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劳动者因为工伤、职业病,请求用人单位依法承担给予工伤保险待遇的争议,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后,当事人依法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一、70岁因在工作期间受伤是否能认定为工伤?
能。1、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2、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3、但职工因法定的一些情形导致本人在工作中伤亡的,不认定为工伤;4、所称职工,是指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各种用工形式、各种用工期限的劳动者。
二、未缴纳工伤保险费怎么赔偿?
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偿还。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其中,经劳动能力鉴定丧失劳动能力的,享受伤残待遇。
三、未经工伤认定能否主张权利?
职工未经工伤认定一般不能主张赔偿权利,工伤认定是处理工伤劳动争议的不可或缺的必要前提条件。职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且经工伤认定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因工伤产生纠纷属于劳动纠纷吗
265人看过
-
应该怎么处理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的纠纷?
487人看过
-
应对工伤纠纷的措施:用人单位与工伤职工
468人看过
-
工伤认定后如何处理职工与用人单位的纠纷
65人看过
-
工资纠纷:离职工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纠纷?
86人看过
-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工伤纠纷怎么解决?
476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与职工发生纠纷有哪些种类?江苏在线咨询 2022-06-30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按照民事纠纷处理,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
-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具体按照哪些处理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111、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纠纷,一般是按照劳动纠纷来处理,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达成和解协议;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也可以申请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满意的,则可以及时提起诉讼。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
-
员工与用工单位发生工作纠纷如何解决?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5与用工单位发生纠纷,当事人可以选择以下方式解决: 1、协商: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调解:发生劳动争议的,可向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进行调解,申请调解的可以口头形式,也可书面形式,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必须履行。 3、仲裁: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
-
烂尾楼工程纠纷属于什么纠纷(工伤起诉属于什么纠纷)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25当然属于劳动纠纷了。既然是劳动纠纷就可以让劳动局监察大队出面协调,如果协调未果还有劳动仲裁。如果还是没办法解决,那就只能到法院起诉。不过法院起诉的话太漫长了。
-
与用人单位工资纠纷问题安徽在线咨询 2022-07-14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二)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三)安排加班不支付加班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