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十一条的规定,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处理,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监护人之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被监护人住所的居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村民委员会临时监护人。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指定监护人的责任。
监护人的确定是怎样的,监护人的监护职责有什么呢
对未成年人确定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的确定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1、未成年人的父母是他们的监护人。
2、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有监护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或者与未成年人关系密切的、愿意承担监护责任,又经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其他亲属和朋友作为监护人。
3、若无上述法定监护人的,由未成年人的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担任监护人。
1、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益
2、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
3、代理进行民事活动和民事诉讼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依据本条第一款规定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无人保护状态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法律规定的有关组织或者民政部门担任临时监护人。
监护人被指定后,不得擅自变更;擅自变更的,不免除被指定的监护人的责任。
-
争议如何解决:监护人指定方法
316人看过
-
未成年人监护权争议的解决方法
366人看过
-
残疾人亲属争夺监护人的解决方法
88人看过
-
监护争议解决程序,监护人的职责
374人看过
-
解决监护人反对的方法
484人看过
-
指定监护、临时监护和被监护人争议解决程序
326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监护人抚养权争议解决:法院是否可拘留一方?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17在此类事件发生时,通常不会导致个人被拘留。如果在婚姻关系结束时,双方就子女抚养权达成协议,即由另一方实际承担子女的抚养责任,那么该协议本身并没有问题。 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条约本身,而在于其实际执行过程中的行为是否符合协议的精神实质。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名义上孩子的抚养权仍属于男方,但实际上这个角色是由女方实际承担,并且为了尽可能地为子女创造积极成长环境,子女与母亲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固的关系网。在这种情
-
法定监护人有争议要如何解决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231、对担任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未成年人父、母的所在单位或者未成年人住所地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2、对担任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有争议的,由精神病人的所在单位或者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在近亲属中指定。
-
监护争议解决程序是怎么规定的辽宁在线咨询 2023-09-02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3、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益处于
-
《民法典》中对监护争议解决程序的规定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31、对监护人的确定有争议的,由被监护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指定监护人,有关当事人对指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2、有关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指定监护人。 3、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民政部门或者人民法院应当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在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中指定监护人。 4、指定监护人前,被监护人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以及其他合法权
-
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怎么解决?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05工伤职工被鉴定为1-4级享有的伤残待遇:《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一级伤残为24个月的本人工资,二级伤残为22个月的本人工资,三级伤残为20个月的本人工资,四级伤残为18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伤残津贴,标准为:一级伤残为本人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