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不服从管理人员管理拒不佩戴口罩;或者低中高风险地区的居民外出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管理不戴口罩。首先承担民事责任,单位和个人违反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其次承担行政责任。拒不配合管理人员的劝导配戴口罩的,涉嫌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最后承担刑事责任。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拒绝执行卫生防疫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引起新冠病毒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定罪处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律师补充:
若乱扔的口罩、防护服等医疗防护用品是包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严重污染环境的,按《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污染环境罪定罪处罚。故意传播新冠肺炎病原体,危害公共安全的,按照《刑法》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在疫情防控期间,市民外出至公共场所需戴口罩,既是道德义务,也是法律义务。公民拒绝在公共场所佩戴口罩的行为,属于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民警有权执法。
【法律依据】
《刑法》
第三百三十条【妨害传染病防治罪】违反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引起甲类传染病以及依法确定采取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传染病传播或者有传播严重危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供水单位供应的饮用水不符合国家规定的卫生标准的;
(二)拒绝按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提出的卫生要求,对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污水、污物、场所和物品进行消毒处理的;
(三)准许或者纵容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从事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禁止从事的易使该传染病扩散的工作的;
(四)出售、运输疫区中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或者可能被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物品,未进行消毒处理的;
(五)拒绝执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依照传染病防治法提出的预防、控制措施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甲类传染病的范围,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国务院有关规定确定。
-
个人在出入境和乘坐交通工具时逃避检疫需承担哪种法律责任
293人看过
-
疫情防控期间,出门不戴口罩,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245人看过
-
打着防疫的旗号,就能为所欲为吗?不戴口罩会承担法律责任吗?
387人看过
-
不戴口罩的处罚法律依据
445人看过
-
公共场所未佩戴口罩将面临何种处罚?
451人看过
-
伪劣口罩制售者应该承担何种责任?
286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乘坐公交车出事故责任由谁承担天津在线咨询 2023-05-26坐公交车发生事故谁负责 坐公交车发生事故由事故的责任人承担责任,一般是由保险公司赔偿,超出限额的,由责任人赔偿。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
-
公共交通工具受伤受伤,责任承担西藏在线咨询 2021-11-06公共交通事故由事故责任方和保险公司赔偿。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被保险人以外受害人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的,保险公司应当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内依法予以赔偿。但是,除非受害者故意造成交通事故。
-
-
交通事故免费乘客乘坐安全交通工具责任如何划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4-07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赔偿权利人向出租车的单位或个人追偿交强险限额之外的赔偿责任的,法院应予支持。最高法发布《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 《意见》对出租车交通事故、免费搭车出现事故的赔偿责任,进行了明确。 《意见》规定,出租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赔偿权利人请求经营出租车的单位或个人对超出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之外的损害
-
不戴口罩在公共场所怎么样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6疫情期间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可能会有以下后果: 1、疫情期间在公共场所不戴口罩,拒不执行人民政府在紧急状态情况下依法发布的决定、命令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 2、属于情节严重情形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承担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