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保密法的立法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16 06:10:34
101 人看过
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依据《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
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保守国家秘密法规定国家秘密的保密期限已满的,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依据
93人看过
-
我国现有商业秘密保护的法律依据
293人看过
-
我国取名依据的法律条文是什么?
105人看过
-
我国隐私权保护的宪法依据
447人看过
-
法律依据是什么?对立法法进行修改的依据是什么?
247人看过
-
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168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我国的商业保密法律依据有哪些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7商业保密法律依据有但在特殊情况下,对于特定信息确定保密期限是必要的。如正在申请专利的信息、一旦产品进入市场就可能被破解和仿制的信息、或者一旦实施就无异于公开的信息,就具有明确的保密期限
-
-
新保密法的主要立法依据有哪些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12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依据《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
-
我国采取脱密措施的法律依据?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3在劳动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1996年10月31日)第二项中规定:用人单位与掌握商业秘密的职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商业秘密的有关事项时,可以约定在劳动合同终止前或该职工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时间内(不超过6个月),调整其工作岗位,变更劳动合同相关内容。可见,该条款为劳动合同中约定脱密期提供了依据,使这种保守商业秘密的措施,具有了一定的可操作性。地方性法规中《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第
-
我国保密法立法的实质条件香港在线咨询 2023-05-30保守国家秘密法的立法依据《宪法》。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第四条,保守国家秘密的工作(以下简称保密工作),实行积极防范、突出重点、依法管理的方针,既确保国家秘密安全,又便利信息资源合理利用。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公开的事项,应当依法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