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债务证据怎么收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7-04 22:29:58
468 人看过
离婚债务证据的收集主要包括:
1、一方欠债的借款、欠款的证明,如欠条、借条、借款合同等;
2、借款借条是由一方当事人签名还是双方共同签名的;
3、银行转账流水记录;
4、相关的证人证言;
5、债务主要支出的凭证等。
离婚债务证据怎么收集的法律依据
根据2021年1月1日起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共同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或者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章 家庭关系 第一节 夫妻关系 第一千零六十四条 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n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应该怎么收集离婚证据收集离婚证据的原则和方法
249人看过
-
外遇离婚证据的收集︱重婚离婚证据的收集
343人看过
-
如何收集离婚证据,收集离婚证据有哪些技巧
303人看过
-
假离婚,怎么才能收集证据
201人看过
-
同居债务如何认定?同居债务怎么收集证据
472人看过
-
离婚证据收集:离婚提供的证据
119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离婚如何收集离婚证据,离婚时怎样收集离婚证据,收集哪些离婚证据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5夫妻之间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会涉及到婚前个人财产和婚后共同财产,为了防止一些人在决定离婚前转移婚后共同财产,在夫妻离婚时如果双方未达成一致,应搜集离婚证据,来维护个人权益,那么离婚证据的搜集看以下几方面:(一)股票交易及基金账户的调查(二)银行存款的调查调查的途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1、对方留在家中的存折及银行卡,对这些材料进行复印或抄录即可; 2、对方留在家中的银行刷卡凭证; 3、对方银行的存取款
-
应该怎么收集债务公司逃债证据云南在线咨询 2022-08-28一是通过依法起诉该债务公司,在诉讼中将该债务公司的股东一并作为被告,同时在诉讼过程中通过代理律师(必须是执业律师,其他非执业律师代理人不具备资格)向法院申请调查令,然后向该债务公司注册验资时开户银行调取注册资金的去向凭证,复印注册资金被取出的相关凭证,并让银行加盖公章予以确认。也可以直接申请法院到该债务公司注册验资时开户银行调取注册资金被取走的相关凭据。 二是在诉讼过程中不提及调取该债务公司虚假出
-
外遇离婚证据的收集︱重婚离婚证据的收集四川在线咨询 2021-01-28因一方婚外非法同居关系、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或重婚而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无过错方有权要求得到损害赔偿,但是无过错方必须举证证明对方过错的存在,因而在此类离婚诉讼中证明对方过错的离婚证据显得特别重要。 证明过错的外遇离婚证据通常比较隐蔽,收集此类离婚证件的难度较大。在离婚诉讼中,无过错方经常因为收集证据不足,导致法庭无法采信证据造成离婚诉讼要求赔偿的目的难以实现。因此,
-
离婚证据收集法律规定分居证据怎么收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7法院认定分居离婚的证据主要是: 1、一方在外居住的房屋租赁合同; 2、双方签订的夫妻分居书面协议,一定是要书面的,口头协议必须对方承认; 3、一方向另一方发出的书面分居文书,最好是用快件性质邮寄,在备注栏里注明“分居”,并且保留邮寄凭证,从邮寄之日起到提起离婚期间属于夫妻分居时间; 4、双方来往的书信、电子邮件等能证明双方感情不和分居的事实; 5、人证也可以,比如双方都认识的朋友或者亲戚,不过因为
-
货款债务纠纷证据收集怎么办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8证明当事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 1、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其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或户口本等; 2、当事人为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应提交主体登记资料,如工商营业执照副本或由工商登记机关出具的工商登记清单、社团法人登记证等; 3、当事人名称在诉争的法律关系发生后曾有变更的,应提交变更登记资料。 证明买卖关系存在的证据 1、《购销合同》、《供货协议》; 2、订(定)货单; 3、证明口头协议成立和生效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