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所得税按照应发还是实发申报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是依据纳税人实际获得的工资数额来进行的。
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所述:
(一)对于居民个人而言,他们的综合所得应当以此类年度的总收入来抵扣消费税,具体金额为六万元,同时还需抵扣特定款项、专项补充扣除费及被法律明确认可的其他扣除项之后,所剩部分即为此人今年度的税务应得额。
(二)相对的,对于非居民个人,他们的工资、薪资量所得将按每个月的收入数值扣除五千元的费用后作为其应纳所得税的基数;而对于劳务收入、稿费收入以及特许使用权收入,则以这些收入的具体数值直接作为其应缴纳的税收所得额。
(三)对于以经营活动为主体的个人,他们的税务应得额是由该年度的总收入先扣除所有的经营成本与费用,以及可能发生的损失后,再来看剩余的数值就是其应缴税款的基础。
(四)在财产租赁方面,如果每次的租赁收入低于四千元的话,就只需扣除八百元的固定费用即可,如果超过这个数值,就需要分担百分之二十的费用,然后用剩下的数额来作为应纳税款的参考范围。
(五)对于通过财产转卖获取收益的个人,他们的税务应得额是由卖出财产的收入数值减去原始财产价值以及合理的费用,结果得出他们应该交税的计算基数。
(六)至于利息、股息、红利所得以及偶然所得,这些都要以每次获得的收入数值作为他们应缴纳税款的基础。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个人所得税零申报表如何填步骤
个人所得税零申报,找到当地的税务局官方网站,在网站中下载工资薪金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根据相关内容填写纳税申报表,申报表填写完毕之后点击保存,点击扣缴个人所得税模块,上传已填好的纳税申报表,找到“提交”,点击提交即可。
《个人所得税法》第十一条
居民个人取得综合所得,按年计算个人所得税;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预扣预缴税款;需要办理汇算清缴的,应当在取得所得的次年三月一日至六月三十日内办理汇算清缴。预扣预缴办法由国务院税务主管部门制定。
居民个人向扣缴义务人提供专项附加扣除信息的,扣缴义务人按月预扣预缴税款时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扣除,不得拒绝。
非居民个人取得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和特许权使用费所得,有扣缴义务人的,由扣缴义务人按月或者按次代扣代缴税款,不办理汇算清缴。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法律是一种无形的约束,它既保护我们的权益,也规范我们的行为。无论是在工作中,还是在生活中,我们都需要充分了解和理解法律,以便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权益。虽然法律可能看起来复杂和深奥,但是只要我们愿意花时间去学习和理解,就能够掌握它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个人所得税按照应发还是实发申报”,每一篇文章都是一次学习和理解法律的机会,我们应该抓住这些机会,不断提高我们的法律素养,以便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2018修正): 第六条 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n(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三)经营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总额减除成本、费用以及损失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四)财产租赁所得,每次收入不超过四千元的,减除费用八百元;四千元以上的,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其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五)财产转让所得,以转让财产的收入额减除财产原值和合理费用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六)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和偶然所得,以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n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以收入减除百分之二十的费用后的余额为收入额。稿酬所得的收入额减按百分之七十计算。\n个人将其所得对教育、扶贫、济困等公益慈善事业进行捐赠,捐赠额未超过纳税人申报的应纳税所得额百分之三十的部分,可以从其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国务院规定对公益慈善事业捐赠实行全额税前扣除的,从其规定。\n本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专项扣除,包括居民个人按照国家规定的范围和标准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等;专项附加扣除,包括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或者住房租金、赡养老人等支出,具体范围、标准和实施步骤由国务院确定,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
个税申报本期收入是应发还是实发
247人看过
-
所得税是实际发放还是应计未发?
188人看过
-
工资计提:按照实际发放还是按照应发计算?
151人看过
-
个税征收是按应发还是实发,个税征收方式有几种
473人看过
-
个人所得税计算:实发和应发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108人看过
-
工资是按应发工资扣税还是按实发工资扣税
459人看过
-
你好,请问个税申报是按应发工资还是实发工资申报辽宁在线咨询 2024-09-12个人所得税是按实发工资来计算的,确切的说,个人应缴税额的计算是工资收入减去专项附加扣除和社保等费用来进行计算的,我国《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居民个人的综合所得,以每一纳税年度的收入额减除费用六万元以及专项扣除、专项附加扣除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二)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
-
个人所得税申报工资是否为实发工资?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2-16在个人所得税申报过程中,所指的工资数据是指应发工资,而非实发工资。应发工资是指员工依据劳动合同或相关协议规定得到的应得的全额工资报酬,包括基本工资、津贴和奖金等组成部分。实发工资是员工实际收到的工资水平,即他们在缴纳社会保险费用和个人所得税后可以实际领取到的工资总额。 在进行个人所得税申报时,我们必须详细填写有关应发工资的准确数据,而并非实发工资的相应数额。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
个人所得税是按实际工资还是应按实际工资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8国家税务总局提示:所以在一次支付数月工资时,要按工资实际所属月份计征个人所得税,需经主管机关审核。 《个人所得税法》第八条的规定:“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扣缴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代扣代缴暂行办法》第十一条也指出:“扣缴义务人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的,由扣缴义务人缴纳应扣未扣,应收未收税款以及相应的滞纳金或罚款。”
-
签订非全日制劳动合同的员工申报个人所得税是按照工资薪金申报还是按照劳务申报个税呢照劳务申报个税呢?陕西在线咨询 2022-09-15其一,若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而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双倍工资,其二,若因用人单位自身原因而与劳动者,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经济补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
-
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收入指的是实发工资还是应发工资?重庆在线咨询 2024-08-281、计算个人所得税时,收入指的是实发工资; 2、准确地说,也就是按应发工资扣除五险一金再减去个人所得税起征点(目前仍为3500元)后的数,再适用相应税率,计算出应纳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