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处罚的合法性与公正性要求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03 08:43:43 206 人看过

内部规章制度对员工处罚要符合以下要求:

1、员工违纪,证据确凿,充分;

2、用人单位制定的规章制度合法有效;

3、规章制度已向劳动者公示;

4、用人单位对劳动者作出处罚决定后,应当通知员工自己处罚决定。

公司缺乏上述条件的,视为非法解除劳动合同。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在劳动争议中作用

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具有企业小宪法的地位,在劳动争议处理中处于重要的法律地位。

一、《劳动合同法》第四条对规章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1、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2、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3、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4、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1、民主。通过民主程序制定。

2、合法。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

3、公示。并已向劳动者公示。

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1、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

2、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

3、应当适用合同约定。

【风险提示】

1、规章制度要发挥裁判依据作用必须具备民主、合法、公示条件;

2、规章制度规定内容如果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约定内容不一致,规章制度中不一致的部分内容将失效。

【法条链接】

《劳动合同法》

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

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律以及劳动定额管理等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

在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工会或者职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完善。

用人单位应当将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决定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十九条用人单位根据《劳动法》第四条之规定,通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并已向劳动者公示的,可以作为人民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

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

38、用人单位经职工大会或者职工代表大会通过的规章制度,或未设职工代表大会的用人单位经股东大会、董事会等权力机构或依相应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只要不违反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及政策规定,应当作为人民法院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但用人单位没有尽到告知义务的,不应作为处理案件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劳动合同的无效】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

(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

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

(二)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

(三)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

(四)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4日 23: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仲裁机构相关文章
  • 论合同解释对当事人自治否定的正当性与矫正性制度安排
    法官在解释有争议合同条款时,是以合理第三人为标准的客观解释而得出的意思,如果这种意思被当事人所接受,也可以说是当事人的新的意思。也可能以合理第三人为标准而得出的意思因异于双方意思不被双方当事人所接受,但双方当事人又不愿意因错误而撤销合同,即愿意保持原来合同的有效性,法官就只能依被解释出的意思进行裁判。在法官对合同进行补充解释中,当事人因未约定缺漏内容,根本无所谓合意。因此,在补充解释中,如果说是当事人的意思,就显得更加牵强。在这种时候,当事人承担了一种根本不是源于其约定的权利义务,在这里已经从实际上消灭了当事人自治,而代之以以裁判为目的的规范性意思。那么,如果这种解释已经完全背离了当事人的意志,应当通过撤销制度来维护意思自治的完整性。关键字:合同解释,契约自由,意思自治一、问题的提出及意义合同是当事人为自己制定的法律,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应依之为尺度来确定。但这里包括这样一个假定的前提∶当事人
    2023-06-08
    412人看过
  • 部门章与公章的区别及重要性
    1、权限范围不同。公司章代表公司,可以用于公司一切事务过程中需要用印地方;人事章代表公司人事部门,仅仅用于与人事相关的文件,记录等用印。2、办理方式不同。公章办理的手续更加繁琐。3、法律效益不同。公章有更大的法律效益。签合同盖公章和法人章可以吗签合同盖公章和法人章只需要选择其中一种便可,盖公章后一般不需要再盖法人章了。如果合同中约定的是盖章生效,合同主体为公司的,公章可以代表公司意志,盖完公章该合同就具有法律效力。合同另有约定的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2023-07-07
    498人看过
  • 确保婚内财产处置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婚内财产协议书应当写明夫妻双方的基本身份信息;写明财产名称、地址、价值、分割办法、财产权属、违约责任等主要内容,主要是房屋所有权的归属,汽车归属,还有夫妻所有的一些其他财产的处置情况,;由当事人签字,并确认时间。在约定财产时不要忘记对债务的约定。婚内财产协议书的应效限制是指哪些如果以下三类内容出现在了婚内财产协议中,那么协议的效力就会受到限制:对子女的抚养义务免除、对夫妻间扶助义务免除、擅自约定共同债务归属一方的内容;非双方真实意思表示而作出约定的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
    2023-07-07
    491人看过
  • 公司章程对员工有什么强制性规定吗?
    在日常业务中,当事人经常问公司章程对谁有约束力或应遵守公司章程。?根据我国《公司法》,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首先,公司章程由公司股东共同制定,是股东之间的共同约定。股东应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最后在工商登记机关或市场监督局登记备案。因此,公司章程对所有股东都有约束力。这里的股东不仅包括公司成立时的股东,还包括后来加入公司的股东。其次,公司章程由公司全体股东共同制定和签署,对公司也有约束力。公司必须遵守章程。再次,对董事、监事具有约束力。由于董事和监事是由股东大会或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的,有义务遵守公司章程规定的规则,应当受到公司章程的约束。最后,对高级管理人员有约束力。这是现行《公司法》特别明确的地方。高级管理人员包括公司经理、副经理、财务负责人、上市公司董事会秘书和章程规定的其他人员。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违法吗公司章程对股权转让限制是不是违法的依据我国公
    2023-08-16
    414人看过
  • 劳动规章制度的合法性要件-邓世运律师
    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第一款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制定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从这一条款的内容分析,用人单位有制定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的权力和义务;从企业有效管理的角度分析,完善的劳动规章制度更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劳动关系及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依法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可以作为企业用工管理的依据,也可以作为法院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依据,劳动规章制度实际上是企业内部的法律依据。但是,用人单位并非可以随意制定规章制度,也并非制定的任何规章制度都具有法律效力,只有依法制定的规章制度才具有法律效力。本文就如何保证规章制度的合法性,作一个简单的介绍。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四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及其他规范性文件,合法的规章制度应当具备以下三个要件:一、
    2023-06-09
    156人看过
  • 公司客户部规章制度规章制度
    1、遵守国家法律、法令和有关政策规定,不得从事非法经营;2、遵守公司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条例规定,不得以公司的名义获得个人商业利益;3、爱惜公司设备,严格按规定做好备件登记,不偷窃、误用及破坏公司的资产;4、积极参加部门组织的各项活动,维护集体荣誉;5、服从领导,做好本职工作;6、团结同事,互助友爱,同仁之间要谦虚礼让,如对公司或管理人员有异议时,可向上级主管申诉,不允许背后诽谤;7、严禁泄露公司机密及客户信息;严格遵守公司保密制度,工作时间离开办公室要把桌上的文件、资料收好。电脑在使用完离开时务必退回桌面或是关闭显示器。8、上班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窜岗;9、因公外出应事先向部门经理报告,如有特殊情况,应在事后主动向部门经理做出解释和说明;10、遵守排班秩序,若因疾病而导致无法上班,必须事前通知管理人员,因故请假必须按规定程序申请;11、不利用上班时间用工作电脑上网做与工作无关的
    2023-06-05
    411人看过
  • 员工规章制度里可以有罚款吗,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是否有效
    员工规章制度里可以有罚款,罚款的前提是因员工本人自身失误带来了公司的经济损失。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是否有效是取决于其制订的规章制度有没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没有违反通常情况是对双方都有约束力的。一、员工规章制度里可以有罚款吗员工规章制度里可以有罚款,但前提是员工给公司带来了损失。根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在实践中,因为员工的过错,造成公司损失,公司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公司的经济损失,但是公司支付给员工当月的工资不能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二、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是否有效单位的规章制度对员工是否有效根据该规章制度的合法性来判定。用人单位依照法定程序制
    2022-08-21
    141人看过
  • 规章制度形式性审查
    1.审查内容主要包括合法性、操作性、规范性和协调性。(1)合法性审查,主要是管理权限、管理方式、管理内容要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2)操作性审查,主要是审查该规章是否可以顺利实施,是否具有可操作性。(3)规范性审查,主要是规章的形式审查。(4)协调性审查,是指规章之间要求协调一致,避免矛盾和冲突。2.审查方式:主要有书面审查和会议审查两种。3.审查意见企业法律顾问在审查完规章草案后,应当提出审查意见。审查意见可以用审查意见书的形式告知送审人。审查意见书的内容包括:(1)规章名称;(2)规章存在的问题及需要修改的内容;(3)审查人或者审查负责人签名;(4)审查意见制作日期。规章制度是指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也称为内部劳动规则,是企业内部的“法律”。规章制度内容广泛,包括了用人单位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根据1997年11月劳动部颁发的《劳动
    2023-06-13
    73人看过
  • 女性员工养老制度
    女性职工55岁退休新政:根据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男性是60周岁,女干部是55周岁,女工人是50周岁,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职工社保,女性法定退休年龄是55周岁。如果下岗女工满足提前退休的条件,也可以申请提前退休。退休是指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劳动者因年老或因工、因病致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而退出工作岗位。上海女性职工产假待遇女职工产假分别按下列情况执行(上海市女职工劳动保护办法第十四条)产假:98天+30天(生育假)+15天(难产)+15天(多胞胎每多生一个婴儿)第一、单胎顺产者,给予产假九十八天,其中产前休息十五天,产后休息八十三天;第二、难产假。剖腹产、度会阴破裂增加15天;吸引产、钳产、臀位产增加15天;第三、生育假30天(原先的30天晚育假改为生育假;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夫妻,女方除享受国家规定的产假外,还可以再享受生育假三十天);第四、多胞胎生育假,每多生育一
    2023-07-01
    276人看过
  • “双规”制度的由来与性质
    《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检查工作条例》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组织和个人都有提供证据的义务。调查组有权按照规定程序,采取以下措施调查取证,有关组织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证据,不得拒绝和阻挠;要求有关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就案件所涉及的问题做出说明。现实生活中,人们将上述条款内容形象地称之为双规。概括而言,双规是指党的纪检部门根据群众举报或发现的问题,责令身为党员的被查处人在规定的地点、规定的时间内如实向组织交待自己违法乱纪问题的一种特殊组织措施和调查手段。采取双规措施的组织为党的纪律检查机关,双规对象为涉嫌违反党的纪律的党员。狭义上的双规即指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纪检部门采取双规措施的目的旨在调查该党员是否具有违反党的纪律的行为,从而既维护党纪的严肃性,又教育本人和广大党员。调查中若发现违纪党员同时又触犯刑律的,纪检部门则适时将案件材料移送有关司法机关处理。案件调查的时限为三个
    2023-06-11
    350人看过
  • 正当防卫的制度设计与正当性界定
    正当防卫是刑法理论中违法性阻却事由之一,[i]也是当代各国刑事立法中所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我国于1979年颁布的第一部刑法典和1997年修订后的刑法典均对正当防卫的概念、要件、防卫过当及其刑事责任等做出了规定。虽然,1997年新的刑法典在涉及正当防卫的限度等问题上比之原刑法典有了一些补充和修改,但在刑法理论和司法实务界,围绕着防卫权的范围、正当防卫的要件和防卫限度的把握等,却依然存在着争论。有些争论是直接针对着现行立法的,而更多的则是在司法个案的实际判定中逐步展开的。因此,围绕立法和司法中的主要问题,从学理角度对正当防卫制度进行探讨,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非常紧迫的。一、关于防卫权问题——来源及其范围防卫权是由人类的防卫本能逐步发展而来的一项法律上的权力。它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从分散型的个人防卫本能向具有社会整体认同意识的法律权力进行转化的过程,实现了作为一种原始复仇状态的无节制行为朝
    2023-06-11
    287人看过
  • 企业以违反内部规章制度为由解雇员工是否合法
    合法。根据《劳动法》第25条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或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但是,由于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单方面制定的,而“严重违反”又具有模糊性,因此该条法律容易被用人单位滥用。首先,有关部门应对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合理性进行全面审查。在制定程序上,应融入集体协商或工会讨论的民主程序,并向劳动者公示。因此,内容或制定程序上存在缺陷的规章制度不能作为审理案件的依据。其次,对“严重违反”的界定应充分考察劳动者的过错程度,审查劳动者的行为是否导致劳动合同难以继续维持,从而限制用人单位过于简单草率地即时解除劳动合同。再有,应与《工会法》等法律相结合,考虑用人单位即时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征求了工会意见等因素,认定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是否为不当解除。《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九条【用人单位单方解除劳动合同(过失性辞退)】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2023-06-18
    367人看过
  • 公务员回避制度的特性
    《公务员法》第68条规定:“公务员之间有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以及近姻亲关系的,不得在同一机关担任双方直接隶属于同一领导人员的职务或者有直接上下级领导关系的职务,也不得在其中一方担任领导职务的机关从事组织、人事、纪检、监察、审计和财务工作。因地域或者工作性质特殊,需要变通执行任职回避的,由省级以上公务员主管部门规定。”任职回避,也称职务回避,指对有法定亲情关系的公务员,在担任某些关系比较密切的职务方面作出的限制。由于亲情具有非理性和高度人身依附性等特点,决定了亲情与公务执行中所要求的严肃、公正、依法等基本要素会产生本质冲突。任职回避,主要就是将公与私、“国”与”家”严格分开,使公务员身在其职可以不受亲情的羁绊,完全置身于工作环境中,使公务员之间形成和谐单纯的工作关系。根据上述《公务员法》的规定可以把公务员的任职回避概括为“四种亲属、三个禁止”。民法典意义上的亲属指由婚
    2023-06-12
    107人看过
  • 部门领导罚款员工的合法性问题
    部门领导私自罚钱不合法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大队或当地政府部门举报要求对该领导的行为予以处理;也可以通过劳动仲裁的方式要求退回。能否罚款决定于公司的规章制度,规章制度是否合法有效决定于:1.是否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确定。2.用人单位是否公示,或者告知劳动者。部门领导对员工口头辞退算数吗口头辞退不生效,要求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用人单位口头辞退的,不具有法律效力。劳动者应当继续上班直至出具书面解除合同证明,避免用人单位以口说无凭按旷工处理,难以维权。用人单位拒绝上班的,可向劳动监察投诉,由劳动监察责令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对辞退违法的,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
    2023-07-02
    344人看过
换一批
#仲裁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仲裁机构
    相关咨询
    • 公司规章制度的重要性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5-04
      公司规章制度的规范是十分重要的,规范的公司规章制度需要有以下内容: 员工守则;财务管理制度;合同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之工程发包制度;工程材料设备采购管理制度;商品房销售管理制度;售房市场和工作人员;办公室管理制度;公司管理制度之考勤制度;廉政建设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车辆管理制度;卫生管理制度;差旅费管理制度;工作过失责任追究办法。
    • 劳动合同中的公章制度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不一致怎么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约定的合同内容与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不一致时,劳动者可以选择适用,如果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 对公司规章制度怎么处罚?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4
      最新的公司制度定处罚是用人单位不是行政处罚的主体,不具备实施经济处罚权的主体资格,行使经济处罚于法无据。 罚款是一方对另一方经济资源的单方剥夺,其本质就是从劳动者的个人财产中拿走一部分,作为经济处罚。根据我国的《立法法》和《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的只有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并且有相应的如复议、行政诉讼等救济程序。显然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具备这种资格。
    • 公司章程对员工有什么强制性规定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1-21
      在日常业务中,当事人经常问公司章程对谁有约束力或应遵守公司章程。?根据我国《公司法》,公司章程对公司、股东、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具有约束力。首先,公司章程由公司股东共同制定,是股东之间的共同约定。股东应在公司章程上签字盖章,最后在工商登记机关或市场监督局登记备案。因此,公司章程对所有股东都有约束力。这里的股东不仅包括公司成立时的股东,还包括后来加入公司的股东。其次,公司章程由公司全体股东共同制
    • 劳动合同中的规章制度与劳动合同的内部规章制度冲突应该怎么处理?
      台湾在线咨询 2023-02-13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的内部管理规范,属于内控行为;劳动合同是受劳动合同法调解的法律行为,就法律行为的地位合同约定要优于内部规定,当两者不一致时应以合同约定为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着干问题的解释(二)》第十六条用人单位制定的内部规章制度与集体合同或者劳动合同约定的内容不一致,劳动者请求优先适用合同约定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条用人单位应当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