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15日,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即将出台实施。与现行的《消保法》相比,新法在网络购物、惩罚性赔偿力度、维权举证等方面做出了相关规定,让以往不少难以协调解决的纠纷有了依据。
昨天,记者采访了市消保委金牌调解能手曹凌霄,通过举例的方式为大家解读新《消保法》中的几大亮点。
7天无理由退货
曹凌霄告诉记者,去年他曾接到多起与网购有关的投诉。
例如有位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了某品牌的皮鞋一双,到货后才发现尺码不合适,同时认为实物没有效果图那样好看,便提出退货的要求,自然被对方拒绝。
消费者的理由也没错,她说看到实物肯定不会买这鞋子了,何况尺码也不对。他表示,网站方面却以质量无问题、效果图只能作为参考等理由拒绝退货,只肯帮忙换尺码,最终消费者无奈妥协。
不过,按照即将实施的新《消保法》,上述纠纷消费者会占优:凡是通过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购买到的商品,消费者都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7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
毕竟远程购物不确定因素较多,这条新规定在老百姓日常化的网购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护效果,赋予买家反悔权。不过曹凌霄解释,可以退的商品也有一定条件,包括商品应当完好、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等。
同时为防止权利滥用,如果商品为消费者定做的、鲜活易腐的、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以及交付的报纸、期刊和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经营者可以选择不退货。
遇欺诈至少获赔500元
据了解,新《消保法》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接受服务费用的三倍,同时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的,按500元赔偿。
这条规定其实是鼓励消费者维权。曹凌霄说,日常生活中,有些产品可能价值很低,哪怕去找商家理论也得不到多少赔偿,有人就索性放弃维权了。他告诉记者,曾有消费者在商场购买了不足10元的商品,最后回到家发现实际收取的价格和标签价格不符,商家有欺诈行为,就找过来投诉。后来得知赔偿是退一赔二,算下来仅能赔到20元左右,消费者马上就放弃了,觉得小钱没必要计较。
同样情况在新《消保法》实施后,效果却大不一样:按照新规,商场首先得退一赔三,即把原来商品退货后重新再赔约30元,但此时又因金额不足500元,商家需按最低标准赔给消费者500元现金。对此曹凌霄提醒,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记得索证索票,便于在遭遇欺诈时顺利维权。
缺陷商品致伤赔偿金翻倍
除了对欺诈的处罚力度提高,新《消保法》还有一项提高惩罚性赔偿的措施: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惩罚性赔偿。
我们就说前几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类似于这种事情发生且对消费者造成严重后果的,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普通的民事赔偿责任,还要承担消费者由此所受损失二倍以下的赔偿金。曹凌霄介绍,例如消费者这次所有的医疗费和误工费等损失共计10万元,那经营者除了赔偿这10万元外,还要承担20万元以下的赔偿金,对于经营者来说是个极大的震慑。
另外,该惩罚性赔偿可与欺诈赔偿同时使用,如果经营者在经营过程中有欺诈行为,且这个商品是缺陷商品对消费者造成了严重损害,那不仅要承担欺诈的三倍赔偿,还要承担使用缺陷商品受损失的二倍以下赔偿。
耐用品出问题换商家举证
电脑、空调、洗衣机等都是消费者日常生活的耐用品。以往哪怕在保修期内出现了质量问题,消费者也要先行去品牌的服务网点进行检测,由消费者负责举证。
曹凌霄说,之前有消费者新买的电脑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主板出现了质量问题,就找到商家要求更换或退换,但对方觉得是消费者使用不当导致,往往只答应收费修理,类似的纠纷还有很多,消费者基本很难维权。
不过,新《消保法》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6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
从“小事”看日本:天天“3?15”_消费维权
249人看过
-
新消法3月15日实施工商总局发布多个配套法规
490人看过
-
新消费者法明年3月15日起正式施行
463人看过
-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明年3·15起实施
144人看过
-
3月15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222人看过
-
新消法有哪些新看点
114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举证责任是公诉案件的公诉机关(检察院)和自诉案件的自诉人(被害人)依法应当承担的证明责任。 公诉案件的检察院负责举证,公安机关有侦查权,公安机关收集的证据可以作为检察院举证的材料,但公安机关没有向法庭举证的资格。... 更多>
-
怎样看待四月一日起实施收养法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9这个民法典实施前建立的事实收养关系,即指1992年4月1日前成立的,亲友、群众公认,或有关组织证明确以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长期共同生活的收养关系,由于当时并没有规定收养的专门法律规定,所以事实收养关系虽未办理合法手续,也应按收养关系对待。因此,对于民法典实施前已建立的事实收养关系,当事人可以申办事实收养公证。
-
15月3日消费者权益日的意义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9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的由来:1983年,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选择这一天作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也是为了扩大宣传,促进国际范围内保护消费者的活动。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一条 为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消费者为生活消费需要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权益受本法保护;本法未作规定的,
-
2015年3月15日消费者权益日的日期重庆在线咨询 2022-09-17“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merRightsDay)是每年的3月15日,即3.15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
每年的3月15日是消费者权益日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9-08“国际消费者权益日”(WorldConsmerRightsDay)是每年的3月15日,即3.15消费者权益日。由国际消费者联盟组织于1983年确定,目的在于扩大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宣传,使之在世界范围内得到重视,以促进各国和地区消费者组织之间的合作与交往,在国际范围内更好地保护消费者权益。
-
消费者权利保障法实施法湖北在线咨询 2022-08-15消费者权利保障法中消费者的权利有: 一、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 二、知情权。是指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 三、自由选择权。即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 四、公平交易权。是指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准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 五、求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