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构成吸收犯的前提条件,包括犯罪行为的复数性、危害行为的构成符合性、犯罪行为基本性质的一致性。同时,还阐述了行为人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基于独立性和非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侵犯客体和侵犯对象是否具有同一性等主观特征。最后,本文通过举例说明,吸收犯可以成立于同一犯罪构成内的不同形态犯罪行为。
行为人必须实施数个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这是构成吸收犯的前提条件。具体表现为犯罪行为的复数性、危害行为的构成符合性、犯罪行为基本性质的一致性三个具体特征。首先,吸收犯必须由数个犯罪行为构成,即犯罪行为的复数性,这是构成吸收犯的事实前提,若无数个危害行为,也就谈不上吸收。其次,具有复数性的犯罪行为,必须是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这是吸收犯成立的事实基础。吸收是罪与罪之间的吸收,而不是孤立的不能构成罪的动作之间的吸收。再次,犯罪行为基本性质的一致性,不管该犯罪行为是属于基本犯罪构成,还是修正犯罪构成,都属于同一犯罪行为,也即同一犯罪的不同形态。也只有这样,才能具有可吸收性。如果数个犯罪性质不同的话,则构成数罪,而不是一罪了,这时只能实行数罪并罚,如果强加吸收的话,就根本违背了罪责刑相适应的刑法基本原则;
2、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基于其内在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的对立统一,而彼此形成一种吸收关系。首先,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在同时归属于同一刑事责任主体的情况下失去了独立性的必要性和可能性,也就是必须具有主体同一性。其次,行为人的不同形态的犯罪行为基于性质相同但类型不同而具有了吸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
3、行为人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并且也指向同一犯罪对象。否则,也就失去了吸收关系的客体同一性基础,从而也就失去了吸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因此,侵犯客体和侵犯对象是否具有同一性,恰恰也成为判断数个犯罪行为是否能够成立吸收关系的重要的客观标准之一。
4、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施数个犯罪行为,这是犯罪行为构成吸收犯的主观特征。(例如,犯罪嫌疑人甲欲杀害乙,第一次走近乙的房间时,因为有第三人在场而未得下手。第二次终于得手,将乙杀死。甲的第一次行为构成杀人罪的预备犯罪,第二次则构成杀人罪的既遂行为。两者之间因为主体的同一性、客体的同一性和侵害对象的同一性而具有了非独立性和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也具有了吸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构成吸收关系,最后以故意杀人罪论处。
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时,如何判断吸收关系?
在判断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时是否具有吸收关系时,需要考虑其行为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如果行为人的多个犯罪行为之间具有包容关系,即前行为是后行为发展的必经阶段,那么就认为前行为是后行为吸收。反之,如果行为人的多个犯罪行为之间不具有包容关系,需要分别评价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以及是否达到吸收的标准。如果行为人的多个犯罪行为达到吸收的标准,则应认定一行为吸收其他行为。因此,在判断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时是否具有吸收关系时,需要综合考虑行为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以确定其是否构成吸收关系。
行为人实施数个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是构成吸收犯的前提条件。具体表现为犯罪行为的复数性、危害行为的构成符合性、犯罪行为基本性质的一致性三个具体特征。其中,吸收犯必须由数个犯罪行为构成,且具有复数性的犯罪行为必须均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危害行为,同时犯罪行为基本性质的一致性也是必要的特征。此外,行为人所实施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基于其内在的独立性和非独立性的对立统一,而彼此形成一种吸收关系。同时,行为人的数个犯罪行为必须侵犯同一或相同直接客体,并且也指向同一犯罪对象。最后,行为人必须基于一个犯意,为了实现一个具体的犯罪目的而实施数个犯罪行为。在判断行为人实施数个犯罪行为时是否具有吸收关系时,需要考虑其行为之间的关联程度以及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以确定其是否构成吸收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
犯罪故意有哪些,构成要素有哪些
233人看过
-
犯罪构成的分类有哪些,有什么构成要素
272人看过
-
哪些要素会构成吸收客户资金不入账罪?
454人看过
-
单位的犯罪构成要素有哪些内容
167人看过
-
公众存款非法吸收罪的构成要素
362人看过
-
犯罪构成所需的共同要素有哪些
325人看过
吸收犯是指事实上存在两个以上不同的犯罪行为,其中一个犯罪行为吸收另一些犯罪行为,仅成立吸收行为一个罪名的犯罪。如盗窃犯将偷到的财物存在家中或者卖掉,其窝赃、销赃的犯罪行为,被盗窃犯罪行为吸收,只成立盗窃罪。... 更多>
-
构成犯罪罪行的具体要素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3-12-16犯罪的构成要素包括: 1、犯罪客体,指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所侵犯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 2、犯罪客观方面,指犯罪活动的客观外在表现,包括危害行为、危害结果。 3、犯罪主体,指实施危害社会的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单位。 4、犯罪主观方面,指犯罪主体对自己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
刑法规定的犯罪构成的要素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6《刑法》规定犯罪构成的要素有以下这些: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根据《刑法》规定,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犯罪的,构成单位犯罪,因此,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二)犯罪的主观方面,是指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犯罪行为及其结果所具有的心理状态。犯罪主观方面的心理状态有
-
犯罪的构成要件要素是哪些样的啊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8-03犯罪构成由一系列主客观要素所组成,其中的“要素”就是构成犯罪必需具备的条件(犯罪构成要素);各个要素之中又包含若干因素(犯罪构成因素)。简而言之,若干因素组成一个要素,若干要素形成一个犯罪构成。犯罪构成不是各个要素的简单相加,而是各个要素的有机统一;各个要素按照犯罪构成的要求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协调一致,形成为一个整体。
-
脱逃罪构成的要素是哪些,有哪些犯罪主体上海在线咨询 2022-07-27脱逃罪,根据刑法第三百一十六条【脱逃罪】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脱逃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脱逃,是指依法被关押的罪犯、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从羁押和改造场所逃走的行为。被执行社区矫正的人逃跑的,不构成脱逃罪。
-
犯罪构成要件要素分类主要包括哪些要素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5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只需要法官的认识活动即可确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只需要进行事实判断、知觉的、认识的活动即可确定的要素。通常情况下,我们对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的认识不存在障碍。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在解释构成要件要素和认定是否存在符合构成要件要素的事实时,需要法官的规范的、评价的价值判断才能认定的构成要件要素。即这些用语的含义是需要解释才得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