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债务纠纷强制执行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4-22 14:43:05
62 人看过
强制执行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强制执行不仅适用于刑事诉讼,也适用民事诉讼。
《民事诉讼法》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
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一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债务纠纷强制执行的措施,债务纠纷强制执行的措施:
152人看过
-
民法典中债务纠纷强制执行多久,强制执行程序
296人看过
-
债务纠纷案件胜诉后怎么强制执行
155人看过
-
债务纠纷起诉以后如何申请强制执行
167人看过
-
债务纠纷被起诉到强制执行多久时间?
403人看过
-
债务诉讼胜诉后如何强制执行
197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强制执行民事纠纷问题甘肃在线咨询 2022-04-21关于民事纠纷强制执行的解答: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八条对公证机关依法赋予强制执行效力的债权文书,一方当事人不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执行。公证债权文书确有错误的,人民法院裁定不予执行,并将裁定书送达双方当事人和公证机关。 第二百三十九条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
-
强制执行是民事诉讼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4不是的,所谓的强制执行,是指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执行文书的规定,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执行文书包括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书、裁定书以及依法应由法院执行的其他法律文书。它们一经确定,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提出申请的权利人称申请人,被指名履行义务的人称被申请人,又称被执行人。申请人是胜诉的一方,被申请人是败
-
债权债务债务纷争强制执行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6能够申请强制执行,执行费通常是被执路人交,申请方如果自愿也能够。法律限定的执行费准则是: 1、无执行金额或者价额的,每件交纳50元至500元。 2、执行金额或者价额不超出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超出1万元至50万元的部分,按照 1、5%元交纳;超出50万元至500万元的部分,按照1%交纳;超出500万元至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超出1000万元的部分,按照0。1%交纳。但是仍然有个
-
债务纠纷如何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06债务诉讼胜诉后要强制执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一般是债务人根据生效的法律判决文书依然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会对债务人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等。
-
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执行问题,民事诉讼中的强制执行制度是如何规定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3《民诉法》对强制执行有以下规定:第二百二十四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二十六条人民法院自收到申请执行书之日起超过六个月未执行的,申请执行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上一级人民法院经审查,可以责令原人民法院在一定期限内执行,也可以决定由本院执行或者指令其他人民法院执行。第二百二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