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能否对社保卡采取保全措施?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6 11:33:44 477 人看过

法院不能冻结社保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和执行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不得查封、冻结和扣划社会保险基金的通知。注意社会保险基金由社会保险机构管理,最终由参保人员享有的公共基金不属于社会保险机构。社会保险机构对基金设立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专门用于保障企业退休职工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需求。属于专项资金,不得挪作他用。经济纠纷案件时,不得查封、冻结、扣划社会保险基金;不得用社会保险基金偿还社会保险机构及其原下属企业的债务。

社保卡是否可以当医保卡用

社保卡可以当医保卡用,社保卡的功能包括持卡到医院就医,进行医疗保险个人账户结算,到药店买药。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内为其职工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办理社会保险登记。国家建立全国统一的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个人社会保障号码为公民身份号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

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20日 17:1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社保相关文章
  • 法院收取保全费用后会采取什么措施
    一、法院收取保全费用后会采取什么措施财产保全采取查封、扣押、冻结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法。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二、保全费用由谁承担财产保全除了提供相应的担保外,是要根据保全财产的申请数额收取一定的费用的,而财产保全的费用通常会由败诉方承担,但也和诉讼费用一样,是必须由申请方先行垫付的。如果诉前申请财产保全,还要看各地法院的实践运作,审查比较严格,而且似乎有一些法院并不进行这样的操作。而会将起诉状和保全申请一并移送审判庭有审判员具体操作保全事宜。诉讼费用和保全费用一样,通常由原告(申请人)垫付,但是判决由败诉方承担,如果败诉方是被告,通常也只能通过申请执行索回垫付的费用。简单的说保全费用由申请人预交,由法院判决败诉方承担。三、保全费用收取标准民事诉讼保全费用收取标准如下:(一)诉前财产保全担保按担保金额的1%收取,不足100
    2022-12-24
    331人看过
  • 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吗
    一、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吗1、可以。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在当事人没有申请的情况下,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可以责令申请人提供担保,申请人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对情况紧急的,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二、申请财产保全的流程1.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由利害关系人在起诉之前向受诉法院提出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并裁定保全的,申
    2023-04-12
    408人看过
  • 不服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怎么办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8条规定,不管是诉讼财产保全还是诉前财产保全,财产保全的裁定一旦作出,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得提起上诉。2、但是当事人对财产保全的裁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裁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不停止裁定的执行。人民法院复议认为裁定正确的,驳回申请;认为裁定不当的,作出新的裁定,变更或者撤销原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当注意的问题1.对于申请人自己申请的财产保全,应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通知其提供符合法律规定的担保,用不动产作担保的,应当责令其提供相关的产权证书原件到法院抵押,待案件结案胜诉时再退回;用存款作抵押的,则除了责令其提供存款单或者存折附案卷外,法院还应当依照申请人的财产保全申请,对其提供的担保财产即存款予以冻结,以防止申请人败诉后提前支取作为担保抵押的存款。2.加强人民法院依职权采取财产保全措施的力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
    2023-04-16
    120人看过
  • 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是什么意思
    一、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是什么意思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在对该案判决前,依法对诉讼标的物或与本案有关的财物采取的强制性措施。人民法院在决定采取诉讼保全措施前,可令申请人提供担保,拒绝提供担保的,驳回诉讼保全申请。对情况紧急的,人民法院可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并立即采取诉讼保全措施。二、当事人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期限是多久举证期限可以由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人民法院认可。由人民法院指定举证期限的,指定的期限不得少于30日,自当事人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的次日起计算。当事人变更诉讼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重新指定举证期限。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23条规定,当事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74条的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的,不得迟于举证期限届满前7日,当事人申请保全证据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其提供相应
    2023-07-03
    323人看过
  •  对诉讼房产采取保全措施是否等同于等额保全?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房产保全并非等额保全。在诉讼中,如果法院裁定保全被申请人的房屋,保全的范围仅限于申请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而不是等额保全。如果申请人要求保全整套房产,法院保全的范围是整套房屋,而不是等额保全。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诉讼房产保全并非等额保全。在诉讼中,如果法院裁定保全被申请人的房屋,保全的范围仅限于申请人提出的诉讼请求范围,而不是等额保全。如果申请人要求保全整套房产,法院保全的范围是整套房屋,而不是等额保全。 诉 讼 房 产 保 全 是 否 等 额 保 全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讼房产保全可以采取等额保全或者不等额保全的方式。那么,诉讼房产保全是否等额保全呢?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可以责令当事人提供相应的担保,如当事人不能提供担保,则可以采取强制措施。而诉讼房产保全的目的是为了确保判决的执行,避免当事人无法履行判决确定的义务,从而损害国家的、集体的
    2023-09-13
    178人看过
  •  法院采取资产保全措施需要多长时间?
    这段内容讲述了法院申请资产保全的时间规定。根据案件情况,如果不是紧急情况,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裁定;如果是紧急情况,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的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此外,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但需要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最后,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处理。以下是法院申请资产保全的时间规定:具体的保全时间取决于案件情况,如果不是紧急情况,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的五日内作出裁定,如果是紧急情况,法院在收到申请后的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情况紧急利害关系人可以申请诉前财产保全的,应当提供相当于请求保全数额的担保况特殊的,人民法院可以酌情处理。 【人民法院处理诉前财产保全的方式】诉前财产保全是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前,对当事人提出的保全申请进行的一种保全措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诉前财产保全可以采取以下方式:1. 责令当事人停止相关行为:当当事人有侵
    2023-08-29
    436人看过
  • 否采对事故车辆能取保全措施,车祸诉前保全需要的材料
    一、否采对事故车辆能取保全措施依照人民法院受理财产保全案件的法定条件来分析,当事人提出申请和提供担保一般都能做到,事故车辆似乎也是与案件有关的财物,受害人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自以为也是为了防止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或者避免可能因对方当事人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事故车辆好象都能采取诉讼保全措施。问题的关键:一是受害人能否找对责任人;二是事故车辆的所有权人,即车主是否承担责任。根据诉讼程序的有关法律规定,承担民事责任的责任人与财产保全的被申请人、与民事诉讼程序中的被告、与执行程序中的被执行人一般应当是相对应的、一致的,所以受害人在申请财产保全的时候首先要正确理解诉讼程序中各阶段当事人与民事责任人的相互关系,才能正确判断事故车辆是否与案件有关,也才能判断财产保全的目的是否正确。如果事故车辆的所有权人,即车主是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责任人,那么该车主在诉讼中才会被列为被
    2023-03-02
    61人看过
  • 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司法赔偿
    诉讼中的保全措施分为证据保全措施和财产保全措施两种。1、违法采取证据保全措施。证据保全是指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人民法院根据当事人的请求或者依职权采取一定措施加以固定的调查取证措施。民事诉讼法第74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行政诉讼法第36条规定:在证据可能灭失或者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诉讼参加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人民法院也可以主动采取保全措施。具体来说,采取证据保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证据有灭失的可能性。这是指证据有灭失的客观可能性,例如,了解案情的人因年老、疾病有可能死亡,如不及时询问,将无法取得其证言;具有证明作用的物品即将变质、腐烂或消失;等等。(2)证据有难以取得的情况。这是指不立即提取,以后就不可能或者难以调查收集相应的证据。例如,了解案情的人即将出国
    2023-03-15
    311人看过
  • 法院不采取保全措施向什么地方举报
    一、法院不采取保全措施向什么地方举报1.经诉讼当事人申请,上位院可启动复议程序:在法定权利基础之上,诉讼当事人可视具体需求,向上位院提交复议申请书,申请对已生效的裁判文书予以重新审查或审核。经上位院核准,其将给予实质性的书面回复,陈述复议结果。2.若诉讼当事人的权益未得到充分保障,可向相关监管机构进行投诉:如若诉讼当事人认为自身权益受到了侵害,且在上位院的复审过程中未能达成满意的解决方案,他们有权向上诉机关所在地的检察机关或纪律检查委员会提出申诉,请求相关职能机构介入调查和处理。3.利用媒体力量呼吁公众关注:如果前述两种权利救济途径均未能有效解决困境,诉讼当事人可寻求媒体的帮助,公开揭露事件真相并寻求社会大众的关注与支持,借助舆论压力,推进问题的最终解决。《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三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
    2024-04-12
    415人看过
  •  违法采取保全措施的法院应承担的后果
    如果一个行政机关依法采取了保全措施或解除了保全措施,但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情况,就属于违法行为。其中包括: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却采取了、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保全案外人的财产、明显超过申请人申请保全数额或保全范围、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变卖财产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等。(一)若依法不应当采取保全措施却采取了保全措施,或者依法不应当解除保全措施却解除了保全措施,则属于违法行为;(二)若保全案外人的财产,但案外人对案件当事人负有到期债务的情形除外,则不属于违法行为;(三)若明显超过申请人申请保全数额或保全范围,则属于违法行为;(四)若对查封、扣押的财物不履行监管职责,严重不负责任,造成毁损、灭失,但依法交由有关单位、个人负责保管的情形除外,则不属于违法行为;(五)若变卖财产未由合法评估机构估价,或者应当拍卖而未依法拍卖,强行将财物变卖给他人的,则属
    2023-11-09
    398人看过
  • 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应在何时解除
    民事诉讼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为使其判决、裁定能顺利得以执行,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或依职权对另一方当事人所有的一定范围内的财产所采取的限制财产所有人行使财产权利的一种诉讼保全措施。财产保全主要有诉讼财产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两种。诉讼财产保全是指民事争议已经进入诉讼程序,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不能执行或者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作出财产保全的裁定;当事人没有提出申请的,人民法院在必要时也可以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诉前财产保全是指民事争议还未进入诉讼程序,但相关民事争议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在起诉前以向人民法院提供担保为要件、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人民法院经审查后作出裁定并按程序采取的财产保全措施。对于财产保全措施的时限,目前法律尚无明确规定,但从相关立法精神分析,无论是诉前财产保全
    2023-06-06
    163人看过
  •  银行抵押房产能否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依据抵押银行所拥有的房产,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当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时,当事人可以在法院做出判决前向法院申请,以便对房屋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房产设定抵押不影响保全措施的实施,保全措施同样不影响抵押权人优先实现债权。依据抵押银行所拥有的房产,人民法院可以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当人民法院在审理过程中,可能因当事人一方行为或其他原因导致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时,当事人可以在法院做出判决前向法院申请,以便对房屋采取诉讼保全措施。房产设定抵押不影响保全措施的实施,保全措施同样不影响抵押权人优先实现债权。 房 屋 抵 押 如 何 进 行 保 全 ?房屋抵押是一种常见的担保方式,但抵押权人的权益受到许多限制。为了保全抵押资产,抵押权人可以采取多种措施。首先,根据《民法典》第406条规定,抵押权人可以请求抵押人提供相应的担保财产或者提供足够数
    2023-09-06
    239人看过
  •  探究法院能否采取措施获取证据?
    这段内容描述了涉及诉讼实体内容中可能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事实以及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程序事项包括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和回避等。此外,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事项。涉及到可能对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事实(诉讼实体内容)涉及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例如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中止诉讼、终结诉讼和回避等。还有申请再审、不予执行仲裁裁决、申请公示催告程序、财产保全、证据保全等等 【审判监督】如何判断法院是否有权进行证据调取?审判监督是人民法院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进行审查、撤销或变更的一种法律程序。在审判监督程序中,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证据调取以支持其裁判意见。但是,如何判断法院是否有权进行证据调取是一个重要问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进行证据调取需要满
    2023-08-25
    471人看过
  • 法院在采取保全措施时,如何通知被告人
    法院保全被告人财产时以信件的方式通知。人民法院保全财产后,应当立即通知被保全财产的人。财产保全会通知被告。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法院起诉被告人多久能收到通知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如果送达没有问题,那正式立案五日内,法院就会将传票安排送出。但如果送达有困难,则会延长一定的时间。若被告无法送达,则会进入公告送达的程序,公告期为三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条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者其他原因,使判决难以执行或者造成当事人其他损害的案件,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可以裁定对其财产进行保全、责令其作出一定行为或者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当事人没有提
    2023-07-11
    46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社保
    词条

    社保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保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 更多>

    #社保
    相关咨询
    • 保险人能否对保险标的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6-12
      保险人为维护保险标的的安全,经被保险人同意,可以采取安全预防措施。
    • 法院采取保全措施的必要条件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11
      人民法院受理财产保全案件时,通常需要审查以下几个条件: 首先,当事人需提出申请。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0条规定,人民法院对于可能因当事人一方的行为或其他原因,使判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的案件,可以根据对方当事人的申请,裁定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而第101条规定,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财产保全将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起诉前向人民法院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当
    • 仲裁是否能够采取财产保全措施?
      云南在线咨询 2024-11-23
      在仲裁程序中,当一方当事人由于另一方当事人的某些行为或原因导致裁决无法执行或难以执行时,该当事人可以提出财产保全的申请。随后,仲裁机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将当事人的保全申请提交给人民法院,请求法院实施某种强制措施。
    • 受保全人民法院不予采取保全措施的判决
      北京在线咨询 2021-11-16
      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如果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应立即执行。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30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人民法院应当解除保全。
    • 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财产,不得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如何采取保全措施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4
      《民事诉讼法》第102条规定:“保全限于请求的范围,或者与本案有关的财物。”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司法解释也认为,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时,保全的范围应当限于当事人争执的财产,或者被告的财产,对案外人的财产不得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对案外人善意取得的与案件有关的财产,一般也不得采取保全措施。所以,财产保全的范围,不能超过申请人请求的范围,或者不能超过争议财产的价额。采取保全措施,只能在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