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权并不是以生效判决为前提条件,例如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就需要经过诉讼,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就可行使代位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五百三十五条【债权人代位权】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对相对人的权利,但是该权利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除外。
代位权的行使范围以债权人的到期债权为限。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必要费用,由债务人负担。
相对人对债务人的抗辩,可以向债权人主张。
第五百三十六条【债权人代位权的提前行使】债权人的债权到期前,债务人的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存在诉讼时效期间即将届满或者未及时申报破产债权等情形,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代位向债务人的相对人请求其向债务人履行、向破产管理人申报或者作出其他必要的行为。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是什么
1、代位权属于实体法上的权利,它具有为强制执行准备的性质。代位权源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非当事人的约定,它是债权人享有的实体权利,它规定的是债权人在债权债务关系中享有的权利。它是由法律规定而产生并依附于债权的一种从权利,它随债权的产生而产生,随债权的转移而转移,随债权的消灭而消灭;从另一个角度看,债权人代位权制度弥补了强制执行及一般担保的不足,对债权不能获偿起了预防和补救作用。
2、代位权是债权的一种效力,并非从属于债权人的特别权利。债权人的代位权是债权的法律效力的体现。尽管债权人与次债务人之间不存在直接的债权债务关系,但法律赋予了债权人直接向次债务人追索的权利,它体现的仍然是债权的法律效力,是债权对外效力的体现。
3、代位权是债权人固有的权利,而非代理权。代位权是法律赋予债权人一种法定权利,是为了保障债权的实现而设立的债的履行制度。代位权是债权人以自己的名义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实体权利,它不同于以他人名义行使权利,且行为的法律后果归属于他人的代理权,也不同于其他程序性权利,如代位申请执行权。
-
代位权诉讼是否以向债务人提起诉讼为前提
98人看过
-
合同无效是否以生效为前提
111人看过
-
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罪可以为单位犯罪吗
467人看过
-
生效判决可以作为证据吗
304人看过
-
合同代位权诉讼判决的效力
226人看过
-
债权人代位求偿权判决可以上诉吗
349人看过
-
单位违法判决生效后能提前解除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19《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第12条规定:“用人单位与职工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当年度未安排职工休满应休年休假的,应当按照职工当年已工作时间折算应休未休年休假天数并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但折算后不足1整天的部分不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用人单位当年已安排职工年休假的,多于折算应休年休假的天数不再扣回。如果劳动者已经与公司解除劳动合同,公司就应当按此规定经过折算后,向劳动者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
-
代位权判决已经生效还可以申请法院执行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9代位权诉讼,已有生效判决但未执行到位,债权人有权另案诉讼。 1、代位权诉讼执行中,因相对人无可供执行的财产而被终结本次执行程序,债权人就未实际获得清偿的债权另行向债务人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2、判断是否构成重复起诉的主要条件是当事人、诉讼标的、诉讼请求是否相同,或者后诉的诉讼请求是否实质上否定前诉裁判结果等。 风险提示:代位权诉讼属于债的保全制度,该制度是为防止债务人财产不当减少或者应当
-
合同无效必须判决生效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28不会。 一、判决确认合同无效,即无效合同,原合同不能再要求履行或执行。 二、如果是二审判决,则执行二审判决,原一审判决不再产生法律效力。 合同无效是指合同因欠缺一定生效要件而致合同当然不发生效力。 三、确认合同无效: 1.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否符合; 2.意思是否表示真实; 3.标的是否确定而且不违反法律或者社会公共利益。
-
离婚协议书必须在判决生效前执行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111、有效。生效的法律判决书具有强制执行力,受法律保护。判决书是在双方发生争议且协商无法解决时,通过法律的权威来强制调节社会关系的一种方式。 2、因此,在一方拒绝执行时,可以持判决书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但是,当事人在不违反法律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自由的处理自己的事务和利益,法院不宜干涉和介入。
-
法院判决前必须提交证据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24当事人应当在举证期限内向人民法院提交证据材料,当事人在举证期限内不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人民法院确定举证期限,第一审普通程序案件不得少于十五日,当事人提供新的证据的第二审案件不得少于十日。 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一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 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提供新的证据的,应当在二审开庭前或者开庭审理时提出;二审不需要开庭审理的,应当在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限内提出。 一方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