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诉讼证据应送达给被告吗
民事诉讼证据应该送达给被告,证据是需要准备多份,在开庭前可以质证,也可以在庭审的时候进行质证,一般为了节约开庭时间,法官都会在庭审前都会跟原告说多准备几份证据,其中有一份就是给被告的,这叫质证。
二、强制执行中哪些属于被执行人财产
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当前财产发生变动的,应当对该变动情况进行报告。被执行人在报告财产期间履行全部债务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终结报告程序。
该条规定应报告的财产既包括现金、动产、不动产,也包括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既包括当前的财产情况,也包括被执行人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当前发生的财产变动情况。《执行解释》第33条则做了具体的补充报告的期限:被执行人报告财产后,其财产情况发生变动,影响申请执行人债券实现的,应当自财产变动之日起十日内向人民法院补充报告。在第三十四条规定了查询和保密制度。第三十五条规定了执行法院可以依申请或职权调查核实制度。现实生活中,有一些被执行人有财产,就是故意拖延不执行。在我国执行程序中不仅首次明确规定了财产报告制度,并且解释做了进一步的具体规定。
三、失信被执行人什么时候撤销
1、按相关司法规定,全部履行完法院应该立即撤销。
2、失信被执行人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其有关信息从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中删除:
(1)全部履行了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
(2)与申请执行人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并经申请执行人确认履行完毕的;
(3)人民法院依法裁定终结执行的。
3、根据《民事诉讼法》人民法院决定受理执行案件后,应当在三日内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责令其在指定的期间内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并承担民事诉讼法规定的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或迟延履行金。
-
民事诉讼中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吗
328人看过
-
民事诉讼状送达后,被告人会怎么样
335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适用范围
152人看过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应当说明哪些内容
464人看过
-
刑事诉讼起诉书多久送达被告
220人看过
-
民事诉讼起诉被告能看证据吗?
368人看过
民事诉讼证据是指民事诉讼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的根据。在民事诉讼中,证据对于案件的胜负至关重要,因此当事人需要提供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主张。 民事诉讼证据包括书证、物证、视听资料、证人证言等多种类型。这些证据需要真实、客观、合法,才能确保证据... 更多>
-
被告民事诉讼被告无法送达原告怎么办辽宁在线咨询 2022-03-30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告。经过法定期限60日,视为送达。 是在采取其他送达方式都无法送达时,才依照程序启动的一种送达方式。 法律对原告是否有权申请公告送达并没有规定。毕竟送达是法院受理案件后的内部程序。按理是应该在直接送达,留置送达,委托送达,邮寄送达,转交送达方式均无法送达的情况下,才启动公告送达。 如你向法院提出,法院一般会要求你
-
民事判决书的送达是先给被告送达还是原告被告一起送达?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19这个不存在时间的先后顺序,只要送达了就行,原[被告都要送达,在判决书上必须向你明确上诉的期限为受到判决书后15日内可提起上诉。
-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可以单方面送达送达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02-09可以单人进行。但是如果需要留置送达就不可以一个人完成。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零四条送达诉讼文书必须有送达回证。收件人本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的日期,并且签名或者盖章。如果本人不在,可以由其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收件人员代收,代收人应当在送达回证上记明收到的日期,并且签名或者盖章。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的日期。如果收件人本人或者代
-
民事诉讼公告送达可以拍卖吗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0可以公告送达后拍卖,是用公开宣告的方式送达诉讼文书,经过法律规定的一定时间,即视为送达。在受送达人下落不明,或者用其他方式无法送达的情况下采用。方法:将需要送达的诉讼文书张贴在人民法院布告栏内或公共场所,或者登报、广播、在电视上播映。国内公告送达自发出公告之日起,经过60日,即视为送达。涉外民事诉讼中的公告送达,自公告之日起,满6个月,即视为送达。凡采用公告送达诉讼文书的,应当记明公告送达的原因和
-
民事诉讼状送达后,被告人会怎么样台湾在线咨询 2024-09-23被起诉者收到诉讼文书之后,需要着手进行相应的应诉筹备工作。首先,您有权针对起诉书内容提交自我辩护意见书作为回应;其次,辩护意见书需于规定期限内向法院提交,该期限从收到起诉书之日开始计算为15天;第三点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被告没有做出答辩,并不应影响到法院依法对案件展开正常的审理程序;若存在反诉的可能,您也可以在答辩过程中提出反诉请求;此外,倘若您认为受诉法院对该案并无管辖权,那么您可以在答辩期间向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