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保候审中,被公安局传唤与收监没有关系,传唤是正常的。
一、法院让做笔录什么情况
被派出所传唤去做笔录,如果是证人身份,“派出所传唤去做笔录”可以说明情况不去。如果是当事人身份,“派出所传唤去做笔录”必须去,否则,公安局可以采取强制措施。笔录,是法律行业中的专业术语,就是将证人、犯罪嫌疑人、或目击证人的详细身份和话语记录的文字。
二、口头传唤是否属于强制措施?
口头传唤不是强制措施,由于口头传唤是传唤的一种特殊形式,而拘传是一种强制措施,传唤却不是。强制措施主要包括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逮捕。传唤与拘传是有区别的,主要体现在传唤是自动到案,拘传则是强制到案,拘传的强度要比传唤的强度大得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八十二条,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三、口头传唤适用于哪些条件
口头传唤通常是现场发现有违法情况而对被传唤人进行传唤的一项措施。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
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
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
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
另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对在现场发现的犯罪嫌疑人,
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
-
在异地怎么办公安局传唤
487人看过
-
取保候审 公安局传唤相关人员
404人看过
-
被公安局两次传唤取保,现催促
83人看过
-
公安局传唤取保候审者是否会被收监?
220人看过
-
外地公安局的传唤证
312人看过
-
公安局传唤通过什么方式
97人看过
传唤是指为了方便案件的审理,对不需要逮捕、拘留的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一种措施。传唤犯罪嫌疑人应出示工作证明和传唤证,并且传唤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2小时。 刑事传唤是不能异地进行的,应在犯罪嫌疑人所在的市县进行,这里指的是常住地或者是户籍所在地。... 更多>
-
被公安局给传唤回去了,公安局取保了十天传唤会怎么样甘肃在线咨询 2023-03-25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的临时强制措施,期限不超过十二个月。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个人认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
-
取保候审后公安局又传唤我, 请问案件在公安局又传唤我是怎么回事?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6取保候审后,法院开了庭,后公安局又传唤犯罪嫌疑人,说明案件在审理过程中发现证据不足,已经由检察院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补充侦查完毕后,移送法院再审理。法律链接:《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八条在法庭审判过程中,遇有下列情形之一,影响审判进行的,可以延期审理:(一)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二)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三)由于申请回避而不能进
-
取保候审传唤一般多久,公安局对传唤有什么规定呢?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2取保候审期间对传讯次数没有限制,应当做到随传随到。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三)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四)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
-
取保候审后公安局多久会传唤取保候审人?辽宁在线咨询 2022-11-031、传唤后多久会判没有具体规定。 2、取保候审期间对传讯次数没有限制,应当做到随传随到。 3、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
取保候审,公安局传唤后多久才判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1-06-11传唤后多久会判没有具体规定。取保候审期间对传讯次数没有限制,应当做到随传随到。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反前两款规定,已交纳保证金的,没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证金,并且区别情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结悔过,重新交纳保证金、提出保证人,或者监视居住、予以逮捕。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一条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 (二)住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