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媒体披露国内171家高档酒店名称被浙江温州一商人集体抢注为商标。此前,广东深圳人许某抢注100多个楼盘靓名、深圳市博朗文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在香港抢注180多个国内知名商标,也都引发了媒体和企业的担忧。
此次事件向我国政府和企业释放了重要的信号,凸显出商标抢注呈现恶化趋势,其动向亟待高度关注。中国社科院知识产权中心副主任李顺德教授在评论国内知名商标在香港遭抢注时说。
商标抢注呈现四大特点
商标抢注已成为今年知识产权界的另类热带风暴。世界杯刚过,就有人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申请注册黄健翔、门神布冯商标。青藏铁路甫一通车,中旅就谋划抢注天路系列商标。今年以来,关于知名商标被国外抢注,新闻事件或文娱热点被自然人抢注的消息,频频被大小媒体曝光。从海信与西门子之争到九大国产电视品牌境外遭抢注,从团团圆圆到超级女声、12·88,从二人转到名校、四大名著,一件件商标抢注事件的发生,加上媒体和专家的呐喊,职业商标客的炒作,声浪几近聒噪。更有人故意抢注一些恶俗怪异商标,如女子十二乐坊、双规、最高发院等。据了解,目前国内有15%的知名商标在国外被狼吞虎咽,已进入了被境外抢注的高峰期。据专业人士估计,这种情况至少将持续5年。
中国知识产权研究会资深会员、红徽国际知识产权连锁机构董事长廖俊铭认为,目前商标抢注出现了一些新动向、新特点。
首先,外国大公司和海外代理商在多个国家疯狂抢注中国知名商标,通过商标抢注制造知识产权纠纷,已成为某些跨国公司为中国企业进入欧美市场设置贸易壁垒的一种新趋势。
其次,国内职业注标人、商标倒爷抢注正在走向专业化运作。他们有资金、有实力并且深谙相关法律,抢注目标明显趋向于高校校名、住宅楼盘名、知名产业镇区及专一行业商号等,而这些行业、单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更薄弱,对于其商标被抢注后可能引发的严重后果认识不足,即使知道了商标被抢注也反应冷淡或缺乏必要的应对策略。
再次,新闻、文化娱乐热点引发职业商标客的抢注热潮。这与世界各国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的大趋势甚有关系。抢注古典名著、影视剧名、旅游景点等文化类商标,是一种抢占文化资源的影响极其深远的战略性抢注行为,至今仍未引起国内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足够重视和警觉。
最后,商标抢注的另一动向是恶意抢注呈现恶化的态势。商标抢注热潮已催生了一条产业利益链:抢注——炒作——胁迫赎回或者转卖。围绕着商标抢注专业公司,一方面有专门的商标咨询公司打着向企业透露信息的旗号,意在向企业提供有偿追回商标的服务以牟利;一方面又有专门负责商标转卖炒作的商标事务所。这种产业链条的形成更使商标抢注现象日益加剧。
企业应当冷静应对
面对商标抢注,遭抢注的企业、名人、相关行业协会或者政府管理部门应当如何应对呢?
李顺德表示,尽管商标抢注有专业化的趋势,但是从目前的情况看,职业商标客的商标注册理念还很不成熟。一个商标的好坏,判断标准在于它的显著性强不强,是否易于区别。抢注社会热点是不理智的行为,一是它的显著性不强,二是社会热点没有持续性,很容易随着时间的推移为人所遗忘。李顺德进一步指出,国外注册一个商标,一般都要在图案设计、文字设计等方面花费很多时间和金钱,而上述抢注商标的行为,要么是违反诚实信用原则,简单复制他人已有商标,要么是不用心设计,花费很少,目的只是想卖高价,这是不现实的。
如果和自己的利害关系不大,企业最好的办法是冷静应对,采取抵制态度,不去理睬职业商标客的炒作。这样他们反而坐不住。再说企业有在先使用权,今后仍可接着用。李顺德说。
李顺德认为,对于那些涉及社会公共文化遗产的商标抢注,商标局可主动予以撤消,政府或者民间组织也可以提出异议。
如果商标抢注侵犯到了自身利益,比如企业已经或者准备在香港市场发展,而在香港遭到抢注,那么企业就应该积极应对。廖俊铭认为,对于此种情况,相关权利人应迅速依照法律程序提起异议或争议,采取阻截行动,聘请专业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处理被抢注事项,使证据收集整理和理由阐述专业化,为维权最终获得胜利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企业应注重利用新闻舆论监督大造维权声势,讨伐抢注者的不法行为,这方面最好找既有知识产权代理经验,又有新闻策划实战经验的混合型专业人士出谋划策和代理。
对于行业内的商标被大量抢注,廖俊铭提出各级行业协会应该站出来,充分发挥其优势,在组织行业企业集体维权、借助政府支持、新闻舆论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多管齐下制止商标抢注行为
专家认为,近年来发生的各种类型的商标抢注事件,向我国政府、相关行业协会和企业释放了重要的信号,它警醒有关部门,在商标注册方面有许多工作亟待迅速跟进。
首先应建立相关信息沟通渠道和监测机构。在国外,大企业都设立有专门的监测机构,而国内企业遭商标抢注往往获取信息渠道少、维权手段更是乏力,这就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协会等起到重要的主导作用,建立相关的信息渠道和监测机构。
其次,企业亟待提高商标注册意识,只有商标注册先行才能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法律保护。目前被抢注商标的多数企业虽拥有多年打造的知名商标,但商标意识仍普遍薄弱,处于信息孤岛状态。企业应树立为商标建防火墙的意识,做到营销未动、注册先行,把知识产权保护纳入企业的战略管理,建立专门的组织和专业的代理机构。有实力的企业更应根据自身的发展战略,在世界主要国家提前注册。商标注册不但要多元化,而且要走向国际化。
此外,企业应研究并综合利用各种法律来维权。我国知识产权相关法律与国际接轨较为紧密,应重视研究并综合利用国内外相关法律条款、缔结公约等为商标保护服务。我国《商标法》虽然允许自然人申请注册商标,抢注行为看起来合法,但在《商标法》第九条、第三十一条中规定了两项在先权利,它对一些恶意抢注行为进行了有效限制。
-
保护儿童隐私权亟待关注
68人看过
-
怎么看待恶性被抢注商标?
328人看过
-
《商标法》关于商标抢注的规定
60人看过
-
关于商标35类能抢注吗
64人看过
-
商标抢注人暗流涌动
449人看过
-
关于商标的抢注商标法的规定
98人看过
商标抢注通常是指商标申请人违反诚实信用原则,明知已有在先商标或其他在先权利的存在,或具有某种不良动机而注册申请商标的行为。 2019年修订的《商标法》第4条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对其商品或者服务需要取得商标专用权的... 更多>
-
商标抢注,商标被注册单位抢注后,商标如何处理河南在线咨询 2021-11-17在经济生活中,许多企业忽视了商标的申请和维护,导致商标被他人注册。当商标被他人注册时,企业应及时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或宣告无效。在以下情况下,企业可以提出异议或无效:1。申请注册相同或类似商品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未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容易造成混淆。申请注册不同或不同商品的商标是复制、模仿或翻译他人在中国注册的驰名商标,误导公众,可能损害驰名商标注册人的利益。2、未经授权,代理人或代表人以自己
-
商标到期怎么处理商标待抢注事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8-24商标抢注到期应该就初审公告的商标向商标局提出异议,根据商标法第三十条的规定,“对初审公告的商标,自公告之日起3个月内,任何人均可以提出异议。”恶意抢注商标的情况如果在该商标初步审定公告期内及时发现,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请求商标局不予核准注册。
-
-
商标域名抢注相关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21可以向当地的商标局提出异议。如果在该商标初步审定公告期内及时发现,可以向商标局提出异议,请求商标局不予核准注册。当事人在向商标局或商标评审委员会申请异议或争议、主张权利时,应当结合上面所分析的商标抢注行为的构成要件来陈述理由、提供相应的证据。
-
商标号是抢注公司名称还是抢注商标?新疆在线咨询 2023-09-21是指抢注没有注册的商标。商标抢注一词的含义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商标抢注的对象基本上限于未注册商标;现阶段商标抢注的内涵有了进一步的扩展,将他人已为公众熟知的商标或驰名商标在非类似商品或服务上申请注册的行为,也属于抢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