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冒专利罪的立案标准具体如下:
根据法律规定,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2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
4、造成恶劣影响的。
“违法所得数额在10万元以上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侵犯他人专利权,假冒他人专利违法所得数额累计达到10万元以上的情形。
侵犯他人专利权的行为包括两种情形: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商业营利为目的使用他人专利和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制造、使用、销售专利产品,窃用专利方法,冒充他人专利产品的行为。
假冒专利罪罪与非罪的界限
根据《专利法》第69条的规定,下列行为不视为侵犯专利权:
1、专利产品或者依照专利方法直接获得的产品,由专利权人或者经其许可的单位、个人售出后,使用、许诺销售、销售、进口该产品的;
2、在专利申请日前已经制造相同产品、使用相同方法或者已经做好制造、使用的必要准备,并且仅在原有范围内继续制造、使用的;
3、临时通过中国领陆、领水、领空的外国运输工具,依照其所属国同中国签订的协议或者共同参加的国际条约,或者依照互惠原则,为运输工具自身需要而在其装置和设备中使用有关专利的;
4、专为科学研究和实验而使用有关专利的;
5、为提供行政审批所需要的信息,制造、使用、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以及专门为其制造、进口专利药品或者专利医疗器械的。除此之外的假冒他人专利行为,达到立案追诉标准的,均应追究刑事责任。
《关于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标准的规定》
假冒他人专利,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
1、违法所得数额在十万元以上的;
2、给专利权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3、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因假冒他人专利,受过行政处罚二次以上,又假冒他人专利的;
4、造成恶劣影响的。
-
保险欺诈罪案件立案与刑罚标准分析
310人看过
-
2021年非法出售增值税专用发票罪最新立案标准:探讨与分析
206人看过
-
探讨:赌博欺诈手段的定性分析
282人看过
-
专利权纠纷与侵权:法律关系的探讨与分析
138人看过
-
高利贷罪的立案标准探讨
263人看过
-
"妇女立案标准:探讨与改革"
186人看过
专利,从字面上是指专有的权利和利益。“专利”一词来源于拉丁语Litterae patentes,意为公开的信件或公共文献,是中世纪的君主用来颁布某种特权的证明,后来指英国国王亲自签署的独占权利证书。 专利在现代一般是由政府机关或者代表若干国... 更多>
-
欺诈获取国家福利罪立案标准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24在诈骗罪这一犯罪行为的定性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通过虚假申报或伪造欺骗手段获取国家专项资金使用资格的个人或组织。如果他们的资格、行为以及所占用国家资金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那么就可以认为他们已经实施了诈骗活动。 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个人或组织通常会在申请专项资金的过程中采取一系列虚假的措施,例如虚构并不存在的企业或项目,甚至伪造重要的申报文件等。只要这些行为满足诈骗罪的法律定义,相应的个人
-
参与欺骗国家专项资金罪立案标准山东在线咨询 2023-05-0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一)贪污救灾、抢
-
碰瓷行为如何定性:探讨与分析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23关于出租车碰瓷事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实际上涉及到敲诈勒索这一罪名。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敲诈勒索者针对公私财产进行敲诈勒索,且涉案金额达到一定规模或多次行骗,将会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款。 如果敲诈勒索公私财产的金额更大或是行骗次数过多,那么相应的刑罚则会更为严厉,将会被处以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款。最严重的情况是,涉案金额达到惊人的数额或存在其他特别严
-
缓刑对下一代的影响:探讨与分析广西在线咨询 2024-11-28缓刑执行通常不会对子女产生负面影响。但只有在特定领域,如军队和保密性较高的部门,父母的违法犯罪记录可能会对子女的的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需要注意的是,这种情况仅限于特定领域,例如军队以及保密性较高的部门。依据我国政治审查相关实践表明,如果直系亲属曾触犯过“危害国家安全罪”或严重刑事犯罪(如重大暴力犯罪或职务犯罪等),那么他们的子女在申请担任国家公职时可能会受到相应的限制与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
-
离婚是否需要冷静期:探讨与分析河北在线咨询 2024-11-22在法律范畴内,离婚并非强制要求有一段“冷静期”。当事人可以选择以合约方式办理离婚事宜,但必须遵守现行法规规定,履行为期三十日的法定离婚“冷静期”。 如果申诉人选择采取诉讼手段进行离婚,只需证明当事人之间的婚姻关系已经破裂,并经过调解无法解决,法庭即可作出宣告离婚的裁决,无需再添加所谓的离婚“冷静期”作为必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