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被告不出庭的,如果是一审判决,可以留置送达,或邮寄送达,或公告送达等,法定时限一过,被告不上诉的,判决即行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审判一旦作出,立即生效。
1、留置送达:受送达人或者他的同住成年家属拒绝接收诉讼文书的,送达人可以邀请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收事由和日期,由送达人、见证人签名或者盖章,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也可以把诉讼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送达过程,即视为送达。
2、邮寄送达:直接送达诉讼文书有困难的,可以委托其他人民法院代为送达,或者邮寄送达。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3、公告送达: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本节规定的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六十日,即视为送达。
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判决书下来后,不联系被告直接强制执行判决结果是不可以的。只有在被执行人拒不履行法院判决时,才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一、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的方式
《行政处罚法》第四十条规定:“行政处罚决定书应当在宣告后当场交付当事人;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七日内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将行政处罚决定书送达当事人”。因此,根据《民事诉讼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的有关规定,登记管理机关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1)直接送达。登记管理机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当在宣告后将决定书当场交付给被处罚社会组织的负责人,并由其负责人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即为送达;其负责人拒绝签名和盖章的,由案件承办人员在《送达回证》上注明。登记管理机关在适用直接送达时需注意:
①无特殊情况的,均应适用直接送达的方式;
②由社会组织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或者负责收件的人签收;
③受送达人有委托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
④受送达人已向登记管理机关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
⑤送达法律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由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日期,签名或者盖章;
⑥受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的签收日期为送达日期。
(2)留置送达。在适用留置送达时,应当注意:
①留置送达的条件是受送达人拒绝签收法律文书;
②送达人应当邀请有关基层组织的代表到场,说明情况,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拒绝签收事由和日期;
③送达人、见证人要在送达回证上签名或者盖章,把法律文书留在受送达人的住所,即视为送达;
④有关基层组织或者所在单位的代表及其他见证人不愿在送达回证上签字或盖章的,由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情况,把送达文书留在受送达人住所,即视为送达;
⑤送达人在送达回证上记明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3)邮寄送达。当登记管理机关直接送达法律文书有困难时,也可以采取邮寄送达的方式送达。采取邮寄送达时,应当注意:
①在直接送达有困难时,才能采用邮寄送达;
②邮寄送达的,以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③邮寄送达,应当附有送达回证。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与送达回证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不一致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④送达回证没有寄回的,以挂号信回执上注明的收件日期为送达日期。
(4)公告送达。公告送达是送达的最后一种方式,在适用公告送达时,应当注意以下事项:
①通过其他方式都无法送达时,适用公告送达;
②公告送达,可以在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公开发行的报刊、互联网等媒体上刊登公告;
③自发出公告之日起,公告期为60日;
④公告期满后,即视为送达;
⑤登记管理机关采用公告送达方式的,应当在案卷中记明原因和经过。
-
民事诉讼一名被告上诉判决书生效吗
354人看过
-
交通事故判决书一直被压着不放怎么办?
380人看过
-
被告找不到怎么办民事诉讼
339人看过
-
被告收到判决书怎么交诉讼费
152人看过
-
民事一审原告反诉被告二审判决怎么写
375人看过
-
被告不履行民事判决结果怎么办
152人看过
-
民事诉讼一名被告上诉判决书生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2-19民事诉讼一名被告上诉的,判决书不生效。人民法院对民事案件作出相应的判决后,超过上诉期没有人提起上诉的,判决书应当生效,有一方当事人在上诉期提起上诉的判决书不具有法律效力,即使只有一名被告提起上诉,判决书也不具有法律效力,没有提起上诉的被告不需要按照一审判决书履行各自的义务。
-
普通民事诉讼,一审,被告一直没去拿判决书,能生效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7一审判决书必须送达原被告,从送达之日起,过了上诉期判决生效。至于送达有多种方式,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和公告送达。被告没有拿判决书,如进行了公告送达,过了公告期和上诉期后,也生效了。
-
法院判决书生效后被告不服提起民事诉讼该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11判决书已经生效,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人民法院对下列起诉,分别情形,予以处理: (一)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属于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 (二)依照法律规定,双方当事人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 (三)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由其他机关处理的争议,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 (四)对不属于本院管辖的案件,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
-
民事诉讼判决书下来后,被告不同意调解,原告拒绝执行该判决怎么办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041、可继续要求该法院依法执行。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案件若干期限的规定》第一条的规定,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5日内提出。 2、可向上级法院申请执行。法律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诉讼法》第2
-
刑事附带民事判决后原告一直不服怎么办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251、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人不服一审中附带民事诉讼部分的判决的,可以自收到判决书第二日起十日以内提出上诉。 2、如果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即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原告)不服一审刑事部分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