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行驶撞死人,一般不会坐牢。根据法律规定,如果没有明显的违章行驶,正常行驶发生交通事故,造成受害人死亡的,不会构成交通肇事罪,不会坐牢,但是仍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因为,交通肇事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在交通运输活动中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撞死人赔钱还要坐牢吗
你需要赔偿正常驾驶,但你不必坐牢。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律、法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死刑的条件是一人以上死亡,司机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的。相反,机动车驾驶人在正常驾驶条件下撞死人的,不会被判刑。因此,司机是否会被判刑,关键在于机动车驾驶人是否违反交通运输管理规定。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认定交通肇事罪:1。一人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死亡3人以上的,对事故承担同等责任。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并承担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不能赔偿30万元以上的。4交通事故造成一人以上重伤并承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饮酒、吸毒后驾驶机动车;驾驶无驾驶资格的机动车;明知是机动车安全装置不全或者安全部件失效而驾驶机动车的;驾驶无牌机动车或者报废机动车的;严重超载驾驶的;为逃避法律调查而逃离事故现场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伤害他人汽车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481人看过
-
汽车撞人是否一定要负刑事责任?
324人看过
-
汽车撞死人,是否应该追究刑事责任?
322人看过
-
车辆卫生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235人看过
-
汽车肇事撞死人有刑事责任吗
291人看过
-
经济案件是否涉及刑事责任?
30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汽车撞人有刑事责任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09这取决于司机承担多少责任。在事故中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构成交通事故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同等责任或者次要责任的,只需按照民事赔偿进行赔偿。司机故意开车撞人的,可以涉嫌故意杀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死亡的
-
虐待病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14要想搞清楚虐待病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依照刑法第260条的规定,虐待罪的刑事责任分两种情况; 1.虐待病人的法律责任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被害人告诉的才处理。这种一般的虐待罪之所以告诉才处理,主要是因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具有一定的亲 属或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于同一家庭,而且被害人在经济上往往得依靠行为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他方法使行为人停止虐
-
虐待老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广东在线咨询 2022-08-15当然的是违法,情节严重的就是犯罪,犯虐待罪。 虐待罪(刑法第260条),是指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经常以打骂、捆绑、冻饿、限制自由、凌辱人格、不给治病或者强迫作过度劳动等方法,从肉体上和精神上进行摧残迫害,情节恶劣的行为。 这里所说的“虐待”,具体是指经常以打骂、冻饿、捆绑、强迫超体力劳动、限制自由、凌辱人格等各种方法,从肉体、精神上迫害、折磨、摧残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的行为。虐待行为有别于偶尔打骂
-
汽车撞死人是不是刑事责任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09驾驶车辆肇事致人死亡的,需要区分以下情况来确定是否构成犯罪,是否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1、故意撞人的,构成故意杀人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过失撞人的,符合下列条件的,可构成交通肇事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不符合下列条件的,不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
-
虐待病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3-03-24要想搞清楚虐待病人是否涉及刑事责任的问题,首先要知道依照刑法第260条的规定,虐待罪的刑事责任分两种情况; 1.虐待病人的法律责任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被害人告诉的才处理。这种一般的虐待罪之所以告诉才处理,主要是因为行为人与被害人之间具有一定的亲属或收养关系,并共同生活于同一家庭,而且被害人在经济上往往得依靠行为人;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其他方法使行为人停止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