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期间身份证是正常状态。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不管是罪犯或者一般公民,在日常生活状态下是不可能都带着“罪犯”或者“一般公民”这种标志来生活的,因为法治社会提倡保障人权,不再像古代如宋朝那种在罪犯脸上刺青以示世人。其次,采取取保候审的重要条件之一是: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所以一般执行取保候审的方式就是缴纳保证金并要求被取保候审人未经执行机关同意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综上,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人的身份证仍处于正常状态,只要不触及政治(如剥夺政治权利)或者再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如离开所居住市县),公安机关是不会采取互联网监控系统进行对个人的日常生活进行监控的。
取保候审派出所不给身份证
取保候审不扣押身份证。取保候审,是指侦查、起诉和审判机关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对被刑事追诉而又未被刑事羁押的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以保证随传随到的一种刑事强制措施。
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不包括提交身份证件。刑诉法规定,被监视居住人的义务包括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刑事诉讼法》第五十一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1)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2)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由公安机关执行。
-
户口与房产证的关联性分析
268人看过
-
身份证大小与退休年龄的相关性分析
84人看过
-
累犯取保候审的可行性分析
227人看过
-
考取驾照与身份证地址关联性:影响程度几何?
425人看过
-
派出所与取保候审有何关联?
260人看过
-
取消取保候审要带身份证幺
317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取保候审的条件与证据有何关联?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4-11-23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三条,以下录音资料在法律上具有有效性: 1. 在公开场合下,由第三方记录的谈话内容,且相关录音中至少有其他人参与关于债务问题的讨论。这样的情形具有法律性质的公正性。 2. 在公开场合下,与债务人就债务相关事宜进行的对话录音同样具有法律效力。 3. 录音内容必须完整且清晰,且未经任何形式的加工处理。 4. 通过以下方式获取的录音资料将无法获得法律的认可,
-
取保候审身份证有效期?澳门在线咨询 2022-07-22只要遵守取保候审的规定,使用身份证不会报警的。 《刑事诉讼法》 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 (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责
-
取保候审会扣押身份证吗?那取保候审期间身份证的状态呢?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2办理取保候审不需要扣押身份证,需要找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期限最多是一年。取保候审的义务:取保候审指的是在刑事诉讼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等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或逮捕后需要变更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为防止其逃避侦查、起诉和审判,责令其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随传随到,对其不予羁押或暂时解除其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刑事诉讼法》第56条规定了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关联关系是什么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5取保候审与缓刑没有必要关系,当事人满足缓刑条件的,可以适用缓刑。 缓刑的条件: 我国现行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第七十四条规定:“对于累犯,不适用缓刑。”具体理解就是: 1、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必须是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适用缓刑的对象只能局限于罪行较轻的犯人。在我国主刑
-
缓刑与取保候审的关联是什么,取保候审与缓刑有什么直接的联系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51,取保候审依据《刑事诉讼法》,缓刑依据《刑法》,两者概念完全不同,适用时间也完全不同…… 2、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通常针对的是不严重的刑事犯罪。在中国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公安机关责令某些犯罪嫌疑人、刑事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随传随到的强制措施,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也就是说在判决前就把人先从看守所放出来,等着判决) 3、缓刑,也称为暂缓执行刑罚、暂缓量刑、缓量刑。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