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因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提出婚姻损害赔偿,是对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惩罚,是从保护对因此而离婚的无过错方合法权益提出的。
有配偶者和他人同居的法律责任
1、法院可作为判决离婚的依据;
2、无过错方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3、可能承担的刑事责任
一、精神出轨离婚财产怎么分割
一般来说对“夫妻忠实义务”的理解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理解,主要指夫妻不为婚姻外之性行为,在性生活上互守贞操、保持专一的义务,主要指的是身体上的不背叛。广义的理解,不仅要求身体上的忠实而且要求精神上的专一。对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一般平均分割,如果因为一方过错,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可以向法院提起损害赔偿。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1、重婚的;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
3、实施家庭暴力的;
4、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精神出轨,不属于上诉规定的情形之一,因此精神出轨并不意味着少分财产。
二、出轨离婚财产如何分配?
离婚一方出轨,并不一定能少分财产,但一方可以要求过错方损害赔偿。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实施家庭暴力的;(四)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的。
三、重婚罪可以赔偿多少
因重婚的或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而具体赔偿多少,法律并没有规定,你们自己可以协商,协商不成你可以向法院提出你的赔偿诉讼请求。物质损害赔偿额在分割夫妻共有财产时应优先考虑和照顾,并根据无过错方所受的损害程度、过错方的主观过错责任之大小及其经济负担能力等因素来确定其在夫妻共有财产中的份额或比例。
-
与有配偶的人同居应负责吗
88人看过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一般所说的外遇的区别有哪些
123人看过
-
与军人配偶"同居"的刑事责任
72人看过
-
重婚罪和有配偶与他人婚外同居是不是有区别的
211人看过
-
怎么取证配偶与他人同居
363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的配偶同居与重婚区别
175人看过
在双方结为夫妻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双方共同所有: 领取的工资、奖金;夫妻一方或双方从事生产、经营,得到的财产;知识产权的收益;通过继承或赠与得到的财产,如房屋等;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 更多>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概念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区别及联系是什么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14“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概念比“外遇”的概念要小,法律上专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而“外遇”法律上未作出定义,包括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和有配偶者偶然与婚外异性发生婚外性行为的关系。姘居和事实婚姻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不同,但其实二者存在着原则区别: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都无配偶,姘居是男女一方或双方已有配偶,而又与第三者同居的;事实婚姻是男女双方均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彼此以夫
-
有配偶,赶走别人的女友,与别人同居几年了?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23可以告非法同居罪,法律概念 1、同居是指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而公开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的社会关系。 2、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未经结婚登记,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这是典型的同居关系。 3、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公开以夫妻名义同居生活,即重婚同居。 4、公开的同居关系之外又与他人公开同居生活,即二重同居。法律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当事人起诉请求解除同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明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证据收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4-28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证据收集应该先理解同居的概念,所谓“同居”即是持续一段时间的共同居住,嫖娼、一夜情、通奸都不符合同居的范畴,所以证明过错方与人同居的证据不可以是偶尔一次的交往或其他亲密性行为,因此并非所有的婚外情导致的离婚,过错方即一定要承担赔偿责任。非过错方在掌握证据的时候也要先清楚这一点。在生活中人们对同居的概念往往有多种理解,而最常见的理解是男女在一起居住,或者指男女一同睡觉,或者发生性关
-
(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侵害配偶权。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01-31有配偶而与他人同居的行为,是指有配偶者与他人在一起共同生活,在一起起居、餐饮,进行性行为,并且持续一定的时间。因为仅仅有一二次在一起短暂的起居、性生活,仅仅是通奸的行为,不能叫做同居。同时,配偶应当因此而引起离婚,或者主要因此而引起离婚。
-
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一般的非婚同居的区别是怎样的天津在线咨询 2022-05-2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被修改后的民法典所明文禁止的行为。这种同居关系,与一般的未婚同居等不属于民法典强行禁止的同居关系的性质不同,甚至可以作为离婚时无过错方请求损害赔偿的法定理由。 所以,这种严重的违反法律规定的现象,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当事人请求解除此类同居关系时,人民法院必须受理,以体现民法典保护合法婚姻关系、倡导文明社会风气的基本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