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确定精神疾病患者的精神残疾标准
精神残疾的定义: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疾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
3.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5.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其他精神障碍。
二、精神伤残司法鉴定流程
1.申请人向法院提交精神伤残鉴定申请;
2.由法院指定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对申请人进行精神鉴定;
3.精神病司法鉴定中心在受理后的15个工作日内完成鉴定工作,并出具完整、规范的鉴定报告。
4.在作出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后,参加鉴定的精神病司法鉴定人应当签署鉴定意见,如有不同意见时应记录在案。
5.精神病司法鉴定结论以《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的形式作出;经鉴定人签字并加盖本中心公章后生效。
6.精神病司法鉴定工作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完成,并将《鉴定书证审查意见书》送达委托机关或鉴定申请单位。
三、精神伤残的等级划分
目前,我国精神伤残程度的评定采用三分法,即重伤害、轻伤害、轻微伤害。
1.重伤害是精神障碍致使精神疾病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严重受损,或缺乏劳动或学习能力,或精神障碍表现为经常性的危险或冲动行为,需要监护者,如颅脑创伤所致智力、记忆、精神病性障碍及继发脑损伤的癫痫性精神障碍等。
2.轻伤害是只精神障碍严重影响伤病者的职业劳动或学习能力。
3.轻微伤害是指损伤程度未达到轻伤害,但对伤病者的职业劳动或学习能力确有一定影响。
-
精神病患者如何申请评定残疾等级
462人看过
-
监狱如何应对精神疾病患者
458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犯罪需要进行精神疾病司法鉴定
348人看过
-
刑事责任与精神疾病患者
379人看过
-
精神疾病患者结婚怎么办
69人看过
-
患有神经性精神疾病的患者能否离开病院?
272人看过
-
什么是精神残疾,精神残疾可由哪些疾病引起,精神残疾是如何分级的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5精神残疾是指精神病人患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同时导致其对家庭、社会应尽职能出现一定程度的障碍。 精神残疾可由以下精神病引起: (1)精神分裂症; (2)情感性、反应性精神障碍; (3)脑器质性与躯体疾病所致的精神障碍; (4)精神活性物质所致的精神障碍; (5)儿童少年期精神障碍; (6)其他精神障碍。 精神残疾的分级 对于患有上述精神疾病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者,应用“精神残疾分级的操作性评估标准”
-
精神残疾的标准是什么,精神障碍患者什么情况下会被视为精神残疾?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27精神残疾标准 一、精神残疾的定义 精神残疾,是指各类精神障碍持续一年以上未痊愈,由于存在认知、情感和行为障碍,以致影响其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 二、精神残疾的分级 18岁以上(含)的精神障碍患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残疾评定量表Ⅱ》(WHO-DASⅡ)分数和下述的适应行为表现,18岁以下者依据下述的适应行为的表现,把精神残疾划分为四级: 精神残疾一级: WHO-DASⅡ值≥116分,适应行为严重障碍;生
-
个人精神疾病鉴定能否用残疾标准?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05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之规定,工伤不存在精神损害之说,故不适用工伤残疾标准。2.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是财产赔偿责任,具有填补、抚慰、惩罚的功能。由于工伤保险待遇与精神损害抚慰的法律性质和功能不同,对工伤保险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不能主张精神损害抚慰金。3.有什么疑问,可以直接拨打12333咨询一下当地人社局。
-
精神疾病患者杀人怎么判罚山西在线咨询 2022-11-041、得了精神病杀人的判刑标准是:精神病人在无法识别或控制自己的行为时造成的伤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不予处罚。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并受到处罚。根据刑法,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轻微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
-
离婚后精神疾病患者的财产如何分割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2与精神病人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原则上应该一人一半,但是需要考虑精神病人一方离婚后的生活问题,通常会多给与部分的补偿。《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第四十二条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另一方应从其住房等个人财产中给予适当帮助。具体办法由双方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