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据承兑是商业汇票的承兑人在汇票上记载一定事项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票据行为。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承兑银行必须承担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因此,票据承兑属于银行的一项授信业务。
(1)特点
客户在商品交易过程中因购货现款不足,需要取得银行信用支持,可向银行申请办理票据承兑。经银行承兑的商业汇票较之商业承兑汇票具有更为可靠的银行信用保证,流通范围广,变现能力强。既减少了企业的资金占用,又节省了资金使用的成本,是备受广大客户欢迎的一项银行业务。
(2)种类
在我国,目前中国银行开办的银行承兑汇票业务仅限于人民币,期限最长不超过500万元,手续费按人民银行的规定计收。
(3)申办
A、在银行开立存款帐户并有一定存款及结算往来、资信良好的企业可向银行信贷部门申请,并提交《商业汇票承兑申请书》。
B、存入一定比例的保证金或提供银行认可的保证人或财产担保。
C、提交承兑申请书及申请人与保证人双方的企业法人资格和法定代表人资格的证明文件及有关法律文件:如经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法定代表人证明书或授权委托书,董事会决议及公司章程(设立董事会的企业提供)。
D、与银行承兑汇票内容相符的购销合同。
F、承兑申请人及保证人的近期财务报表。
G、按银行要求提供的其他文件资料。
银行受理客户申请后,银企双方签订"商业汇票承兑协议"。由保证人提供担保的,须由保证人出示保证函;需财产或权利质押的,财产或权利证明文件应交银行质押保管。
-
承兑票据担保和票据承兑担保是什么意思?
258人看过
-
承兑票据是什么意思,如何承兑
371人看过
-
什么叫票据承兑人
248人看过
-
什么是承兑汇票、银行承兑汇票承兑日期是指什么?
345人看过
-
票据承兑对承兑人有什么要求吗
213人看过
-
承兑汇票是什么意思、承兑汇票如何兑现?
478人看过
票据承兑是商业汇票的承兑人在汇票上记载一定事项承诺到期支付票款的票据行为。商业汇票一经银行承兑,承兑银行必须承担到期无条件付款的责任。因此,票据承兑属于银行的一项授信业务。票据承兑包含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两种。... 更多>
-
票据(承兑) 之所以需要承兑是为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4票据(承兑)之所以需要承兑是因为汇票是一种支付委托,即由发票人委托付款人于指定日期无条件支付一定金额与受款人或执票人。票面上虽有付款人的姓名或名称,但仅是发票单方面记载,不是付款的承诺。因此,在付款人没有正式承诺之前,存款人对于票据所载不负任何责任。发票人为票据主要债务人、票据受托人或执票人若要确定票据所载权利,查明付款委托是否真实,以到期取得票面的所载款项,就必须在票据到期以前得到付款人的正式承
-
五类骗取票据承兑罪是怎样骗取票据承兑浙江在线咨询 2022-06-18骗取票据承兑罪的四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票据承兑安全。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向银行申办票据承兑的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手段。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票据承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
-
什么是诈骗票据承兑行为?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6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刑法认定是什么? 1、划清罪与非罪的界限。 本罪的成立,要求必须是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如果行为人的欺骗行为并未造成重大损失,也不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则不构成犯罪。 2、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包含了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三种行为。 当行为人实施了其中一种行为时,即可构成犯罪;当行为人实施了其中两种以上的行为时,仍成立本罪一罪,不实行
-
公司诈骗票据承兑公司票据承兑公司怎么做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01《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保函等,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
-
骗取票据承兑的哪些行为构成票据承兑罪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7-12骗取票据承兑罪的四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要件包括自然人和单位; 2、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3、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金融管理秩序和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票据承兑安全。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向银行申办票据承兑的过程中采取了欺骗手段。根据《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之一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票据承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