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犯罪的概念和分类具体是什么
1、(1)计算机犯罪的概念是:在信息活动领域中,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计算机信息知识作为手段,或者针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对国家、团体或个人造成危害,依据法律规定,应当予以刑罚处罚的行为。
(2)分类是:破坏计算机罪;盗窃计算机数据罪;滥用计算机类罪;窃用计算机服务类罪;非法侵入计算机系统罪。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非法获取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罪】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前款规定以外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或者采用其他技术手段,获取该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或者对该计算机信息系统实施非法控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提供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程序、工具罪】提供专门用于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程序、工具,或者明知他人实施侵入、非法控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违法犯罪行为而为其提供程序、工具,情节严重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二、计算机犯罪的特征是什么
由于计算机是一种高科技产品,并且由于计算机网络系统超越了地域时空的界限,从而也决定了计算机网络犯罪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刑事犯罪。从目前我国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案件来看,有如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犯罪主体呈现多元化、低龄化和高职能化的趋势。
2、犯罪形式呈现多元化、隐蔽性的特点。随着计算机技术日新月异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犯罪的手段也出现了多样化并且也更具有隐蔽性。由于计算机程序的运行对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转并无任何影响,因此,犯罪嫌疑人作案时仅需向计算机输入错误指令,或篡改软件程序等,这时计算机硬件和网络系统的运行不会产生任何影响。这就使得犯罪嫌疑人作案后几乎留不下任何痕迹,使其更便于隐蔽自己。并且,有些计算机网络犯罪嫌疑人经过一段时间后,其犯罪行为才发生影响并产生犯罪结果。如“逻辑炸弹”。犯罪嫌疑人可将犯罪程序设计在数月或数年后才启动程序产生破坏作用,这就造成了犯罪行为时间与犯罪结果时间相分离,更有利于犯罪分子逃跑和隐蔽。
3、计算机网络犯罪对社会造成的危害巨大。计算机犯罪对社会危害程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社会资产计算机化的程度,取决于社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取决于计算机网络在机关、企事业、学校、家庭的普及程度等。这一系列对计算机有关的社会联系程度越高,则计算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网络系统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门,各行各业与计算机的结合也越来越紧密。因此,一旦发生计算机网络犯罪,特别是涉及危害计算机网络运行安全以及危害国家金融、科技等的计算机网络犯罪,其危害程度就越大,后果就越严重。
-
偷税和偷税罪的概念具体是什么
473人看过
-
共同犯罪的分类及概念
162人看过
-
从犯罪学角度界定计算机犯罪概念
86人看过
-
数罪并罚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是什么
497人看过
-
批捕和刑拘具体是什么概念
348人看过
-
犯罪概念的类型
215人看过
-
过失犯罪的概念和分类是什么,过失犯罪的定义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1-11-25犯罪过失是指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疏忽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相信可以避免的心理态度。过失犯罪的形式:一是疏忽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应该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而没有预见,从而产生这种结果;二是过于自信的过失。也就是说,行为人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相信可以避免,但实际上却无法避免,从而产生这种结果。《刑法》规定的过失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单位过失
-
无效合同的概念和种类具体是怎样分类的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2-12-16第一,当事人出于恶意。恶意是相对于善意而言的,即明知或应知某种行为将造成对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损害,而故意为之。双方当事人或一方当事人不知或不应知道其行为的损害后果,不构成恶意。当事人出于恶意,表明其主观上具有违法的意图。 第二,当事人之间互相串通。互相串通,首先是指当事人都具有共同的目的,即都希望通过实施某种行为而损害国家、集体或第三者的利益。共同的目的可以表现为当事人事先达成一致的协议,也可以
-
分居具体是什么概念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51.分居是指夫妻双方在继续维持其夫妻关系的情况下,停止共同生活,并各自建立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的状况。 2.通常情况下,即使夫妻双方仍然同住于一个屋檐下,但只要彼此已分房,各不相干,这种情况如果满了两年,那么在法律上即可认定为夫妻分居。 3.在法定分居情况下,双方当事人可通过自愿协商或法庭判决的方式对财产分割、配偶赡养费、子女抚养费等问题作出安排。
-
非法入侵计算机系统犯罪的概念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1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重要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在这里,所谓“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安全保护条例》的规定,该条例第4条规定:“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保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本罪的对象是国家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所谓国家重要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
-
犯罪预备和犯罪未遂犯罪中止的具体概念河南在线咨询 2021-01-121、犯罪预备:我国刑法第22条第1款规定:“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我国刑法学界认为这只是对犯罪预备行为的描述,并非犯罪预备的概念。根据这一规定及有关刑法理论,犯罪预备形态,是指行为人为实施犯罪而开始创造条件的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着手实行犯罪行为的犯罪停止形态。 2、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犯罪未遂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