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权力简述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7-06 19:00:28 452 人看过

消费者的权利有:

(1)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2)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3)选择权。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4)公平交易权。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得到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5)求偿权。消费者因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受到人身、财产损害时,享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结社权。消费者享有依法成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社会团体的权利。

(7)获取知识权。消费者享有获得有关消费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的知识的权利。

(8)受尊重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

(9)监督权。消费者享有对商品和服务以及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进行监督的权利。有权检举、控告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和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保护消费者利益工作中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权对保护消费者权益工作提出批评、建议。

平等的价值取向与消费者权利的正义现

对于法律主体而言,不同的社会关系当然会产生不同的权利义务内容,自然也就享有各种各样的权利。在消费者权利的概念被提出之前,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作为普通的民事主体,在交易的过程中,法律赋予他们平等的权利,并且要求他们履行相应的义务,其法律地位的平等性显而易见。但是,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打破了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地位平等的状态,与生产者、经营者相比,消费者的弱者地位日渐凸显。法律通过赋予消费者权利,同时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自由,保护了交易过程中的弱者,努力实现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法律地位上的平等。在协调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的自由与平等的关系的过程中,法律体现了其对平等的正义的追求。正义之所以需要,正是因为有冲突的利益存在,没有利益的冲突,就没有正义的需要。(P576)当消费者作为一个法律主体得到认可之后,其和生产者、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要求以正义作为标准对二者之间的利益进行平衡。

(一)自由的正义观与平等的正义观

虽然古往今来,人们一直在谈论正义,追求正义,但是对正义的理解却始终难以形成一致的意见。正如博登海默所言:正义有着一张普洛透斯似的脸,变幻无常、随时可呈不同形状,并具有极不同的面貌。当我们仔细查看这张脸并试图解开隐藏其表面之后的秘密时,我们往往会深感迷惑。在分析正义的内涵时,学者们形成了不同的正义观,但基本都是围绕平等与自由的关系展开探讨的。

一些学者认为,正义所体现出来的最高价值应该是自由。例如,凯尔森认为正义是自由的正义、和平的正义、民主的正义——宽容的正义。(P577)诺锡克提出的资格正义论则强调自由,主张一切社会资源都应由个人自由获得与转让,实质上反映了自由市场经济的正义观。(P594)英国哲学家和社会学家赫伯特斯宾塞认为,同正义观念相联系的最高价值并不是平等,而是自由。每十个人都有权利事有任何他能从其本性与能力中得到的利益。每个人都应当被允许维护自己的权利、获得财产、从事一项他本人所选择的事业或职业、自由迁徙并毫无拘束地表达他的思想和宗教情感。对上述权利和自由的行使,唯一的限制就是每个人都必须意识到并尊重其他人所进行的不可妨碍的活动,因为其他人也都享有同样的自由主张权。每个人的自由应当只受限于所有人都平等享有的自由。斯宾塞将上述正义观归纳成了这样一个经典公式,每个人都可以自由地予他所想干的事,但这是以他没有侵犯任何其他人所享有的相同的自由为条件的。(P254-255)

另外一些学者认为正义的核心内涵是平等。例如,亚里士多德在对古希腊传统的正义观进行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地提出了自己的平等的正义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的也就是守法的和平等的;不公正的也就是违法的和不平等的。(P128-129)亚里士多德进一步将正义分为三种形态:分配正义、矫正正义和交换正义。分配正义表现于荣誉、钱物或其他可析分的共同财富的分配上(这些东西一个人可能分到同等的或不同等的一份)的公正,矫正正义是在私人交易中起矫正作用的公正。(P134)交换正义则体现为不折不扣的回报。(P141)而无论哪一种正义形态,其体现出来的都是适度和比例的平等。佩雷尔曼通过分析思想史上最流行的六种正义概念(即对每个人同样对待,对每个人根据优点对待,对每个人根据工作对待,对每个人根据需要对待,对每个人根据身份对待,对每个人根据法定权利对待)总结出形式正义的概念,试图澄清学者们对正义认识与界定的混乱局面。他认为,对每个人来说,正义总是意味着某种平等。形式正义,笼统地说,就是要求以同一方式对待人,正义就是同等待人。(P583)佩雷尔曼提出的形式正义的概念是从平等角度出发来认识正义的内涵的。罗尔斯提出的社会正义理论中的两个原则也主要是从平等的角度出发对正义进行的界定。罗尔斯提出的正义的第一个原则是:每个人对与其他人所拥有的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第二个原则是: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应这样安排,使它们(1)被合理地期望适合于每一个人的利益;并且

(2)依系于地位和职务向所有人开放。(P60-61)

(二)消费者权利与平等的正义现

无论人们对于正义的认识存在多么大的分歧,作为法律的基本价值追求之一,正义是人们评价法律制度是否正当合理的主要标准。正如罗尔斯所言:正义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的基本结构,或更准确地说,是社会主要制度分配基本权利和义务,决定由社会合作产生的利益之划分的方式。(P7)法律在协调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的利益冲突的过程中,基于消费者的弱者地位,确认了消费者权利,要求经营者承担相应的义务,其实质恰恰是体现了对正义中平等价值的追求。如前文所述,消费者在与经营者交易的过程中,从表面上看是平等的市场主体,但是由于消费者在经济实力、获取交易信息以及获得救济等方面均处于弱势地位,所以这种形式上的平等实际上掩盖了实质上的不平等。为了正这种实质上的不平等,法律赋予消费者权利,进行了相应的法律制度的创新。消费者权利保护法律制度在消费者和经营者之间进行权利和义务分配的实质是对双方的权利义务做出差别安排,而这种差别安排体现了对消费者的特殊保护,这种特殊保护意在改善在交易中处于不利地位的消费者的状况,反映了法律对弱者的一种特别关注。这种差别安排符合罗尔斯正义理论中的第二个原则。法律对消费者权利的认可以及相关消费者保护制度的建立,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产者、经营者的经营自由,力图纠正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之间实质上的不平等导致消费者在日常消费活动中交易自由名存实亡,沦为生产者、经营者支配的对象。消费者交易自由的丧失势必对满足其基本生活需要造成不利影响,从而侵害消费者的生存利益。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自由,虽然会对其经济利益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但是生存利益与经济利益相比,孰轻孰重,毋庸赘述。为了保障消费者的交易自由,需要赋予消费者特别的权利,适度限制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经营自由,而这种限制具有其合理性。人类之所以有理有权可以各别地或者集体地对其中任何分子的行动自由进行干涉,唯一的目的只是自我防卫。这就是说,对于文明群体中的任一成员,所以能够施用一种权力以反其意志而不失为正当,唯一的目的只是要防止对他人的危害。若说为了那人自己的好处,不论是物质上的或者是精神上的好处,那不成为充足的理由。(P10)在存在着不平等的现实情况下,法律确认了消费者权利,这种确认是通过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生产者、经营者的自由来实现的。为了实现平等,保障消费者的交易自由而限制生产者、经营者的自由,正义中所蕴含的平等与自由的价值追求因此在消费者权利中实现了辩证的统一。

正义的作用都具有保守的一面和革新的一面,正义的作用是二重的:一方面通过假定每一个人都得益于社会的稳定而试图保持事物的原状,尽管社会秩序中存在着弊端;另一方面则试图消除弊端,对权利进行再分配,以便使社会更合理。(P573)恰恰是正义的革新作用导致消费者法律主体地位的确立和消费者权利的提出,使权利和义务在消费者和生产者、经营者之间重新进行了分配。平等的正义在消费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指导功能。

注释:

[1]详细内容可以参见张严方:《消费者保护法研究》,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35-43页。

[2]关于日本消费者保护运动的发展过程参见大村敦志:《消费者法》,有斐阁1998年版,第6-7页。

[3]大村敦志。消费者法.东京:有斐阁,

1998、

[4]朱柏松。消费者保护法论:增订版.台北: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

1999、

[5]信息不对称理论是信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指信息在相互对应的经济主体之间呈现不均匀的分布状态,即一方主体掌握的信息多于另一方主体。传统的西方经济学认为完全竞争的市场应该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1、所有的交易都发生在市场上,有众多的买主和卖主;

2、没有任何一个市场主体可以独立地操纵市场价格;

3、买卖双方都可以掌握充分的信息;

4、所有的生产资源都为私人所有。完全竞争的市场机制能够使资源配置达到最有效率的状态。然而实际的经济生活不可能存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状态,交易双方的信息不对称几乎存在于所有市场当中,在消费者与生产者、经营者进行交易的过程中也不例外。

[6]通常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状态下,交易的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及对方信息缺乏的特点而使对方不利,从而使市场交易的过程偏离信息缺乏者的愿望。

[7]1970年,阿克洛夫发表了题为《柠檬市场》的著名论文,在该文中,他引入了信息经济学研究中的一个著名模型——柠檬市场模型(柠檬在美国俚语中表示次品)。他指出,在二手车市场中,通常卖方对交易的汽车掌握着多于买方的信息,并且会尽可能隐瞒负面信息。由于条件的限制,买方无法了解到更多的关于交易汽车的真实情况,于是就出现了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结果,质量好与质量差的二手车出现在同一个交易市场中,买方难以完全信任卖方所提供的信息,试图通过压低价格来规避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于是,质量高的旧车主不愿出售其汽车,结果就只有质量低的旧车留在了交易市场上。

[8]张文显。法哲学范畴研究:修订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9]王利明。消费者的概念及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调整范围.政治与法律,

2002、(2)。

[10]如《上海市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1991年12月9日修正)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条例所称的消费者,是指为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其权益受国家法律、法规和本条例的保护。《黑龙江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1995年12月15日颁布)第二条第一款规定:本条例所称的消费者,是指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和单位。其他的如《湖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贵州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海南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等。

[11]关于此部分内容的论述可参见董文军:《论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惩罚性赔偿》,《当代法学》206年第2期。

[12]A.J.M.米尔恩。人的权利与人的多样性——人权哲学.夏勇,张志铭译。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1995、

[13]卡雷尔瓦萨克。人权的不同类型.张丽萍,程春明译。郑永流。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丛:第四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1、

[14]张文显。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6、

[15]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邓正来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16]亚里士多德认为,公正是行不公正与受不公正的对待之间的适度。公正是公正的人在选择做公正的事时所表现出来的品质。一个人要是在自己和他人之间进行分配时不使自己得的过多,使别人得的过少,或不使自己受损害过小,使别人受损害过大,而是达到比例的平等;要是在两个其他人的分配上也是这样做,他表现出的品质也就是公正。参见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商务印书馆2003年版,第146页。

[17]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克伦理学.廖申白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3、

[18]约翰罗尔斯。正义论.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8、

[19]约翰密尔。论自由.程崇华译。北京:商务印书馆,

1959、

原载于《法制与社会发展》2007年第2期。

董文军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

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要求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

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不同情况,要求经营者提供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有关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九条

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

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07:3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消费者相关文章
  • 消费者运动概述
    消费者运动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者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自发的或者有组织的以争取社会公正、保护自己合法利益、改善其生活地位等为目的同损害消费者利益行为进行斗争的一种社会运动。消费者运动始于19世纪英国,然后迅速波及西欧和北美。到20世纪,已成为消费者运动的世纪。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已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涉及到千家万户,每个人的利益都与之息息相关,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其本身已发展成为了具有全球影响的社会运动。消费者状况的改善已成为衡量一个现代文明社会发展进程的标志。消费者运动在我国的兴起与发展的历史很短,从第一个消费者组织的建立至今也不过二十年的历史,然而发展速度很快。中国消费者协会成立至今的2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消费者协会地位和作用经历了巨大的变化,消费者保护也已经发展成为影响深远的社会运动。从中国消费者运动
    2023-06-07
    141人看过
  •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概述
    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现状?(一)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在维护消费者权益方面的自身缺陷和不足?1993年10月31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以及以后通过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在维护消费者权益,解决消费者权益纠纷,打击侵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和提高消费者维权意识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存在的问题也逐渐显现出来。?首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规定了消费者有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求偿权等九项权利,但由于社会的发展,此九项权利的范围已日渐狭窄,越来越难以满足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需求,比如在消费领域经营者为了追求自己的经济利益未经消费者允许,擅自泄露消费者个人隐私的现象屡见不鲜,消费者的个人隐私权受到越来越大的挑战,因此有必要扩大消费者权利的范围,使其权利得到更好的保护。?其次,《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经营者的义务、责任规定则过于原则化,不易操作,所以有必要进一步明确
    2023-06-07
    416人看过
  • 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概述
    根据商品或者服务的具体形态的不同情况,对有些商品的各类信息情况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而对于另一些商品和服务其应当披露的信息则可能超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第二款所规定的范围,其具体内容应当依据不同商品或者服务具体分析权衡决定。总之,凡是消费者在选购、使用商品或服务过程中与正确的判断、选择、使用等有直接联系的信息,消费者都应有权了解。具体说来,消费者知情权的内容大致分为以下三个方面:(1)关于商品或者服务的基本情况,包括商品名称、商标、产地、生产者名称、生产日期等。对于某些商品来说,其生产于何地是很重要的。例如,如果你购买中药材当然希望要那些地道的商品,这就不能不注意产地,其他商品也是如此。此外对于生产者的名称也要注意,特别是名牌产品其厂家往往也是固定的。另外,如果商品上未注明厂家名称,一旦发生质量问题就难以向厂家索赔。(2)有关技术状况的表示,包括商品用途、性能、规格、等级、所含成分、有效
    2023-06-07
    224人看过
  • 简述债的消灭
    债权人
    债的消灭,又称为债的终止,是指债的关系当事人双方间的权利义务于客观上已不复存在。债的消灭有以下含义:1.债的消灭是债的关系不再存在。债的消灭与债的效力的停止或减弱不同。债的效力的停止或阻止,是因债务人行使抗辩权百拒绝债权人的履行请求,从而使债权的效力受阻止或停止。债的效力减弱,是指债权人不能行使给付请求权百傪受领合债务人的给付。而债的消灭,则是债的关系消灭,再也谈不上债的效力。2.债的消灭是指客观上不复存在。债的消灭与变更不同。变更包括主体变更与客体、内容的变更。债的主体的变更炙债的移转,债的关系未消灭,仅是存在于新的主体之间而已。尽管从原主角度说,可为债的丧失,但从客观上说,债仍未失其仙一性而存在于普后的主体之间。债的内容或客体变更,仅是债的内容或客体变动,债权债务关系仍然存在,并未消灭。债是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有期限性的权利,性质上不能永久存在。因为债权人设定债的目的是为
    2023-04-23
    193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简介
    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如果自身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可以向销售者要求相应的赔偿。出卖人赔偿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出卖人有权向生产者追加赔偿。如果消费者是因为商品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生产者要求相应的赔偿。消费者在接受服务过程中,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服务提供者要求赔偿。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山西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于1996年12月3日审议通过了《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现予公布,自1997年1月1日起实施。同时,废止1990年7月19日山西省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条例》。山西省消费者权益保护条例(1996年12月3日山西省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第一条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
    2023-07-01
    315人看过
  • 消费者保护法概述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规范公民消费权益保护过程中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一般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指1993年10月31日颁布、1994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的颁布实施,是我国首次以立法形式充分承认消费者权利。这对于保护消费者权益,规范经营者行为,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特点。该法共列出9项消费者权益,显示出较高的保护水平。特别强调经营者的义务。首先,规定经营者和消费者应当遵循自愿、平等、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其次,经营者对特定消费者和公众的义务在专门一章中作了规定。鼓励和动员全社会承担起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责任,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重视对消费者的群体保护,在专门章节中规定消费者组织的法律地位。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条、第三条、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可以从
    2023-05-31
    326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消费者
    相关咨询
    • 简述消费者维权的五种方式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4-15
      消费者维权的五种方式如下: 一、协商和解。 二、投诉调解。消费者与经营者之间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后,请求消保委调解,即由第三方对争议双方当事人进行说服劝导、沟通调和,以促成双方达成解决纠纷。 三、行政申诉。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权益争议后,可请求有关行政部门解决争议,它具有高效、快捷、力度强等特点。 四、提请仲裁。双方当事人达成协议,自愿将争议提交仲裁机构调解并作出判断或裁决。 五、提起诉讼。消费者因其
    • 简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2-28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范围是: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而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该法保护;经营者为消费者提供其生产、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服务。
    • 简述消费者保护法有哪些特征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
      1、消费者保护法以为特定保护对象消费者保护法给予消费以特别保护,对生产经营规定了许多限制,这是消费者保护法最根本的特征,也是消费者保护法区别于其他法律,法规的标志。凡以消费者权益作为保护对象的立法均可归入消费者保护法的范畴。消费者保护法所保护的消费者权益包括两种:一是人身利益,即消费者对其生命、健康、名誉、安全等不受经营者非法侵害的权利;二是财产权利,即消费者所享有的财产在交易过程中不受非法侵害的
    • 简述欺诈消费者行为的法律责任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1-03
      1、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不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要求; 2、销售失效、变质的商品; 3、销售伪造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篡改生产日期的商品; 4、销售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的商品; 5、销售的商品或者提供的服务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 6、销售伪造或者冒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的商品; 7、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 8
    • 简述公司权利能力的限制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07
      法律对公司的权利能力的限制如下: 1、关于经营范围的限制。经营范围是国家对企业进行宏观管理和指导的重要内容之一,公司的权利能力首先受到其经营范围的限制。 公司只能按登记的经营范围展开经营活动。 2、转投资的限制。公司可以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并以该出资额为限对所投资公司承担责任。 但除国务院规定的投资公司和控股公司之外,公司向其他有限责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投资所累计的出资额不得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