏忽大意就是通常所说粗心大意、忽略、忘记、没想到等。如某汽车驾驶员,在倒车时违反操作规程,不事先鸣笛,也不注意观察,结果将在车后玩耍的小孩轧死。作为驾驶人员,其职责要求在倒车时必须先认真观察,而该驾驶员由于疏忽大意,既不鸣笛,也没有认真观察,致使危害结果发生,应当负交通肇事罪的责
    2023-02-19
    263人看过
  • 过失的爆炸罪有什么特征
    过失爆炸罪是指以爆炸的方式危害公共安全,但是不具有故意的心理态度,而是过失的,构成过失爆炸罪。一、吸毒开车构成危险驾驶罪吗吸毒开车不构成危险驾驶罪。如果吸毒者驾车造成他人死亡或重伤,存在放任或过失的意志因素,可能会构成刑事犯罪,如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害、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放火、决水、爆炸、投放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造成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的标准有哪些过失损坏交通工具罪是指由于过失而引起火车、汽车、电车、船只、航空器遭受
    2023-06-24
    110人看过
  • 医疗过失行为的特征有哪些方面
    一、医疗过失行为的特征有哪些方面1.主体是医务人员;2.在主观方面须是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致;3.在客观上有直接造成病人损害的事实;4.必须是发生在诊断、治疗和护理工作过程当中;5.对象只可以是医院的病人。二、怎么避免医疗过失避免医疗过失的方式有:1.对机构的行医工作人员定期进行强化安全医疗教育;2.指定相关的监督制度,加强服务质量,例如,实行定期检查、考核等;3.避免医疗过失的其他方式。三、医疗过失行为如何赔偿如果医疗行为经过医学会鉴定,结论构成医疗事故,则适用《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确定的赔偿标准,具体数额如下: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本人因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4.陪护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5.
    2023-09-10
    202人看过
  • 缔约过失有哪些法律特征
    依据规定缔约过失的法律特征包括:(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3)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失。一、合同无效承担缔约过失责任吗如果合同无效是由于缔约过失造成的,并且给对方造成损失的,要承担缔约过失责任。缔约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一方因违背其依据的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而致另一方的信赖利益的损失,应承担的损害赔偿责任。【案例】2016年3月11日,被告李某某以向原告转包某某市某某区某某坝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为由,收取了原告张某170000元的工程保证金,并出具了收条,作为担保人被告王某也在收条上签名。原告张某进场后准备施工,工程分包人伏某以该工程已向他人转包为由予以拒绝,为此,给原告造成了施工前期的设备费和人工费损失67855元。综上事实,原告提起诉讼,请求判决由二被
    2023-06-21
    427人看过
  •  展现过度自信的过失行为特点
    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表现为行为人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但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这种行为特征表现为行为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危害,但同时他们轻视这种危害,认为能够避免。因此,这种行为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过于自信的过失行为的特征在于,行为人已经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产生危害,但同时他们轻信能够避免这些危害的发生。意志特征过于自信的过失表现为行为人既不希望也不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即危害结果的发生是违背行为人的意志的。 轻 信 避 免 危 害 的 后 果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应当认识到,轻信并不能完全避免所有的危害后果。以危险驾驶罪为例,虽然行为人主观上可能是出于好意,但危险驾驶行为本身却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例如,酒驾不仅会危及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还会给道路带来严重的后果,包
    2023-09-11
    251人看过
  •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特征有哪些?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特征有:1、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3、行为人是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过失犯前款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5-03
    258人看过
  • 过失犯罪两种类型的定义和特征
    (一)疏忽大意的过失1、疏忽大意过失的定义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对可能发生的危害结果应当预见,即有预见的义务。法律只对有可能预见的人提出预见的义务。(2)行为人因就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结果。(二)过于自信的过失1、过于自信过失的定义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到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2、它的两个特点:(1)行为人已经预见到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对危害结果的预见,包括预见到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和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危害结果。(2)行为人轻信自己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一、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的区别疏忽大意的过失事先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没有预见,所以又称无认识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事先对危
    2023-03-19
    485人看过
  • 揭示过失犯罪的特质
    过失犯罪的特点有以下几点:1、在认识因素上,表现为行为人对危害后果的发生虽然应当预见但实际上并未预见到;2、在意志因素上,表现为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既不是希望也不是放任,而是排斥、反对的心理状态;3、在主观恶性上,过失犯罪远小于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五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但是过失犯罪和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除外。过失犯罪的类型有哪些?1、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应当预见的前提是能够预见:需要考虑行为人的知能水平、行为本身的危险程度以及行为时的客观环境。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即构成要件意义上的实害结果,而非任何结果。2、过于自信的过失。又被称为有认识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已经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
    2023-07-06
    170人看过
  • 过于自信与过失的本质区别
    1、间接故意是“明知”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过于自信的过失是“预见”危害结果发生的可能性。2、间接故意是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结果的发生符合行为人的意志;过于自信的过失是希望危害结果不发生,结果的发生违背行为人的意志。3、间接故意的行为人对结果是否发生采取放任的态度,客观上不会采取积极措施防止危害结果的发生,如果有事实证明行为人采取了积极措施来避免结果发生的,通常应当是过于自信的过失。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是什么1、间接故意与过失的区别为行为人的主观心理状态不同;量刑上不同,间接故意的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过失犯罪只有在我国法律上有明确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五条,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
    2023-07-24
    70人看过
  • 自动放弃犯罪的犯罪中止有哪些特征
    犯罪中止的特征自动停止的犯罪中止应具备时空性、自动性、有效性。作为故意犯罪形态的犯罪中止,是行为人已经开始实施犯罪,而又中止了犯罪所呈现的状态,中止行为是犯罪中止形态的决定性原因,犯罪中止形态是中止行为造成的结局。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又有严格的区别:中止行为本身不是犯罪,而是刑法所支持的行为,犯罪中止形态则是犯罪的状态,应当负刑事责任;换言之,中止行为之前的行为是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的依据,中止行为本身是应当免除或者减轻处罚的根据。因此,不可将犯罪中止与中止行为混为一谈。自动停止的犯罪中止具有如下特征:(一)时空性,即必须是在犯罪过程中中止犯罪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所谓犯罪过程,这里指从预备犯罪到犯罪完成的全过程,只要这个过程尚未结束,犯罪尚未完成,犯罪构成尚未处于完成形态,都可以成立犯罪中止。反之,则犯罪中止不能成立,至于犯罪是否已经完成,犯罪构成是否已处于完成状态,要以刑法分则条文所
    2023-06-03
    248人看过
  • 国有公司失职罪的犯罪特征有哪些
    国有公司人员失职罪需要的构成要件:(一)主体为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二)在主观方面上表现为间接故意与过失;(三)侵犯的客体是国有公司、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四)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国有公司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破产或严重亏损的行为。犯了国有公司失职罪怎么量刑1、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失,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2、国有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有前款行为,致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3、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前两款罪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从重处罚。《刑法》第一百六十八条国有公司、企业的工作人员,由于严重不负责任或者滥用职权,造成国有公司、企业破产或者严重损
    2023-07-26
    241人看过
  •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主体有哪些行为特征
    侵犯通信自由罪的责任承担者为一般的社会大众,即具备法定责任年龄且拥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该犯罪的具体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隐匿他人信件,即将他人的信函秘密收藏或藏起,使得收信人根本无从察觉;其次,毁损他人信件,将他人的信件肆意破坏、焚烧或丢弃,以至于收信人无法正常阅读和使用;最后,非法拆阅他人信件,即是在没有经过收信人同意的情况下,擅自拆阅他人信件。值得强调的是,不论采取以上任何一种方式,如果情节严重,都将被视为侵犯通信自由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二条【侵犯通信自由罪】隐匿、毁弃或者非法开拆他人信件,侵犯公民通信自由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024-07-26
    220人看过
  • 缔约过失法律特征有哪一些
    依据规定缔约过失的法律特征包括:(1)缔约过失责任发生在合同缔结的过程中;(2)一方当事人违反了以诚实信用为基础的先契约义务;(3)违反先契约义务的行为造成了对方的损失;(4)违反先契约义务的一方当事人具有过失。《民法典》第五百条当事人在订立合同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对方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一)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二)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或者提供虚假情况;(三)有其他违背诚信原则的行为。
    2024-04-25
    224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意外事件是由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非其过错引发的偶然事故。它具有不可预见性,行为人在当时处境下不可能通过合理的注意而预见,完全是行为人自身以外的原因而引起的偶然事件,发生概率极低。... 更多>

    #意外事件
    相关咨询
    • 过失犯罪基本特征有哪些如何认定是否属于过失犯罪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7-24
      过失犯罪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社会结果的行为。 过失犯罪的特征在于: (1)过失犯罪行为本身蕴涵着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的可能性,它是可能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过失犯罪行为本身是错误行为,即属于不适当的、应当受到谴责的行为。 (3)一般情况下,过失犯罪只有在造成了严重危害社会的结果时刑法才将其规定为犯罪,行
    • 犯罪的种类有哪些?过失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9
      中国刑法规定:“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是过失犯罪。”过失犯罪的形式: (1)疏忽大意的过失。即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2)过于自信的过失。即行为人预见了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轻信能够避免,实际上又未能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 犯罪过失情形()的认知过失有哪些特点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12
      疏忽大意的过失: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前提是行为人能够(应当)预见。应当预见的内容是:法定的危害结果。过于自信的过失:已经预见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的心理状态。过于自信的过失是有认识的过失,而疏忽大意是无认识的过失。
    • 犯罪故意或过失情形的特征有哪些?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08
      故意1预料到自己的行为必然或者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2希望达到犯罪目的,追求犯罪结果(直接故意)1预料到自己的行为可能会造成危害社会的结果2放任结果的发生(间接故意)过失1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犯罪结果2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意外事件1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2造成危害结果
    • 过失爆炸罪的犯罪特征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12
      过失爆炸罪的犯罪构成: 1、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是过失;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4、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引起爆炸,危害公共安全,造成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严重后果的行为。根据《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