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单位房是福利房,是职工单位将公房以工资性货币分配方式出售给职工,职工以标准价或成本价购买,从而对购买的房屋享有部分产权或全部产权的住房。完全产权的单位房可以上市交易过户,但是小产权的单位房需要经过单位同意,补足房款后,才可以办理过户手续。
一、单位房过户的基本流程
1、办好原房主房权证、必须经单位同意后过户;
2、小产权只能经单位同意后在一定范围内转让,土地使用权属于集体,受限制,而其他土地使用权属于个人的则不受其限制;
3、买房者以后卖房要通过单位同意。
4、按照我们土地管理的相关法律规定,只能把户口迁入该村,生活若干年,依法行使该村村民的义务(比方说承包责任田等)后,取得村委或村集体的认可,认同你是本村人口,同意为你开具使用宅基地的证明后才能办理过户手续。
5、单位房产证变更个人房产证的住户,需要购房时与单位签订的买卖协议书和单位开具的房产证明、携带本人身份证及复印件一份,房地产管理所办理相关手续。
二、单位房过户的注意事项
(一)确认产权的可靠度
1、注意产权证上的房主是否与卖房人是同一个人;
2、产权证所确认的面积与实际面积是否有不符之处;
3、一定要验看产权证的正本,而且到房管局查询此产权证的真实性。
(二)考察原单位是否允许转卖
1、确认标准价购买的公房出让时是否已经按成本价补足费用或者与原单位按比例分成;
2、大部分公房进行房改时原单位都保留优先回购权,因此要确认原单位是否同意出让;
3、一般来说,军产、院(医院)产、校(学校)产的公房必须要原单位盖章后才能出让。
(三)查看是否有私搭私建部分
1、是否有占用屋顶的平台、走廊的情况;或者屋内是否有搭建的小阁楼;
2、是否改动过房屋的内、外部结构,如将阳台改成卧室或厨房、将一间分隔成两间;
3、阳台是不是房主自己封闭的,这牵涉到阳台面积应该怎么计算的问题。
(四)确认房屋的准确面积
1、包括建筑面积、使用面积和户内的实际面积;
2、产权证上一般标明的是建筑面积;
3、最保险的办法是测量一下房屋内从一端墙角到另一端墙角的面积,即所谓地毯面积。
-
政府保障性住房过户,单位能过户吗
195人看过
-
单位房改房能过户给自己的亲戚吗
291人看过
-
单位危改房是否能过户
142人看过
-
单位房过户的材料
280人看过
-
婚假在之前单位休过换单位还能修吗
104人看过
-
现应聘单位能查以前单位缴纳的社保吗
75人看过
公房是指由政府和国有企、事业单位投资兴建、销售的住宅。在住宅未出售前,住宅的产权归国家所有。公有住宅主要由本地政府建设,主要向城市居民出租、出售,由企业建设的住宅,向本企业职工出租、出售。公房的大量存在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实行住房福利化的结果... 更多>
-
政府保障性住房过户,单位能过户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28包括房屋所有权证书,禁止上市交易。(4)、产权办理等达成一致意见后,双方签订至少一式三份的房屋买卖合同。(3),交易材料移送到发证部门。(8)、买方领取房屋所有权证,对无产权或部分产权又未得到其他产权共有人书面同意的情况拒绝申请,银行审核买方的资信。税费的构成比较复杂、对贷款的买受人来说在与卖方签订完房屋买卖合同后由买卖双方共同到贷款银行办理贷款手续,买方凭领取房屋所有权证通知单到发证部门申领新的
-
单位福利房过户可以补单位名字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1-11-02如果单位福利房属于公房性质,不能转让。如果属于个人,有产权证,可以转让。福利房是指通过单位、社会团体和住宅合作社组织建设的房屋,主要是解决单位和社会团体组织既定范围内的中低收入家庭的住宅问题。
-
2022年能过户的单位房能不能买甘肃在线咨询 2022-12-051、能过户的单位房一般可以买。 2、根据《经济适用房管理办法》第三十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经济适用住房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 3、购买经济适用住房不满5年,不得直接上市交易,购房人因特殊原因确需转让经济适用住房的,由政府按照原价格并考虑折旧和物价水平等因素进行回购。 4、单位集资合作建房是经济适用住房的组成部分,其建设标准、优惠政策、供应对象、产权关系等均按照经济适用住房的有关规定严格执行。单位集
-
二手房可以过户给单位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06-13买卖双方无贷款:买卖双方约定一个合同签订日期;一般合同签订后的三个工作日内,买房将首付款支付给卖方;并约定一个房产进交易中心的时间。进交易中心的当天,买房支付卖方除尾款以外所有的房款。20个工作日后,领取新的房产证;凭新的房产证办理物业交接手续、水电煤等过户,最后在交房时,下家将尾款结清给卖方。
-
集资房可以过户吗单位集资房香港在线咨询 2023-12-06集资合作建房的土地使用权是国家划拨给单位使用的,没有缴纳土地出让金,购房人拥有有限产权,在未取得房屋的完全产权之前,不能上市交易。如果通过私下签订协议或公证等方式购买这类房屋,将不能办理房屋过户登记手续,不利于保护买方的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