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日趋成熟以及用工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用工制度也朝着市场化方向改革,为了规避用工风险,进行合法裁员,劳务派遣制度应运而生。
劳务派遣最大的特点就是劳动关系与用工关系相分离,也就是被派遣劳动者与劳务派遣单位有劳动关系但无用工关系,与用工单位有用工关系但无劳动关系。第一,劳务派遣用工机制比较灵活,能够让企业从繁琐的人事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免去了办理各种琐碎的人员聘用、统筹保险等各种人事、劳动手续,使企业能够专心于核心事业的发展。第二,劳务派遣用工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人力资源管理成本、税收成本和解约成本等,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管理效率。第三,劳务派遣用工降低了企业的用工风险,由于企业与派遣员工之间没有劳动合同关系,规避了企业在裁员、薪酬发放、社保缴纳、劳动合同解除等用工风险。
一、劳务派遣的应用
第一,《劳动合同法》第63条修改为: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9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二条规定,向被派遣劳动者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不得歧视被派遣劳动者。
从法律关系上来说,被派遣劳动者与企业不存在劳动关系,因此,很多企业不加遮掩地在被派遣劳动者和自己职工之间推行同工不同酬。
第二,《劳动合同法》第66条修改为: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岗位上实施《劳务派遣暂行规定》第3条规定:用工单位决定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辅助性岗位,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并在用工单位内公示。第4条规定:用工单位应当严格控制劳务派遣用工数量,使用的被派遣劳动者数量不得超过其用工总量的10%。第28条规定:用工单位在本规定施行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数量超过其用工总量10%的,应当制定调整用工方案,于本规定施行之日起2年内降至规定比例。
在实践中,一些企业不断扩大劳务派遣用工岗位,在主营业务岗位和一般性工作岗位长期大量使用被派遣劳动者,以规避劳动法规定的义务。
二、将劳务派遣转为劳务外包的优势
劳务外包是指企业将其部分业务或职能工作发包给相关的机构,由该机构自行安排人员按照企业的要求完成相应的业务或工作。
二者的共同之处是,用工企业都不与劳动者签定劳动合同。
它们的之间主要区别是:其一,适用的法律不同。劳务外包适用《合同法》,劳务派遣适用《劳动合同法》。其二,劳动者管理的责任主体不同。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劳务外包单位自己安排确定;劳务派遣单位的员工必须按照企业确定的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进行劳动。其三,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劳务派遣一般是按照派遣的时间和费用标准,根据约定派遣的人数结算费用,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人。,企业与劳务外包单位之间按双方合同承担权利义务,企业对劳务外包单位的员工基本上不承担责任;劳务派遣中,给被派遣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劳务派遣单位与企业按《劳动合同法》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企业外包工转岗有赔偿吗
360人看过
-
劳务派遣工转外包工给经济补偿金吗
145人看过
-
合同工同工同酬包含福利吗,合同工被辞退有补偿吗
330人看过
-
部门外包出去,员工有补偿吗
458人看过
-
外包解除合同经济补偿金
239人看过
-
转外包合同是干嘛
497人看过
连带赔偿责任是指权利人可以向任何一个义务人提出赔偿其全部损失的要求,而此义务人可根据事先约定或法律规定向其他义务人追偿超出自己应承担的部分。 连带赔偿责任的顺序是各个责任人不分先后次序的根据权利人的请求承担责任。连带赔偿责任包括法定连带责任... 更多>
-
-
-
签了外包合同被转外包湖南在线咨询 2022-01-09正式劳动合同确认的是你与单位的劳动关系,外包合同是确认的是你与外包公司间的劳动关系。正式劳动合同要转外包,必然面临先行解除你与单位间的劳动关系。依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单位解除与你的劳动关系,若是与你协商一致解除则需支付你补偿金,若是属于违法解除的范畴,你可以要求其支付你双倍赔偿金。你可以向当地劳动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权。
-
外包人员转包合同生效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7-14不合法,这是企业规避新修改的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行为,劳动派遣与劳务外包的实质区别: 1、劳动外包中,企业对外包员工不进行直接管理,其工作形式和工作时间由员工自己安排确定 2、劳务外包一般按照事先确定的劳务单价根据劳务外包单位完成的工作量结算,其合同标的一般是“事”。通俗的说,只要把事情干完了就可以,而不论什么时间干,怎么干。因此要注意,改为劳务外包后,单位是否对你进行管理、限制,比如考勤、规定上下班
-
民法通则施工转包补偿合同是否有效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9《民法典》中施工转包签订免责合同是无效的,因为该免责合同条款属于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以及违反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条款,在法律上自始不发生效力,也就是说,即使双方当事人之间签订了免责合同,该合同也不会在双方当事人之间产生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