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行政机关就土地作出的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时效一般是六个月,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则是不超过二十年,自行政行政作出之日起计算。如果上述时效期限已过,当事人向法院起诉的,法院一般不予受理。
土地行政诉讼时效过期怎么办
权利人在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后起诉的,人民法院仍应予以受理,不得以诉讼时效届满为由不予受理。因为人民法院在受理之后才能查明诉讼时效是否届满。当然,如果有人民法院受理后查明没有中止、中断、延长事由的,则依法判决驳回其诉讼请求。如果人民法院查明权利人确有正当理由的,则依法认定诉讼时效中止、中断或予以延长,以便保护权利人的权利。
《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在复议期满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第四十六条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几年,行政诉讼时效的法律条件是什么
112人看过
-
行政诉讼有几年有效
494人看过
-
行政机关不作为行政诉讼时效是几年
251人看过
-
违建拆除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期是几年
235人看过
-
行政诉讼时效有哪几种,行政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中止
491人看过
-
土地使用权合同违约诉讼时效为几年?
374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行政诉讼到底有几年时效广西在线咨询 2023-05-14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如果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不服的,可以在作出行政决定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行政诉讼,如果要先复议的,自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
行政诉讼的时效为几年,行政诉讼时效的法律条件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1-10-29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提起具体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此期限,当事人失去胜诉权。《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除法律另有规定外。可见,《行诉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六个月。法定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的诉讼期限。中国行政法律规定的行政起诉期限为5天、10天、15天、30天。
-
行政诉讼中违建行政适用时效是几年陕西在线咨询 2022-12-311、违建拆除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期是六个月。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
行政诉讼中征用土地费属于几年香港在线咨询 2022-06-06土地被征用行政诉讼时效不超过20年。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
-
土地租赁合同有几年的诉讼时效上海在线咨询 2023-01-16土地租赁合同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债务人获得诉讼时效抗辩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