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户口迁出有承包地征地后有补偿吗?
没有补偿款,农村户口迁出后,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持。
户口迁出农村后土地承包经营权不一定会被收回。国家保护进城农户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不得以退出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农户进城落户的条件。
承包期内,承包农户进城落户的,引导支持其按照自愿有偿原则依法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或者将承包地交回发包方,也可以鼓励其流转土地经营权。
承包期内,承包方交回承包地或者发包方依法收回承包地时,承包方对其在承包地上投入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有权获得相应的补偿。
二、迁移农村户口宅基地怎么办?
农村的宅基地所有权归村集体,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依法享受使用集体土地的权利,因此只有农村户口才能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农村宅基地的分配一般是以户为单位,这样农民迁出户口就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和父母未分户的,本人的户口转出农村之后不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但其父母还继续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另一种是全家人一起将户口转出的,这样家里不再有成员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宅基地就会被村集体收回。
另外,宅基地上的房屋和宅基地归属权是有区别的,宅基地虽然属于村集体所有,但宅基地上的农房是属于村民自己所有。只要房子是属于村民的,那么房子所占用的宅基地依然归村民使用,但是如果房屋倒塌不存在了,宅基地将会被村集体收回。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非农户口的子女继承农户父母的房子之后也不能对其进行翻新和修建,直到房子倒塌之后由村集体收回其宅基地。
户口迁出后有承包地征地的行为是没有补偿的,农村户口迁移到城镇之后,农村的宅基地所有权对村集体所有,而农民作为集体经济的组织成员,依法享有使用集体土地的权利。农村宅基地的分配是以户为单位的,本人将户口迁出农村后,将不再享有宅基地的使用权。
-
后迁入的户口有征地补偿吗
367人看过
-
户口迁出后, 如何参加征地补偿
339人看过
-
农村征地补偿,户口迁出了能获得征地拆迁补偿款吗?
256人看过
-
女方户口不迁到男方女方有承包地她能享受土地征收后补偿吗?
470人看过
-
农村户口没有承包地能分配征地补偿款么
196人看过
-
征地补偿已迁出户口怎么办
292人看过
-
户口从承包地迁出来有什么补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3-08-21户口迁出之后存在征地补偿的,是没有补偿款的,对农民来说,农村的宅基地所有权是归村集体所有的,户口未迁出之前,农民可以享有宅基地,可以在宅基地上建房,但户口迁出之后,就不再享有宅基地了。
-
后迁入的户口有征地补偿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3-02-05有补偿费用,如果有房屋所有权就可以享受征地补偿费,反之则不能享受。征地补偿费按照被征收地的土地使用性质来决定补偿费用,一般来说,需要支付土地补偿费,青苗补偿费,安置补助费,村民住宅补偿费,地上附着物的补偿费。
-
户口迁出后,户口所在地的承包者还有权利享有原承包地和出让土地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09户口迁出,集体应该收回承包地。承包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是村集体分给本村农户承包的。承包人迁移户口后,就不是该村村民了,由发包方收回其承包地是合法的。农民户口迁移后,其承包地应当由户籍接受地的村集体分配。但是,由于我国农村不少地方没有机动地,承包地的调整没有与农户人口增减同步,所以新迁入户口者暂时没有承包地。不过,村集体会在统一调整土地是解决的。《土地管理法》第八条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
-
农村户口迁出后, 征地补偿款怎么分配, 征地补偿该村的户口迁出算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7二轮土地承包三十年不变且以户为单位签订承包合同的。在二轮承包期内只要该户还有人在该村就可以继续承包该土地。因此该村村民户口迁移到城市后能否获得征地补偿分两种情况:承包方全家户口迁出该村该户不是该村农户发包方应当收回该户承包的土地。征地补偿该农户不能享有;承包方全家部分户口迁出该村(即使还有一人户口还在该村)承包合同继续有效该户享有继续承包土地的权利。土地被征收后该户享有相应的补偿(含户口迁出该村的
-
户口已经迁出了征地补偿还有用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25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农村户口迁出后,在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不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不能获得征地补偿款。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农村土地承包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村委会、村民小组,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民主议定程序,决定在本集体经济组织内部分配已经收到的土地补偿费。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已经具有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请求支付相应份额的,应予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