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庇与知情不举的区别在哪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22 18:54:00
155 人看过
包庇罪名的认定标准在于行为主体是否积极主动地为罪犯提供藏身之所以及金钱支持,以便他们能够成功逃脱或设法掩盖真实情况,此外还包括篡改证据等行为。
例如,在明知他人已经实施了犯罪行为的前提下,仍为其提供钱财以帮助其逃脱追捕。
相比之下,虽对犯罪事实有所了解,却未向相关机构举报的行为被称为知情不举。
这两种行为的主要区别在于主观意图及具体行动方式上。
包庇罪的行为人往往是出于故意,目的是为了协助罪犯逃避法律的制裁,因此其行为表现相对更加主动和积极。
而知情不举则更倾向于消极的不作为,即虽然知晓犯罪情况,但并未采取任何主动协助罪犯的措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
【窝藏、包庇罪】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如何区别包庇罪与知情不报
237人看过
-
知情不报和包庇区别
112人看过
-
如何区分窝藏、包庇罪与知情不举的界限
138人看过
-
包庇罪与窝藏罪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215人看过
-
应将知情不举有限制地纳入包庇罪
439人看过
-
作证妨碍与包庇罪的区别与比较
16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一旦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可以参与了包庇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08如果确实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
-
不举算包庇罪吗,如果知情不举会怎么样天津在线咨询 2021-12-12知道不举不是庇护罪。庇护罪是指知道是犯罪的人为其作假证明庇护的行为。依照刑法的规定,构成庇护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
与、包庇分子罪的区别澳门在线咨询 2022-11-01伪证罪与包庇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的区别在于: (1)主体要件不同。伪证罪是特殊主体;后两种包庇犯罪是一般主体。 (2)实施犯罪的时间不同,伪证罪只能在侦查、审判阶段实施;后两罪则可以在犯罪分子被逮捕、关押前实施,也可以在被逮捕、判刑之后实施。 (3)犯罪的内容不同。伪证罪掩盖的是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犯罪情节;后两罪所掩盖的可以是全部罪行或者重要犯罪事实。 (4)包庇对象的情况不同。伪证罪包庇的是在
-
窝藏、包屁罪与知情不报罪的区别江西在线咨询 2022-01-31窝藏、包屁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屁的行为。要看你弟弟的行为是属于知情不报还是属于包庇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刑事处罚。知情不报”,是指知晓犯罪事实或犯罪人的情况而不主动或自觉向司法机关举报的行为。虽然“知情不报”的行为在客观上有利于犯罪分子逃匿,但与窝藏、包屁罪显然有巨大的区别。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窝藏、包屁罪的行为人是以积极的窝藏、包屁行为帮助犯罪分子
-
怎样在不知情情况下做一次包庇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1如果确实不知情,则不构成犯罪。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窝藏、包庇罪,是指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行为。本罪为选择性罪名,具体包括窝藏罪和包庇罪。本罪主观上必须出于故意,即明知是犯罪的人而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明知,是指认识到自己窝藏、包庇的是犯罪的人。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若在开始实施窝藏、包庇行为时不明知是犯罪人,但发现对方是犯罪人后仍然继续实施窝藏、包庇行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