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共同的财产分割的方法
共同的财产分割的方法:
1.实物分割,即在不影响财产的作用、价值和特定用途下,对财产进行实际分配。双方各自根据其分割的份额取得应得财产。
2.折价补偿,即由夫妻一方取得共有物,另一方获得相当于共有物一半价格的补偿。共有物的价格,可以由双方协商确定,如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评估,按照评估确定的价值进行分割。
3.价金分割,即将共有物拍卖,双方对拍卖所得进行分割。价金分割是在双方均不主张共有物的所有权或共有物不能分割或分割后有损其财产的作用、价值和特定用途时使用的分割方法。
二、夫妻共同财产怎么认定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认定方式如下:婚姻存续期间获得的工资,奖金,劳务报酬,知识产权的收益,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等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工资、奖金、劳务报酬;
(二)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
(三)知识产权的收益;
(四)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是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五)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三、共同财产分割不公平怎么办
1.当事人可以在离婚登记办理完毕前反悔;
2.若离婚登记已经办理完毕的,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胁迫等情形可以依法请求法院撤销之前的离婚财产分割协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
当事人达成的以协议离婚或者到人民法院调解离婚为条件的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如果双方离婚未成,一方在离婚诉讼中反悔的,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财产以及债务处理协议没有生效,并根据实际情况依照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和第一千零八十九条的规定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的解释(一)》第六十九条
-
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分割方法,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
349人看过
-
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比例(财产分割的法律规定)
77人看过
-
财产分割的共同规则
309人看过
-
全了!夫妻共同财产分割要点!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方法有哪些?
108人看过
-
分割共同财产协议书的有效写作方法
77人看过
-
分割同居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的方法有哪些?
388人看过
-
分割共同财产方法是怎样的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03分割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有以下方法: 1、协议优先; 2、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来判决,会偏向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的原则; 3、夫妻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年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负担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给予补偿。
-
共有财产的共同分割共有财产的重新分割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21出现以下情况时,离婚后财产可以重新分割。 1.诉讼离婚时漏分的夫妻共同财产。主要是涉及到离婚时漏掉的对方的财产,比如漏掉的对方的房产、公司股权、股票等等。 2.离婚后,一方发现另一方有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行为或伪造债务侵占财产,要求再次分割夫妻共同财产或处理债务。离婚后,发现对方转移、变卖、隐匿财产的行为,有新的证据的,可以请求法院重新分割财产。
-
2022年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湖南在线咨询 2022-12-07共同财产的分割方式: 1、双方协商处理共同财产。 2、男女平等原则。 3、保护子女、女方权益原则。 4、照顾无过错方原则。 5、有利于当事人的生产、生活原则。 6、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对夫或者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
-
共同共有财产分割时的分割问题山西在线咨询 2022-12-18(一)根据财产所有权取得的法律事实的不同以及财产所有权人数量等因素的不同,严格地把家庭共有财产与家庭共同生活关系存续期间,家庭成员所取得的个人财产区别开来。对非财产所有人的家庭成员对其他家庭成员的个人财产而主张权利的任何请求,均不予支持。 (二)在家庭共同生活关系存续期间,若有人未经其他家庭成员共有人同意而私自处分家庭共有财产的,一般应认定其处分行为无效。 (三)当家庭对家庭共有财产的性质发生了争
-
物权法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四川在线咨询 2021-01-17物权法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分割 我国《物权法》第九十五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共同享有所有权。”共同共有,是指各共有人根据共同关系,部分份额地共同享有对共有财产的权利。其法律特征如下: 第一,共同共有产生的基础是共同关系。 共同共有依据共同关系而产生。没有这种共同关系的存在,就不能发生共同共有关系。但是,根据《物权法》第一百零三条的规定,共同共有也可以约定,但该条规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