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侵害的群体具有很广泛的特点,而且是非特定的,采取漫天撒网,在某一段时间内集中向某一个号段或者某一个地区拨打电话或者发送短信,受害者包括社会各个阶层,既有普通民众也有企业老板、公务员、学校老师,各行各业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波及面很宽、社会影响很恶劣。
一些诈骗是针对性比较强的。比如像汽车退税诈骗,受骗的主要是一些有车族。还有一些突出的像冒充电信人员、公安人员的诈骗,诈骗者往往选择白天拨打电话,白天年轻人都上班了,家里老年人比较多,其抓住老年人资信度比较闭塞,容易受骗的情况实施作案。
一、研究生被骗311万,如何谨防电信诈骗
一位女研究生被骗311万后,但是却不承认自己一上当受骗。有一名女士在短时间内分多笔将大量金额汇入了多个可疑账户。民警赶紧打电话提醒她。女子接到民警的电话后,表示自己没有被诈骗,只是在做投资。经过民警多次劝说还是不愿承认自己被骗,最后也不愿报警处理,后由其丈夫报警。
近些年电信诈骗是非常多的,且诈骗手段越来越多。因此就需要谨慎电信诈骗。
如何谨防电信诈骗:
1、QQ冒充好友诈骗。利用木马程序盗取对方QQ密码,截取对方聊天视频资料,熟悉对方情况后,冒充该QQ账号主人对其QQ好友以患重病、出车祸急需用钱等紧急事情为由实施诈骗。
2、微信冒充公司老总诈骗财务人员。犯罪分子通过技术手段获取公司内部人员架构情况,复制公司老总微信昵称和头像图片,伪装成公司老总添加财务人员微信实施诈骗。
3、微信伪装身份诈骗。犯罪分子利用微信附近的人查看周围朋友情况,伪装成高富帅或白富美,加为好友骗取感情和信任后,随即以资金紧张、家人有难等各种理由骗取钱财。
4、微信发布虚假爱心传递诈骗。犯罪分子将虚构的寻人、扶困帖子以爱心传递方式发布在朋友圈里,引起善良网民转发,实则帖内所留联系方式绝大多数为外地号码,打过去不是吸费电话就是电信诈骗。
二、电信诈骗刑事处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电信诈骗受害者指南
177人看过
-
电信诈骗有哪些,电信诈骗如何预防
123人看过
-
受到伤害的人包括哪些群体
401人看过
-
电信诈骗行为存在哪些危害
499人看过
-
电信诈骗的受害者会怎么样
175人看过
-
常见的电信诈骗有哪些,如何举报电信诈骗
215人看过
电信诈骗,主要是通过网络、电话和信息的方式,捏造虚假的信息,设置骗局,对受害人实施非接触式诈骗,从而诱导受害人转账或者打款的犯罪行为,属于诈骗罪的一种。 电信诈骗量刑标准为:诈骗他人财物,涉嫌金额较大的,可依法判处诈骗人三年以下管制、拘役或... 更多>
-
电信诈骗受害人越轨怎么办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09受害者放弃维权属于弃权,不属于越轨。在当今的中国,诚信缺失,道德滑坡,公民受骗的案例多得不胜枚举。报案者除了报案时的笔录还在公安部门保存以外,绝大部分被骗者的损失都没有挽回。e租宝集资诈骗500亿元人民币,至今分文未追回,广东邦家集资诈骗99.5亿元人民币,受害者辛辛苦苦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也分文没有找回,大部分被骗者只能无奈地选择自认倒霉,不去找政府部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老百姓对警方的失望情
-
武汉湛祥群电信彩票诈骗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021、涉嫌诈骗犯罪,数额较大的,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具体量刑看情节。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哪些是电信诈骗,电信诈骗的构成要件是哪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04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故意隐瞒事实的真相或者故意捏造事实,使对方陷入错误的认识,作出不真实的法律行为,从而达到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目的。 1、主观方面:诈骗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为直接故意,故意捏造事实或者隐瞒真实情况,骗取并非法占有公私财物。 2、犯罪主体: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满足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刑法上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满16周岁及以上的公民,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不触
-
前段时间被诈骗的电信诈骗电话有哪些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电信诈骗刑事追究起点一律为三千元或者情节严重者。三千元以下为治安案件。法律链接:《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信用卡诈骗电话有哪些福建在线咨询 2023-04-01罪的行为之一的恶意透支是指信用卡的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善意透支和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在于行为人在主观上的差异。两者在客观上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善意透支的行为人主观上有先用后还的意图,届时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恶意透支的行为人透支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也没有能力偿还,在行为上采取潜逃的方式躲避债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