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其中包括奖金。因此,劳动争议绩效属于工资,也可以说绩效是工资的一种形式。
劳动争议绩效属于工资,绩效是奖金的一种分类,因此也可以说绩效是工资的一种形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第四条,工资总额由以下六部分组成:(一)计时工资;(二)计件工资;(三)奖金;(四)津贴和补贴;(五)加班加点工资;(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工 资 构 成 与 劳 动 仲 裁
劳动仲裁与劳动争议诉讼的关系是劳动争议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即先裁后审制度。劳动争议当事人必须首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应当在收到裁决后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未经仲裁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收到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15日内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否则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十五日内起诉的,仲裁裁决不具有法律效力,人民法院应当全面审理劳动争议,不受已完成仲裁的影响。
各种劳动仲裁与诉讼的受案范围为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相同,但仲裁的对象是劳动关系纠纷,经济仲裁的对象是经济合同纠纷。仲裁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劳动仲裁适用《劳动争议仲裁法》,经济仲裁适用《仲裁法》。仲裁委员会不同,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劳动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经济仲裁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仲裁的效果不同,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经济仲裁不服的除有特定理由外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绩效是工资的一种形式,也是劳动争议的一种表现形式。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工资总额构成的规定》,工资总额由六部分组成,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和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劳动仲裁是劳动争议诉讼的法定前置程序,当事人必须先将争议提交劳动仲裁机构进行仲裁。仲裁裁决后,当事人未在15日内起诉的,裁决具有法律效力,当事人应当履行裁决,否则对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相同,但仲裁的对象是劳动关系纠纷,经济仲裁的对象是经济合同纠纷。仲裁程序适用的法律依据不同,劳动仲裁适用《劳动争议仲裁法》,经济仲裁适用《仲裁法》。仲裁委员会不同,劳动仲裁委员会是劳动局下属的事业单位,经济仲裁委员会是一个独立的第三方组织。仲裁的效果不同,对劳动仲裁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对经济仲裁不服的除有特定理由外不能向法院提起诉讼。
《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第四条
工资总额由下列六个部分组成:
(一)计时工资;
(二)计件工资;
(三)奖金;
(四)津贴和补贴;
(五)加班加点工资;
(六)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
因工资未明确而产生的劳动合同赔偿问题
324人看过
-
劳动仲裁对绩效工资怎么界定
439人看过
-
被劳动仲裁会不会扣绩效工资?
461人看过
-
劳动仲裁的绩效工资证据由谁提供
442人看过
-
银行员工离职,因工资和年终奖问题,提起劳动仲裁
462人看过
-
劳动仲裁是否涉及工伤赔偿问题?
229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因工伤赔偿问题,劳动仲裁能否通过?云南在线咨询 2023-03-23关于工伤赔偿问题劳动仲裁如下: 与用人单位工伤保险待遇申请仲裁应提交《仲裁申请书》、《工伤认定决定书》和《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书》即身份证明资料。 《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 第二十八条 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
-
有关绩效工资扣减劳动仲裁是否具有法律效力的问题海南在线咨询 2024-11-28如果您遭受薪酬扣除问题,申请劳动仲裁是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可行且有效途径。依据现有法规条例,在您与用人单位确立雇佣关系后,任何一方都不得对另一方实施非法罚款或无故克扣工资款项等行为。关于绩效考核方面,用人单位有权根据绩效考评的实际情况,对劳动者的绩效工资进行相应调整。若您和用人单位之间发生争议,您可依照法定程序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申诉。劳动仲裁程序大致包括以下四个环节:当事人提交仲裁申请书和相关证据材
-
因工资问题与老板产生冲突可以申请劳动仲裁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30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
-
-
劳动仲裁不发工资怎样赔偿的相关问题!!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8如果在仲裁期间不存在劳动关系,已经终止的当然是不能要求支付工资了,如果是企业单方解除导致劳动关系不存续的,那就要看员工个人诉求了,有诉求要恢复劳动关系被支持的,则仲裁期间是有工资的;没这诉求而要解除劳动关系的补偿或赔偿的,也就不能再要求支付工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