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靠项目经理可以构成挪用资金罪。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资金罪的构成特征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司、企业的资金的使用权。行为人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使单位失去对该资金的控制和支配,必然影响公司、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损害股东、债权人、公司企业和其他社会公众的利益,是具有社会危害性的违法行为。本罪侵犯的对象是本单位的资金即属于公司、企业经营管理的款项,一般指处于货币形态的公司所有资金,主要包括货币、国库券、公司企业的股票、支票、债券、外汇券和外汇额度。
2、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公司、企业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
本罪在客观方面的两个重要基本特征就是“挪用”和“利用职务之便”。“挪用”行为是一种非法性的行为,直接表现为未经批准或许可,违反国家法律、法规、政策或者本单位的规章制度。“利用职务之便”是指利用其主管、管理和经手本单位资金的便利,同时也包括在其职权范围内,却并非直接经手、管理本单位资金的便利条件。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为特殊身份的自然人,即公司董事、监事或职工,以及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以外的企业职工。单位不能成为该罪的犯罪主体。
4、本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为直接故意,即明知是本单位的资金而非法挪作他用,其目的是为了暂时取得本单位资金的使用权,而准备日后归还。并非永久占有权,但动机可能多种多样,如经营活动、还债、个人挥霍和赌博等非法活动等等。
《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三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
挂靠方将资金挪作它用构罪吗
153人看过
-
建筑企业挂靠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
378人看过
-
项目经理挂靠金能够作为侵权行为吗
233人看过
-
挪用项目资金怎么处理
127人看过
-
挪用款项可以构成挪用公司货款罪吗?
92人看过
-
项目经理同时挂靠两个项目如何处罚
174人看过
经理是指在公司中负责管理日常事务的负责人,通常负责制定和实施公司战略、监督业务运营、管理团队、协调内外关系等。 经理需要具备一定的领导能力、管理技能和业务知识,以带领团队实现公司的目标。 经理在公司的治理结构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需要遵守公司... 更多>
-
挂靠经营挪用资金罪怎样立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04挂靠经营不构成挪用资金罪。 根据《刑法》规定,挪用资金罪是指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或者客户资金的犯罪行为。
-
挂靠公司经营挂靠者能否构成挪用公款罪的犯罪主体成甘肃在线咨询 2024-09-17根据咱们国家的法律规定,如果你的挂靠经营涉及到挪用资金这事儿的话,那么你就得看这个行为符不符合挪用资金罪的定义了。这个挪用资金罪呢,它有以下几个构成要素:首先呢,犯罪人得是在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或者其它金融机构上班的人员;其次,他必须是故意去犯这事儿的;再者就是,他侵犯的是公司以及客户对自己财产的所有权益;最后呢,就是他具体实施的犯罪行为,那就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把公司或者客户的钱给挪走了。
-
项目经理不支付工资,其挂靠能否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0最高人民法院22日对外发布了《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针对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所涉及的术语界定、定罪量刑标准、单位犯罪等问题,进一步明确了相关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标准。这一司法解释自2013年1月23日起施行。这个总共9条的司法解释重点内容包括:一是明确了“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具体含义;二是明确了“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的认定标准;三是明确了
-
挂靠施工单位虚构工程项目是否构成诈骗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08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根据你所说,虚构工程项目符合使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情节。
-
在北京市XX,挂靠的企业构成挪用公款罪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01企业的性质仅从营业上看登记为国有或集体所有制性质,但实际上并无财产投入,只提供登记所需的证明文件,由个人承包经营,收取管理费,其债权债务也由承包个人承担,对这类企业名为国有或集体实为个人经营,应认定为私营企业。不应当认定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