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的限制性检验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5-07 19:04:14 145 人看过

什么是工伤认定的时效检验

工伤认定申请时效是工伤发生后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根据工伤保险的规定,工伤发生后,用人单位可以在一个月内申请工伤认定,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如果雇主不申请,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可以在一年内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认定申请主要是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交申请材料的过程安全局。申请工伤鉴定,一般需要提交《工伤鉴定申请表》、《劳动关系证明》、《诊断证明》。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有些领域要求提交证人证言。张倩律师认为这是违法的。详见“申请工伤认定不需要提交证人证言”一文,申请工伤认定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应当受理申请,并向用人单位送达证明通知书,进行调查,在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可以在十五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诊断或者鉴定职业病的,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通知之日起6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或者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复议工伤认定,或者在三个月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期限和程序,向社会保险行政管理部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确定员工的伤亡是否属于工伤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1:5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证人证言相关文章
  • 收货人检验货物有什么期限限制
    收货人提货时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检验货物。依据《民法典》第八百三十一条收货人提货时应当按照约定的期限检验货物。对检验货物的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依据本法第五百一十条的规定仍不能确定的,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检验货物。收货人在约定的期限或者合理期限内对货物的数量、毁损等未提出异议的,视为承运人已经按照运输单证的记载交付的初步证据。对于收货人的检验时间,如果运输合同对检验时间有约定的,收货人应当在约定的期限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如果对检验货物的时间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收货人应当在合理的期限内检验货物。这里的“合理的期限”是一个弹性的规定,应当视实际情况确定具体的时间。对于货物的数量、较易发现的货物的毁损,收货人应当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检验。例如,如果货物是易腐烂变质的东西,则收货人就应当在极短的时间内对货物进行检验。如果货物的毁损不是立即就能发现的,则收货人对货物进行检验的时间就会长一些。
    2023-06-14
    286人看过
  • 工伤事故处理的限制性规定
    工伤事故处理的时间限制根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工伤事故的处理不允许拖延时间,必须在一定时间(一般在3个月)内结案。如果遇到特殊情况,调查有困难的,最长也不得超过半年时间。而且对工伤事故的结案和处理,一律应予以公布。工伤事故调查和处理的原则(1)企业应严肃认真地调查和分析事故,找出事故原因,查明责任,确定改进措施,并指定专人限期贯彻执行。(2)对一般事故或性质恶劣的小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两天内,查明责任,找出原因,提出防范措施,对事故责任者提出。
    2023-06-14
    422人看过
  • 工伤认定标准是什么?工伤认定时限是多久?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等等。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受理的事实清楚、权利义务明确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15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多久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如下:1、工作中发生事故后,单位应当在30日内申请工伤认定,超过30天不超过1年的单位也可以申请,但工伤认定前的费用由单位承担;2、单位不为职工申请认定,职工或近亲属可在一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认定,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法律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
    2023-07-11
    382人看过
  • 工伤认定是否属于强制性规范
    工伤认定是需要用人单位或工伤职工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的,并不是强制性规范。是否属于工伤需要根据是否属于工伤,需根据受伤的时间、地点、原因确定。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一、职工工伤劳动能力鉴定所需材料1、按要求用碳素笔填交《XX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表》(表1)一份(附近期一寸彩照2张);2、工伤职工有效身份证明材料、
    2023-04-03
    431人看过
  • 工伤关联性鉴定与工伤认定书的关系是什么
    工伤关联性鉴定,是指工伤职工遭受事故伤害之后,治疗工伤期间出现的疾病,或者工伤职工死亡是否有工伤导致的鉴定活动,正确的说法是疾病(死亡)与工伤关联性鉴定。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工伤认定中不对关联疾病进行鉴定,只是对职工遭受事故伤害是否工伤作出决定。若是对于事故伤害所产生的疾病伤情,一定要向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与工伤的关联性确认,一旦确认存在关联性,疾病直接纳入工伤处理。这样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最大限度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一、第三人故意伤害是工伤吗?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原因造成了对人身的侵害,为了鉴定该侵害的主体而对过程进行的定性的行为。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
    2023-06-23
    290人看过
  • 工程转包的检验/认定标准
    《建筑法》规定,分包的定义是指承包人承包建设项目后,不履行合同约定的责任和义务,将其承包的所有建设项目转让给他人或者肢解其承包的所有项目,然后以分包的名义分别转让给他人承包的行为。因此,分包必须具备以下两个要素:(1)首先,分包人和分包人必须是两个没有隶属关系的独立法人或其他组织或个人。如上述所谓分包,是指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建设项目直接或变相转让给第三人,也就是说,分包人必须是第三人,而不是分包人的分公司或内部机构;笔者认为,承包人将其承包的建设项目转让给其分公司或内部机构的行为属于承包人的内部分工,即经营策略的范畴。(2)其次,承包人必须将所有建设项目任务转让给第三人。建筑工程转包是违法吗建筑工程转包是违法的。建筑工程转包是指承包人在承包工程后将工程建设任务转让给第三人,转让人退出承包关系,受让人成为承包合同的另一方当事人的行为。承包单位不得将其承包的全部建筑工程转包给他人,不得将其承包的
    2023-08-06
    240人看过
  • 工伤赔偿申请是否受认定期限的限制?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交通事故赔偿出来后还能申请工伤赔偿吗劳动者在收到交通事故赔偿款后虽在收条上写明赔偿问题以及工伤争议全部解决,但由于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承担工伤赔偿责任是其法定义务,是国家对用人单位的强制性要求,劳动者自愿放弃工伤赔偿的承诺不具有法律效力,故不能免除用人单位的工伤赔偿责任。《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
    2023-07-02
    84人看过
  • 工伤认定条件及限制是如何规定的?
    一、工伤认定条件是什么(1)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这里的“工作时间”是指法律规定或者单位要求职工工作的时间。“工作场所”是指职工日常工作所在的场所,以及领导临时指派其所从事工作的场所。“事故伤害”是指职工在工作过程发生的人身伤害或者急性中毒等事故。(2)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所谓“预备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前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准备工作,诸如运输、备料、准备工具等。所谓“收尾性工作”,是指在工作后的一段合理时间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收尾工作,诸如清理、安全储存、收拾工具和衣物等。(3)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指职工因履行工作职责,使某些人的不合理的或违法的目的没有达到,这些人出于报复对该职工进行的暴力人身
    2023-04-28
    142人看过
  • 职工工伤认定标准的制定依据是什么?
    首先,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四)患职业病的;(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其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职工有前款第(一)项、第(二)项情形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三)项情形的,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
    2023-07-12
    417人看过
  •  近几年的工伤认定界限是什么?
    工伤认定界限主要涉及:日常生产、工作;紧急情况下的临时指定工作;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生产工作环境中的职业病;生产工作中的意外伤害;履行职责的伤害;抢救、救灾、救人活动;旧伤复发;公、战伤残军人;公外出期间的工作事故等。工伤是指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遭受伤害。其认定界限:(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6)从事抢救、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
    2023-10-27
    468人看过
  • 买受人不在检验期限检验标的物的后果是什么
    1、买受人应当在检验期间内将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的情形通知出卖人,否则视为符合约定。2、买受人在收到标的物后,有检验标的物数量或者质量是否符合约定的义务。这就要求交易活动中的买受人在签订合同时应当注意对检验期间的相关约定,应尽量保证自己在收到货物后有相对充分的时间对货物进行检验。在发现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应在检验期间内及时通知出卖人。怠于通知的,将承担不利后果:即视为出卖人交付的标的物的数量或者质量符合双方的约定。3、对检验期间无约定的,买受人履行通知义务的合理期间的确定,可以综合当事人之间的交易性质、交易目的、交易方式、交易习惯、标的物的种类、数量、性质、安装和使用情况、瑕疵的性质、买受人应尽的合理注意义务、检验方法和难易程度、买受人或者检验人所处的具体环境、自身技能以及其他合理因素,依据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判断。一、买受人在检验期间发现标的物数量或质量不符合约定时应
    2023-04-05
    90人看过
  • 工伤认定什么时候做最好,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是怎样的
    工伤认定在伤情稳定,治疗已终结的时候做最好,工伤鉴定一般在两个月内就可以得到结果。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是属于具体行政行为和行政确认行为,须要申请的行政行为等。一、工伤认定什么时候做最好工伤认定在伤情稳定,治疗已终结的时候做最好。按规定,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都可以申请伤残鉴定。申请工伤鉴定时,申请人要到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进行伤残鉴定。但在申请伤残鉴定前,要先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一般只有在被认定为工伤的,才可以进行工伤的伤残认定。二、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是怎样的工伤认定的性质特点是:1.属于具体行政行为;2.属于行政确认行为。确认的结果有四种:是工伤,非工伤,视同工伤,不视同工伤;3.属于须申请的行政行为。不申请,不认定是工伤认定程序的特点;4.单位、职工或其近亲属一方对工伤认定结论不服的,可以选择申请行政复议或者进行行政诉讼。三、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中认定工伤
    2023-06-04
    339人看过
  • 多久是工伤认定时间的最长限制?
    工伤最长认定时间为一年零六十天。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规定被诊断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在特殊情况下,经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可适当延长申请期限,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认定时间是多久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从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算起;若用人单位未申请的,由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
    2023-07-03
    111人看过
  • 交通事故检验鉴定的时间限制规定
    事故发生后,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交管部门应当自事故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具有资格的鉴定机构进行检验、鉴定。尸体检验应当在死亡之日起三日内委托。对现场调查结束之日起三日后需要检验、鉴定的,应当报经上一级交管部门批准。交管部门应当与检验、鉴定机构约定检验、鉴定完成的期限,约定的期限不得超过二十日。超过二十日的,应当报经上一级交管部门批准,但最长不得超过六十日。交管部门在获知检验、鉴定结论后,应当在收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当事人对检验鉴定结论有异议的,可以在送达之日起三日内申请重新检验、鉴定,经县级交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后,进行重新检验、鉴定。重新检验、鉴定应当另行委托检验、鉴定机构或者由原机构另行指派鉴定人。交管部门应当在收到重新检验、鉴定报告之日起二日内,将重新检验、鉴定报告复印件送达当事人。重新检验、鉴定以一次为限。交通事故检验鉴定主要包括的方
    2023-07-08
    50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证据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证人就是由于了解案件的真实情况,依法被人民法院传唤作证的人。证人对案件事实所作的陈述为证人证言。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证据,必须是证人亲眼看到或亲耳听到的,臆想推测的、道听途说的、未来预见的等等,都不能作为证人的证言。... 更多>

    #证人证言
    相关咨询
    • 什么是工伤认定时限限制,工伤认定申请时限是多久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21
      《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
    • 工伤认定是强制性规定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21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六条规定: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认定为工伤或者视同伤: (一)因犯罪或者违反治安管理伤亡的; (二)醉酒导致伤亡的; (三)自残或者自杀的。
    • 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是什么,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5
      工伤鉴定的时间限制 《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在工伤发生后一年内工伤职工不提出工伤认定,就相当于放弃权益。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一)工伤认定申请表
    •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有什么限制?工伤认定有几种时限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2-19
      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
    • 工伤认定申请时限限制规定工伤认定认定时限怎么认定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31
      根据《工伤认定办法》第三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按照前款规定应当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根据属地原则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设区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第四条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