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符合劳动法规定。
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撤销辞退通知,继续履行合同;或者直接要求职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赔偿金,工作一年支付两个月工资。
劳动者被单位辞退该怎么维权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通常被违法辞退员工根据法律规定,有两种维权方式可选择,
第一种方式,接受被公司辞退或被解除劳动合同的事实。提出这种想法被辞退的员工主要出于以下的顾虑,认为公司已经作出这样的决定,即使能再回去工作,将来在公司也得不到公正的待遇。
第二种方式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恢复双方劳动关系,提出这种要求大多数员工是认为公司的辞退属于违法,要以自身的行动对公司的违法解除行为作出强烈的抗议。
上述维权方式主要根据个案的实际情况来确定,只有选择适合于自身的维权方案,才能在法律上争取最大化的维护自身利益。另外不同的维权方案在法律上产生的法律效果也不同,效果一,如果被确认为是违法辞退员工,用工单位面临的法律后果是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向员工补发工资,或是承担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双倍赔偿金;效果二,如果被认定为辞退行为合法,用工单位要面临向员工支付经济补偿金及代通知金的法律后果。
单位能任意辞退员工吗
辞退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解除所属单位职工职务的法律制度。辞退的分类主要有,
1、预告性辞退
预告性辞退是指企业在辞退职工时,按照法律的规定提前30天通知职工或支付代替通知金的方式辞退职工的行为。主要有以下情形,
(1)劳动者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用位另行安排的工作;
(2)劳动者不能胜任工作,经过培训或者调整工作岗位,仍不能胜任工作。
(3)劳动合同订立时所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致使劳动合同无法履行,经双方协商不能就变更劳动合同达成协议的。
2、过失性辞退是指企业在劳动者有过错的情况下,无须提前30天通知,而即刻辞退职工的行为。依据我国劳动法规定,过失性辞退主要有以下情形,
(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2)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者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
(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对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4)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单位违反以上规定,违法辞退的,要承担违法辞退经济补偿的责任。
-
员工因感染过新冠被辞退违法吗?
189人看过
-
工作纠纷辞退赔偿标准
353人看过
-
因小时工兼职遭辞退纠纷
120人看过
-
饭店员工工作不满一个月被辞退违法吗
235人看过
-
因为不愿意加班被辞退合法吗
203人看过
-
能否因为劳动者胜任不了工作而被辞退?
321人看过
辞退是用人单位解雇职工的一种行为,是指用人单位由于某种原因与职工解除劳动关系的一种强制措施。根据原因的不同,可分为违纪辞退和正常辞退。 (1)违纪辞退是指用人单位对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企业内部规章,但未达到被开除、除名程度的职工,依法强行解除... 更多>
-
因为违纪被单位辞退,违纪员工辞退需提前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2-07-21根据辞退的原因不同,通知员工的方式和时间也不一样。公司经济性裁员,公司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员工,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因为员工身体或者能力辞退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通知,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试用期辞退员工不需要提前通知,不需要支付经济性补偿;无故辞退员工,不需要提前通知,但是属于违法,需要支付双倍的经济性补偿。 《公司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
-
因为工作原因被公司辞退,三期女员工辞退流程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031、作为企业就按经济补偿金补给员工或是再额外再增加一点补偿;如果协商不成,企业就强制解除劳动关系,按照法律给与赔偿,毕竟客观情况不容改变。做好人性化关怀,比如在三期开始、中间或结束后给员工一些礼物一些关怀亦,做到花小钱省大钱的效果; 2、不仅如此还能为企业赢的好的口碑。社会希望企业能不但发展壮大,同样员工也希望企业越做越好,我们希望企业发展的同时,能从人性关怀的层面去为员工考虑,维护好员工的法定权
-
因为工作原因被公司辞退,没过试用期辞退有补偿吗上海在线咨询 2022-08-16试用期没有签订劳动合同么? 08年后入职,超过一个月还未签订合同,单位已经违法,支付罚金补偿,另外,试用期不合格,需要单位有合理的证明材料方可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在试用期内,公司有权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应和你办理相关手续,结算工资。 至于补偿金就看合同的约定了。实际上一般不会约定的,试用期合同都有这条:试用期内,若不满足
-
-
因为工作纠纷被辞退了, 公司不给补偿, 公司要员工走劳动仲裁合法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3-02不合法,协商不成,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仲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