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多子多福,可张老太却因五个子女为赡养自己相互推诿而伤透了心。一气之下,她把子女们告上颍州区法院。媒体日前获悉,经审理,这起赡养纠纷案结案,五子女将各尽赡养义务。
因伤心,老人状告五子女
丈夫去年病逝后,张老太原来居住的房屋因所在社区统一规划而被拆迁,补偿了拆迁费用。房屋被拆迁后,张老太暂时没有房屋居住,当时住到女儿家。
事后,五子女因家庭财产分配不均产生纠纷,对赡养老人一事相互推诿。所在社区居委会多次调解无效,五子女中只有少部分子女履行赡养义务。
老人为此事伤透了心。颍州区法律援助中心指派律师,免费为张老太代理,将五子女告到法院,请求判令五子女每人每月支付赡养费400元,并支付医疗费。
庭审中,五子女各执一词
法庭上,大女儿称母亲已在自己家住了将近半年,自己实在没有能力赡养;二女儿称父亲去世后,母亲因无人赡养在大姐处住了几个月。母亲回来,二哥不愿让母亲进家门,连邻居家的门也不让进;大儿子称,父亲去世后,母亲没有到他家住,是因为财产都让别人占了,他没有拿到一毛钱。母亲的低保本在二妹处,赔偿的拆迁补偿费几千元在二弟处,几分宅基地也被二弟独占;二儿子则称大哥所称拆迁费和宅基被我强占,没有这回事,父亲年轻时挣了不少钱,部分钱在二妹处,没有人去赡养老人的原因在二妹;三儿子表示其母控告内容属实,自己愿尽赡养义务。
判决:都要尽赡养义务
法院经审理认为,赡养老人是每个公民应尽的法定义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家产分配不均等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对赡养父母不得附加任何条件。五被告中,除张老太的大女儿家境稍困难些外,其他各被告经济状况没有悬殊,法院酌定今后张老太的大女儿尽义务略少,其他各被告均等尽赡养义务。对家庭财产问题协商解决。如协商不成,另案处理。
法院判令其中四子女从今年9月1日起,每人每月支付张老太赡养费300元,大女儿每月支付赡养费220元。张老太的医疗费,社保不能报销的部分由五子女平均分担。
媒体昨日获悉,目前该判决已发生法律效力。
-
子女相互推诿拒赡养近八旬老人上法庭维权
439人看过
-
8旬老人无人赡养四子女被告上法庭
266人看过
-
六子因1050元推托老人赡养费家母一纸告上法庭
150人看过
-
八旬老人无人赡养一纸诉状将女儿告上法庭
338人看过
-
八旬老父告子女上法庭要求赡养
437人看过
-
三兄弟以老人没带孙子不赡养被老母亲告上法庭
467人看过
赡养费是指晚辈对长辈支付的相应费用,夫妻离婚是不存在赡养费问题的,夫妻之间的是扶养费。离婚时,如一方生活困难,依靠个人财产和离婚时分得的财产无法维持当地基本生活水平,可以要求对方进行一定的经济上的帮助,该义务实质上是夫妻之间扶养义务的延续。... 更多>
-
法院判决被告赔偿,第一被告和第二被告互相推诿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14本案是否构成犯罪,要看当事人是否有犯罪事实,及是否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成立.量刑要结合当事人犯罪动机和本案对社会的危害性大小,以及当事人在本案中是否有从轻或减轻情节和当事人的认罪态度等因素确定,但最终要落实在证据上,建议及时委托律师,会见当事人,调取有利证据,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律师可以提供下列帮助: 1、在侦查阶段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涉嫌罪名和有关案件的情况,为犯罪嫌
-
一家公司分立为多个相互独立的相互独立的法人后相互推诿工伤待遇后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5一家公司分立为多个相互独立的法人后相互推诿对于未分立时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这种情况下,职工可将多个法人全部列为当事人,提起劳动仲裁。对于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的支付,所有法人应承担连带责任。 针对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依据如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作出规定;用人单位与其他单位合并的,合并前发生的劳动争议,由合并后的单位为当事人;用人单位分离为若干单位的,其分
-
-
法院之间互相推诿不予立案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3-04-25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登记立案若干问题的规定》 第十三条 对立案工作中存在的不接收诉状、接收诉状后不出具书面凭证,不一次性告知当事人补正诉状内容,以及有案不立、拖延立案、干扰立案、既不立案又不作出裁定或者决定等违法违纪情形,当事人可以向受诉人民法院或者上级人民法院投诉。 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投诉之日起十五日内,查明事实,并将情况反馈当事人。发现违法违纪行
-
老人不赡养老人有一面之词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10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的规定: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护法》的第10条规定,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家庭,家庭成员应当关心和照料老人。这种义务是无期限的,只要父母需要赡养扶助,子女就应继续履行这一义务。并且不能以放弃继承为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我国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正式实施:首次从法律上明确将农历九月初九定为老年节。此外,新法规定:家庭成员不得忽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