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聚会酗酒,未成年人死亡,劝酒者被判赔偿8万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7 10:45:04 204 人看过

朋友久别重逢把酒言欢,未曾想酗酒过度竟然导致一未成年人死亡。安徽界首市人民法院近日对该案作出裁决,向未成年人劝酒的被告人被判赔偿受害人家属8万元。

界首市人民法院审理查明,死者陆某现年17岁,事发前刚从外地返回家乡。为庆祝久别重逢,陆某和3个好朋友在一家土菜馆喝酒。陆某本来不胜酒力,但在好友的劝说下,仍频频举杯。4人共喝下了4瓶白酒。随后,4人又让饭店老板上啤酒。老板没有及时制止4人过度饮酒的行为,又继续提供啤酒。陆某和好友继续喝下了大量啤酒。最终,陆某醉得趴倒在桌子上,失去意识,不幸身亡。事故发生后,当地人民调解委员会和村干部对此事故进行调解,但终因双方分歧较大没达成协商结果。陆某父亲把陆某的3名好友和饭店老板等4人告上法庭,索赔丧葬费等20万元。

界首市人民法院审理认为,被告人为了尽朋友之谊花钱请客,没有主观恶意。案发时,陆某的3名好友都是已满18岁的成年人,陆某是未成年人。作为成年人的被告人对未成年人喝酒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应担责赔偿。该案中的4被告均为成年人,可以根据公平责任原则承担赔偿责任。经过承办法官耐心地说理解释,4名被告认识到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原告达成调解协议,被告方分别向死者家属支付数额不等的赔偿款。

酗酒司机拳击民警妨碍公务被判刑

酒后开车与人发生交通事故后,王振为赔偿问题殴打被撞的车主,并拳击前来协调的110民警。日前,北京市房山区人民法院以妨害公务罪判处王振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2004年12月中旬的一天晚上,王振和高飞、言越等几个朋友酒足饭饱后,分别开着两辆车从饭店回家。半路上,在一个十字路口,高飞驾驶的王振的黑色羚羊汽车与前面的一辆桑塔纳汽车发生了追尾,桑塔纳的司机李汉立即跳下来,与他们理论,双方随即因为赔偿问题发生了口角。一语不和,早已被酒精冲昏了头脑的王振带着几个朋友对李汉就是一顿拳打脚踢,后来被劝开。王振一边嘴里骂着,一边在朋友的劝阻下驾车离开。李汉的妻子随即拨打110报警。

不一会,接到报警后的民警张言等人驾驶巡逻车赶到事故现场,在亮明警察身份后,向双方了解了一下情况。这时,本已先行离去的王振又折了回来,并强行要求带走高飞等几个朋友,张言及时阻止了他。但喝多了的王振蛮劲一上来,对着张言就是狠狠的一拳,造成张言左眼钝挫伤、左结膜下出血等损伤,后经法医鉴定为轻微伤。王振在打完人后,驾车带着高飞几人逃离了事故现场。

房山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王振无视国法,以暴力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其行为已过程妨害公务罪,依法应予惩处,遂综合考虑其犯罪情节、认罪态度等,依法以妨害公务罪判处其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的行为;或者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本案中,被告人王振以暴力方法阻碍身为警察的张言依法执行职务,致使高飞几人逃离了事故现场,严重妨碍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活动,构成犯罪。

根据刑法第277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4日 15: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爱子聚餐酒后驾车死亡老父母诉“酒肉”朋友赔偿
    儿子与朋友聚餐酒后驾车死亡,如今白发人送黑发人,年已八十的老孔与自己的老伴一起作为原告将与儿子一块喝酒的朋友告上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法院,要求赔偿死亡赔偿金等共计17万余元。原告孔某夫妇诉称,自己的儿子小孔于2009年10月16日中午时分与其朋友即四被告石某、陈某、杜某、孙某一起聚餐吃饭,吃饭后陈某、杜某、孙某各自回家,其中石某借着酒力请小孔换个地方吃饭并让其驾驶摩托车送他回家。小孔在骑车带着石某前往冯村途中撞在马路隔离带上的电线杆上,孔某死亡。孔某夫妇认为,四被告在明知小孔饮酒甚至醉酒情况下驾车可能造成损害后果,却未尽劝诫、提醒并保证其安全等注意义务,从而造成了小孔的死亡,且事故发生后也未采取积极的救助措施,被告的行为虽然不是导致小孔死亡的直接原因,但是却为损害后果的发生创造了条件,理应承担与其过失行为相应当的民事赔偿责任。小孔一直未婚,自己夫妇俩也一直由其照顾和赡养,现二原告年事已高,身
    2023-06-11
    196人看过
  • 跟朋友聚会后,酒驾开车出车祸死亡会有哪方面赔偿
    您好,根据过错承担责任,以下四种情况需要承担责任:一是强迫性劝酒,如故意灌酒,刺激对方喝酒等;二是明知对方不能喝酒,或对方已经明确表示身体不适的情况下仍然劝对方喝酒;三是未将醉酒者送至安全目的地;四是酒后驾车未劝阻。你好,根据《民法典》、《民法典》等法律规定,多数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但如果发生以下情况,则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和人一起喝酒中,如果饮酒出事,有四种情况劝酒者需承担法律责任:1、强迫性劝酒,比如用“不喝不够朋友”等语言刺激对方喝酒,或在对方已喝醉意识不清没有自制力的情况下,仍劝其喝酒的行为;2、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劝其饮酒,比如明知对方身体状况,仍劝其饮酒诱发疾病等;3、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身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4、酒后驾车未劝阻导致发生车祸等损害的。以上就是共同饮
    2023-03-12
    406人看过
  • 男子饮酒过量意外死亡劝酒人赔偿3万余元
    1月10日,家住东风新村的王某和李某一同喝酒,没想到王某却在次日清晨意外离开人世,李某因此拿出3万余元。采访过程中,王某的妻子孙女士哽咽着说:丈夫的死,不能全怪李某,要是他有一点自制力,当初不喝那么多酒,就不会发生这样的事了。回想丈夫王某和李某30多年的友情,孙女士再次流泪。朋友相聚举杯豪饮52岁的王某是我市某公司职员,30年前,他来到该公司时,便和同单位的李某结识。此后,李某和王某的交情越来越深,到了后来以兄弟相称。身患心脏病的王某有一个嗜好,就是闲来无事时,喜欢和朋友喝上几杯。今年1月10日17时许,李某给王某打电话,约他一起去喝酒。受到李某的邀请,王某欣然答应。17时30分左右,王某和李某来到饭店,点了几道菜,又要了两瓶白酒。几度寒暄过后,两瓶白酒已经被王某和李某喝得差不多见底。喝完白酒后,两个人又点了4瓶啤酒。这4瓶啤酒下肚后,王某已经变得神志不清起来。尽管王某已经神志不清,但李某
    2023-06-06
    496人看过
  • 公司聚餐酗酒致死的赔偿标准
    我国的民法典规定,一般来说,公司聚餐喝酒致死的归责主要还是要看死亡的具体原因。如果是因为同桌劝酒过猛,或者同桌没有尽到善良管理人的义务,那是需要负相关责任的。但是如果死者的死亡原因和喝酒没有关系,并且和同桌的行为没有关系,而是其他原因导致的,那么就不需要进行赔偿。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交通事故导致死亡赔偿标准如下:1、死亡赔偿金应该按照当地法院上一年年度城镇居民的纯收入为标准;2、赔偿其丧葬费。一般情况按照当地职工六个月的工资为标准;3、如果死亡者未年满十八岁,那么肇事者,也要对其抚养人进行赔偿;4、交通事故致人死亡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和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对于死亡赔偿款,受害人亲属未起诉请求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分割。《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
    2023-07-01
    75人看过
  • 同事聚会“喝”出人命7名劝酒者共赔2万多
    几位同事喝酒小聚,席间相互劝酒渐渐喝多,没想到有人竟因此丧命。事后,参与者都不愿承认劝酒担责,家属无奈之下把他们一起告上法庭。14日,德州市庆云县法院对这起因聚会劝酒引起的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进行了调解,7名参与饮酒者分别赔偿死者亲属3100元,共计2.17万元。据了解,死者马某与张某等7人均系庆云县某小学教师。2008年12月4日晚上,他们相约在一起聚会饮酒到深夜。酒后,张某陪马某一起回到学校宿舍,一进门马某便躺在床上昏昏欲睡。你感觉怎么样?没事吧?张某关心地问。马某吐着酒气说:没事!于是,张某便到别的房间去看电视了。当张某再回到宿舍时,却发现马某已不省人事,而且床上、地上满是呕吐物。张某拨打120后,赶来的医护人员对马某进行了诊断,发现马某系呕吐物吸入气管窒息昏迷,抢救无效死亡。死者马某的妻子系下岗职工,并且还有老人需要赡养,孩子也正在上学,因而生活十分困难。事件发生后,虽然家属找到几位
    2023-06-06
    444人看过
  • 聚会喝酒后摔伤,劝酒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吗
    共同饮酒或接受宴请喝酒,劝酒人和组织者负有注意义务。如果约他人喝酒并极力劝酒,导致他人身体受到伤害或者死亡,劝酒者或者组织者对该伤害或死亡结果存在过错。当然,醉酒者也应当知道过度饮酒的危害,也应对自身行为负责。各方当事人应当按照一定的过错程度,对醉酒者的人身损害承担责任。依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五条【过错责任原则】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依照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其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相约喝酒,特别是极力劝酒的人对醉酒者负有法定注意义务,至少要保证将醉酒者安置于安全的环境下。比如说将醉酒者送回住处,在其家中无人的状况下,要及时联系其同住成年家属进行看护。如果没有尽到以上合理注意义务,劝酒者或组织者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024-04-11
    80人看过
  • 酒逢知己三瓶亡死者家属向酒友索赔52万
    中国法院网讯酒逢知己千杯少,以酒会友本是人生乐事,张某却因与朋友喝酒导致酒精中毒死亡,日前,张某家属将与张某喝酒的李某诉至法院,要求李某赔偿抢救费、丧葬费、精神抚慰金等共计52万余元。日前,北京市密云县人民法院已受理该案件。原告张某家属诉称,张某与李某因租赁房屋相识,常在一起喝酒。2008年10日15日中午,李某请张某来家中饮酒,三瓶二锅头下肚后,张某倒地不醒。随后李某将张某的手机装起,并将张某拖至家门外,开车扬长而去。直至下午四点半左右,张某家属才从目击者王某处得知张某状况,便紧急呼叫急救车将张某送医治疗。张某经县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后经公安局委托法医鉴定,结论为酒精中毒死亡。原告认为,被告李某明知张某酒量,还故意激其过量饮酒,后见张某醉酒倒地后,不仅将张某手机拿走,还将处于醉酒昏迷状态的张某拖到其家外,锁门后即开车离开。李某故意纵酒并对重度昏迷中的张某不闻不问,是造成张某死亡的直接原因。
    2023-06-07
    96人看过
  • 朋友同车饮酒驾车致人死亡,是否会被定罪?
    朋友一起喝酒开车撞死人会被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重大事故、重伤、死亡或者给公私财产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事故发生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开车撞死人判刑几年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交通肇事罪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是指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2)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3)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
    2023-07-02
    424人看过
  • 男子劝酒被拒连塞3块枣糕致人死亡,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
    一、男子劝酒被拒连塞3块枣糕致人死亡2020年12月,陕西商洛一男子劝酒被拒后,把枣糕强塞客人嘴中致其窒息死亡。近日,当地法院公布了对该男子的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男子劝客人喝酒被拒后,要求其吃枣糕代替喝酒。客人吃到第三块吐出,男子又捡起枣糕强塞进客人嘴里,枣糕进入客人呼吸道致死。事发后,男子与被害人家属达成补偿协议:男子一次性补偿被害人徐某甲家属24万元;被害人家属出具刑事谅解书,不要求追究男子刑事责任。最终男子因犯过失致人死亡罪,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二年,宣告缓刑三年。二、劝酒致人死亡刑事责任劝酒一般不会承担刑事责任,如果同桌喝酒的其他人未尽到相应的照顾义务可能会承担民事赔偿责任。但是,如果明知对方不能喝酒,仍极力劝酒导致对方死亡的,可能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民法典》1165条行为人因过错侵害他人民事权益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刑法》第二百三十三亲过失致人死亡的,处三年以上七年
    2023-03-21
    310人看过
  • 酒友酒驾意外死亡,共饮者应否负赔偿责任?
    生活当中,遇到结婚、生子、升学、升迁、新居落成等喜事或平常的交际往来,我们都喜欢相聚在一起喝酒庆祝或联系感情。近年来,我国相继出现一些为酒后纠纷而对簿公堂的案件,酒友相聚喝酒出现意外死亡,共饮者纷纷被拉上被告席,共饮者应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话题,已遂渐引起了法律界、学术界及民众的关注与思考。【案情】2012年9月23日,梁某南、梁某超等五人与梁某森相约到饭店吃饭喝酒,饭后六人继续到KTV与其他熟人一起喝酒唱歌直至凌晨三、四点。因之前吃饭时梁某南已处于酒醉状态,无法正常驾驶摩托车,其摩托车钥匙暂由被告梁某龙保管。9月24日凌晨,大家陆续散伙回家时,大部分人已基本处于酒醉状态。因梁某南已酒醉,被其他人用汽车送回家。梁某森主动提出由其驾驶梁某南的摩托车回家。9月24日凌晨5时30分,梁某森醉酒驾驶梁某南的摩托车回家时摔倒在路面上,造成梁某森受伤送往医院经医治无效于2012年9月26日16时20分
    2023-06-03
    392人看过
  • 朋友聚会死亡怎么处罚
    法律综合知识
    一、朋友聚会死亡怎么处罚聚会双方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有权利处分自己的权利义务,死者生前作为一个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酒量大小应有清醒的认识,也应充分预见到饮酒过量可能带来的严重危害后果,可在饮酒过程中不能自我控制,疏忽大意,导致饮酒过量死亡。为此,死者应当对过量饮酒给自己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主要民事责任,当然聚会中极力劝酒者这对死者的死亡结果也存在一定的过错的,理应承担相应责任。对于那些喝饮料或不存在劝酒行为的聚会成员(即对死者的死亡不存在过错行为)无须承担民事责任。行为人因自身过错原因造成饮酒死亡,无论发生在饮酒现场,还是在家中死亡,只要同行人尽到了提醒、劝阻、通知家人、照顾、护送义务,同行人是无过错的,不需要进行赔偿。二、喝酒打死人用判死刑吗喝酒打死人用判死刑吗喝酒后很多人的思维都不受控制,平常冷静的脑袋也会无法正常的思考,在冲动或是酒精的作用下,遇到他人调谑等就会用
    2021-10-16
    382人看过
  • 劝酒致人死什么情形下劝酒者要担责
    1、因饮酒诱发疾病、伤残甚至死亡明知醉酒人不能饮酒,在因喝酒的情况下引发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导致伤残、死亡的情况发生;如果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劝酒诱发疾病的,劝酒者无需承担过错责任,但给予公平责任原则也要承担赔偿责任。即劝酒者无论是否知道对方不能喝酒,都应承担责任,只不过前者须承担较大责任。2、强迫性劝酒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如言语要挟对方、强迫灌酒等,对于造成损害结果的,劝酒者应当承担相应赔偿责任。3、酒后驾车、洗澡、剧烈运动未加以劝阻在明知对方酒后驾车而不加以劝阻情况下,一旦发生损害结果,同饮人就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如果已尽到劝阻义务而醉酒人不听劝阻,同饮人则可以减轻或免责。但同饮人知道醉酒人喝多,语无伦次、神志不清情况下,同饮者应劝阻其不要喝酒,在能够进行劝阻时却没有劝阻导致意外发生的,也要承担相应责任。4、未将醉酒者安全送达如果醉酒者已经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神志
    2023-04-18
    245人看过
  • 司机酒驾身亡同饮者赔6万法院:陪酒人应劝阻
    因劝阻不力,导致张某酒后驾车回家途中撞树身亡。为此,张某家人将邀请张某喝酒的杨某告上法院,索要赔偿损失共计70余万元。据悉,房山法院一审判决认定杨某有过错,需赔偿6万元。判决后杨某不服,已经提起上诉。原告诉称,被告杨某是张某的朋友,两人之间经常有业务往来。张某受被告杨某邀约去喝酒,而杨某明明知晓张某是开车前往,却未劝阻张某还放任其喝酒。在聚会结束后,张某驾车离开饭店,杨某也未进行劝阻,导致张某在醉酒的情况下驾车回家,且在路途中撞树死亡。原告认为,杨某对张某的死亡要承担50%的责任,应当赔偿损失共计70余万元。杨某称,张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当对自己的行为有意识和控制的能力,但张某放任自己的行为。我们几个人也对其喝酒进行了劝阻,但是张某却因家庭矛盾欲与我们发泄,因此自己欲借酒消愁,我们也无法阻止。杨某说,后来见张某意识清醒,尽管对其进行了劝阻,但张某仍坚持自己开车回家。杨某认为,其对张
    2023-06-08
    252人看过
  • 新年朋友来聚会启酒不慎手划伤
    2006年2月3日,海林市江头村消费者胡某和为新年宴请朋友,来到海林市某酒店就餐。在就餐时,他们在开启白酒时造成两人被白酒酒瓶里的玻璃毛茬划伤,消费者胡某和带朋友到就近的医院就诊。致使新年的聚会不欢而散,给消费者胡某和的心理、身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当即消费者就与白酒的生产厂家取得联系,要求厂家对此事进行处理,要求厂家赔偿医药费120元、精神损失费1万元。可是没想到厂家不但不同意胡先生的赔偿要求态度还非常蛮横,消费者气愤之余决定投诉到海林市消协,希望能为自己讨回个公道。消协在受理投诉后立即展开调查,对划伤消费者的白酒瓶进行查看,发现此白酒瓶的瓶嘴上确实有参差不齐的毛茬,如果开启酒瓶的人不注意很容易被划伤。这说明此白酒瓶在出厂时没有经过检验人员的严格检查,白酒厂在工作中存在失误,白酒厂的领导在消协工作人员的耐心工作下也意识到这一点,并当场向消费者道歉。最后,消协工作人员本着实事求是、依法办事
    2023-06-07
    34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朋友醉酒死亡,劝酒人应该赔偿吗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5
      朋友醉酒死亡,劝酒人有强行劝酒,或明知对方有疾病不宜饮酒仍劝酒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 未成年人被劝喝酒死亡了怎么办?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5
      尸体还在吗应该做尸解明确死因,如死亡与过量饮酒直接相关,而劝酒的人又是成年人,那么对方一定要承担责任;但要是存在其它问题就要具体分析了
    • 宴会的朋友酒后死亡能赔偿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1-04
      看有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和救护之责,在日常生活中。因醉酒而死者,自己首先应该承担主要责任,因为酒量的大小只有自己知道,人家客气一般性的劝喝酒属于人之常情,但如果劝酒者出现强迫性劝酒将视为逼酒,赔偿责任就由劝酒者承担。
    • 一个人因为强行劝别人喝酒导致劝酒死亡,劝酒判几年
      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28
      六种行要酒发损害承担律责任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种强迫性劝酒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种要劝饮酒者发任何都要承担相应律责任 第二种明知饮酒者能喝酒或身体适仍劝其饮酒种要饮酒诱发疾病及酒驾车肇事等承担律责任 第三种共同饮酒任酒友驾车离种情况发交通事故同饮者仅要共同饮酒伙伴承担责任要事故受害相承量相应责任 第四种共同饮酒未醉酒者安全护送饮酒者已失或即失自控制自能力神志清支配自行酒友没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家事共同
    • 朋友聚会喝酒死亡责任该怎么划分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
      聚会喝酒死亡的责任认定,一般情况下应由发生人身损害的饮酒人自负损失。 但是共同饮酒人如果发生强迫性劝酒、恶意劝酒、灌酒以及未能保证喝酒者安全的,那么共同饮酒人也应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二条?【分别侵权承担按份责任】二人以上分别实施侵权行为造成同一损害,能够确定责任大小的,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难以确定责任大小的,平均承担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