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纠纷可以寻求哪些处理机构帮助关于劳动纠纷的解决途径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设立在各类企业内部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其职责在于化解企业内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二,则指专门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委员会,它通过公正、严谨的程序对各种劳动争议进行裁决并作出相应判决;
最后,当劳动纠纷进入到诉讼阶段时,当事人可向具有终局裁决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该类机关代表国家行使司法权,做出公正且权威的劳动争议处理结果。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国家最高审判机构,人民法院不仅要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神圣使命,同时也承担了处理劳动争议案件这一重要职能。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条
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到下列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一)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
(二)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
(三)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由职工代表和企业代表组成。职工代表由工会成员担任或者由全体职工推举产生,企业代表由企业负责人指定。
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由工会成员或者双方推举的人员担任。
二、劳动纠纷可以不走仲裁去法院起诉吗对于涉及劳动争议的案件,必须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之后,才可以进一步提交至法庭裁决,否则将不予审理。当然,如果出现劳动者提出的劳动仲裁请求未能被仲裁机构采纳或驳回的情况,那么仲裁裁定自然也就无法执行了。劳动仲裁乃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适格的当事人所提起的劳动争议进行公正且具有法律效力的判断和裁决过程。在我国现行的法律制度下,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必要前提条件,也是劳动者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程序。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
提起劳动仲裁的一方应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除非当事人是因不可抗力或有其他正当理由,否则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时效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
劳动争议处理的主要路径主要涵盖了以下三个方面:首先,企业在自身内部设立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作为专门负责协调与化解内部劳资冲突的权威机构;其次,是由政府部门设立的独立于企业之外的仲裁委员会,其职责在于以公正、客观的态度对各类劳动争议进行裁决;最后,当争议进入到诉讼阶段时,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拥有最终审判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国家最高审判机关以其权威性和公正性,为社会公平正义提供坚实保障,同时妥善处理各类劳动争议案件。
-
哪些机构能够协助处理劳动纠纷事宜
106人看过
-
家庭暴力受害者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245人看过
-
寻求帮助: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处理
118人看过
-
向哪些机构寻求帮助可以有效应对家庭暴力?
331人看过
-
哪些机构可以处理劳动纠纷,能直接起诉解决劳动纠纷吗
89人看过
-
面对同居十年分手,可以寻求哪些机构的帮助?
349人看过
-
可以去劳动局寻求帮助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07职工工资不公平,劳动者可以前往劳动局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合理支付工资。 申请人申请仲裁时需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需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如果书写仲裁申请有
-
拆迁赔偿评估寻求哪些机构帮助?广东在线咨询 2024-12-04房屋拆迁事务需交由具有相关资质的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负责。对于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评估,必须遵守《房屋征收评估办法》的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审慎评估并作出确认。如果您对评估结果的被征收房屋价值持有异议,可以向该房地产价格评估机构提出复核评估申请。若复核结果仍让您存疑,您则有权向房地产价格评估专家委员会提交鉴定申请。 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十四条,被征收房屋的价值评估应当考虑房屋
-
有关股东纠纷,可以向哪个部门寻求帮助?宁夏在线咨询 2024-12-10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决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该决议无效。而根据2018年修正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股东会或股东大会、董事会的会议召集程序、表决方式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或者决议内容违反公司章程的,股东可以自决议作出之日起六十日内,请求人民法院撤销。若股东依照前款规定提起诉讼,人民法院可以应公司的请求,要求股东提供相应担保
-
医患纠纷找哪个部门寻求帮助?云南在线咨询 2023-09-22医患双方本着自愿、合法、公正的原则,在县人民调解中心医患纠纷调解室负责人的主持下进行调解。患者或其家属可以向县卫生局医政股申请,进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患者或其家属可向县人民法院提出诉讼申请,由法院组织安排司法鉴定或医疗事故鉴定,并依据鉴定结论,依法做出民事判决。
-
处理合同纠纷的困境:寻求帮助的途径山东在线咨询 2024-12-11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如果当事人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