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3日,文登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接到了两起劳动争议案件,接诉后当日立案调解,当天就使两起案件得到了解决。
王某去世前在文登市某建筑工地工作,11月23日凌晨4时许在宿舍休息时突发心脏病,经抢救无效去世。为及时化解纠纷,给当事人一个满意的答复,事发当日,劳动仲裁员立即赶到现场,依照劳动法相关法律规定,对案件进行调处。经过协商,使双方最终达成了一次性赔付38874.2元的协议。
另一案件中的杨某系文登市某厂职工,今年8月3日工作中将左手挤掉,随后被送至文登整骨医院住院治疗。伤愈后,杨某于11月23日向文登市劳动仲裁院提出了仲裁请求。接诉后,仲裁院为杨某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将法定的5个工作日受理时限压缩为当日立案,并于当天按照简易程序进行了审理。经过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协议,同意按照丧失劳动功能障碍程度5级标准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赔付伤者16万元。
如按照正常程序,农民工发生工伤事故后要获得赔偿,若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未签订劳动合同,一般要经过劳动关系确认、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如果当事人双方不服仲裁裁决或者不认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的工伤认定,还要经过行政复议、诉讼、强制执行等程序,一般需要很长时间才能等到结果。文登市劳动争议仲裁院成立以来,将工作重点由“裁决”向“调解”转移,开辟了劳动争议处理的“绿色通道”,大大减少了当事人的诉讼成本和诉讼时间。截至10月底,共调解结案各类案件145起,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301万元。
-
北塔区建立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制度
326人看过
-
快速维权减少损失劳动仲裁开通绿色通道
458人看过
-
办理劳动人事争议案件的“绿色通道”
238人看过
-
劳动仲裁8类人群可走绿色通道
498人看过
-
河西劳动仲裁部门将开通绿色通道落实调解制度
306人看过
-
工商银行开辟中小企业融资绿色通道
221人看过
劳动争议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或因劳动合同的履行、变更等产生的争议。 处理劳动争议的方式有协商、调解、仲裁、诉讼。发生劳动争议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 更多>
-
仲裁,劳动争议,劳动仲裁,劳动争议案件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8劳动争议仲裁程序分为以下四个程序:1.申请与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必须有当事人的申请,否则不能仲裁。当事人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即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当事人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仲裁委员会在收到申请书后,应在七日内审查作出受理与否的决定。2.仲裁前准备。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 首先成立仲裁庭,简单案件指定一名仲裁员审理。 其次进行调查取证工作。3.调解。4.开庭与
-
劳动仲裁院应当在受理劳动争议仲裁之日起多少日内处理劳动争议案件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28一、仲裁的审理期限规定: 1、劳动仲裁院一般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最长不会超过六十日。 2、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三条【仲裁审理时限及先行裁决】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是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逾期未作出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就该劳动争
-
文登市劳动仲裁院在哪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13《文登市劳动争议仲裁院》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一、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劳动争议仲裁的管辖 1、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有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文登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哪里山东在线咨询 2023-01-17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向当地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在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内)提供以下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相关证据等。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2、《仲裁法
-
劳动仲裁法处理哪些争议福建在线咨询 2023-11-09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