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情形下的欠款属于夫妻共同债务,超出下列范围的,属于个人债务:
一、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债务。
二、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
3、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以个人名义超过家庭日常生活所需的债务,但债权人可以证明债务用于共同生产经营的债务。
夫妻个人债务如何认定与处理?
下列债务认定为夫妻个人债务:
一、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婚前债务。
二、婚内约定由个人承担的债务。
三、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从事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四、夫妻一方擅自利用夫妻共同财产从事经营活动所负的债务。
五、夫妻一方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人所负担的债务。
六、夫妻一方因侵权行为或犯罪行为所产生的债务。
七、管理或成就夫妻一方个人财产时所负的债务。
八、夫妻一方以个人财产或擅自以夫妻共同财产为他人提供担保所发生的债务。
九、夫妻一方因恶习或从事违法行为而负的债务。
十、夫妻一方在分居期间所负的债务。
夫妻个人债务由一方自己偿还。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超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但是,债权人能够证明该债务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或者基于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的除外。
-
夫妻财务个债与共债有何区别
61人看过
-
最高院夫妻共同债务最新规定,夫妻共同债务和个人债务的区别
61人看过
-
夫妻债务的性质与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划分
220人看过
-
民法典如何划分夫妻个人债务与共同债务
202人看过
-
夫妻债务的区别:共同还是个人?
293人看过
-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区别和怎样划分
205人看过
个人债务包括以下这些:夫妻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避债务为目的的除外,一方未经对方同意,擅自资助与其没有抚养义务的亲朋所负的债务,一方未经对方同意,独自筹资从事经营活动,其收入确未用于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 更多>
-
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如何认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2-05-08一、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借的债务,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个人债务包括: 1、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即结婚之前一方或双方对外所欠的债务。离婚时一般仍视为个人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 2、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债为目的的除外。所谓“约定”,就是夫妻双方经商量后,就哪些债务由谁个人负责承担而达成的一种协议,对此协议,双方互为认可。但双方如果以逃债为目的的约定是无效的。 3、一
-
夫妻共同债务与同居期间共同债务的区别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3同居期间一方因双方共同生活所借的债务的,属于双方共同债务,双方对共同债务承担连带清偿的责任。如果是一方因个人消费所借的债务,由该方独自承担,另一方没有偿还义务。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四条规定,夫妻双方共同签名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以及夫妻一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个人名义为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
-
个人债务夫妻债务的区别河南在线咨询 2023-03-23一、个人债务是指夫妻一方为满足个人需要所借的债务,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个人债务包括: 1、男女各自婚前所负的债务,即结婚之前一方或双方对外所欠的债务。离婚时一般仍视为个人债务,由个人负责偿还。 2、双方约定由个人负担的债务,但以逃债为目的的除外。所谓“约定”,就是夫妻双方经商量后,就哪些债务由谁个人负责承担而达成的一种协议,对此协议,双方互为认可。但双方如果以逃债为目的的约定是无效的。 3、一
-
夫妻个人债务有哪些如何将共同债务变为夫妻共同债务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301、婚前单方面的转换。婚前男女单方面的债务,由于婚姻关系的建立,同时得到对方的认可和接受,婚后双方积极共同偿还,结婚时间长,双方无异议。在这种情况下,婚前单方面的债务可以根据夫妻的共同债务来处理;2、婚前个人所有的房屋或其他财产,由于已婚多年(一般物品在审判实践中掌握4年以上,贵重物品和房屋掌握8年以上),由双方长期共同使用、经营和管理,财产已渗透到夫妻双方支付的劳动成本中。在这种情况下,单方财产
-
关于夫妻共同债务与个人债务的区别和怎样划分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1-21夫妻共同债务是指夫妻为维持正常家庭生活或履行赡养义务而承担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夫妻共同债务一般发生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 2、夫妻共同债务必须是维持家庭共同生活或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债务。 夫妻共同债务为连带债务。 符合上述条件的,夫妻一方或双方的债务均为夫妻共同债务。相反,不用于夫妻共同生活、共同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