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造谣落水者拘留多少天判刑?
被拘留了多久才会被判刑是不确定的,被拘留不一定会被判刑,但刑事拘留的时间最长是37天。
《刑事诉讼法》
第九十一条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
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十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七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二、被刑事拘留一定会被判刑吗?
被刑事拘留不一定会被判刑,刑事拘留的对象是犯罪嫌疑人,刑事案件中嫌疑人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安机关可以刑事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三)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犯罪证据的;
(四)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五)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六)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七)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三、刑事拘留后侦查人员需要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四、刑事拘留后的程序是什么?
刑事拘留之后,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刑事诉讼分为侦查、起诉、审判三个阶段。分别由公安、检察、法院主导。刑事拘留属于侦查阶段,拘留的期限最长37天。期满后,相关机关将根据情况决定采取何种强制措施,比如逮捕、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规定: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符合本法第七十九条、第八十条第四项、第五项规定情形,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条 逮捕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必须经过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人民法院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
造谣传谣行为能拘留多少天
456人看过
-
如果在微博造谣拘留多少天?
108人看过
-
造谣交通违法拘留多久判刑
271人看过
-
根据规定造谣者被判刑多少年?
384人看过
-
造谣3人被拘留几天
461人看过
-
造谣公安行政拘留几天
113人看过
-
造谣拘留吗拘留几天怎么判刑拘留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06需要根据犯罪情节确定,如果涉案人员已经被刑事拘留,那么近亲属应尽快当面咨询律师,由律师携委托手续会见涉案人员,了解案情后到侦查机关、检察机关等阅卷,掌握侦查机关所掌握的证据情况,了解检察机关的起诉意见等信息。对于犯罪嫌疑人的刑罚,需要根据会见、阅卷、与办案人员沟通后的结论来进行预估。在全面了解案情后,确定辩护方向,选择进行无罪辩护或罪轻辩护从而让犯罪嫌疑人摆脱刑罚或取得从轻、减轻刑罚的成果。
-
拘留多少天能判刑?刑拘多少天能判刑?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2希望能帮到你!儿童是弱势群体,在社会上很容易受到不法侵害。那么虐待小孩拘留几天,对于虐待儿童的行为会被认定为虐待罪。我国刑法 第二百六十条关于虐待罪的规定是:虐待家庭成员,情节恶劣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被害人重伤、死亡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款罪,告诉的才处理。至于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在司法实践中,一般主要从主观故意上区别虐待罪与故意伤害罪的界限。如
-
如果造谣行政拘留几天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7-11利用网络谣言诽谤他人,只要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损害他人人格、名誉的行为,就属于违法,要予以治安处罚。没有次数的限制规定。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五千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五百次以上的,构成犯罪,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
-
-
呈人问者吐口水要拘留多少天浙江在线咨询 2023-02-02向他人脸上吐口水犯法,侵犯了对方的人格权,涉嫌构成侮辱罪。没有对对方造成身体上的伤害,在法律上构不成犯罪,对方的行为属于道德约束的范围。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只有情节严重的侮辱行为才构成本罪。 不构成侮辱罪的,可以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