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有贷款,不可以公正赠与给孩子。
公证赠与房产,必须产权清晰,无抵押贷款。房产赠予分两种,一种是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另一种是非直系亲属之间的赠与。
房产赠与公证的资料如下: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身份证件(如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护照等其他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原房屋所有权证(原件);赠与(受赠)公证书(原件);契税完税或减免税凭证;赠与人必须提供赠与书或与受赠人签订的赠与合同,赠与书和赠与合同必须详列赠与人和受赠人是何种关系以及双方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住址以及赠与物等。赠与物要写的具体明确。如应写明坐落、结构、面积、产权证登记号码等;
2、赠与的房产属夫妻共有财产的,夫妻双方应亲自到公证处申办或提供经公证的同意配偶赠与房产的声明书;受赠人不满法定年龄的,应当由受赠人的法定监护人代为其办理;原房屋所有权证所附房屋登记表、房产(分户)平面图二份(房屋所有权人栏空白;原房屋所有权中没有附图、表的,可不提交)。
变更孩子抚养权可以公证吗
变更抚养孩子可以公证,公证的法律效力更为严谨,双方可以通过公证防止另一方反悔。变更孩子抚养权是否需要公证由离婚双方自己决定,即使不进行公证,双方协商一致时,可以通过签订变更孩子抚养权协议书,也能产生法律效力。需要公证的,可以去当地的公证机关办理,办理时应带上应提供居民身份证、户口簿以及双方签订的变更抚养协议书。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五十八条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
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适用前款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条经过公证的赠与合同或者依法不得撤销的具有救灾、扶贫、助残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交付赠与财产的,受赠人可以请求交付。
依据前款规定应当交付的赠与财产因赠与人故意或者重大过失致使毁损、灭失的,赠与人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
男子离婚将房屋协议赠与女儿反悔,能否撤销赠与?
314人看过
-
将房屋赠与给子女可以逃避债务吗?
463人看过
-
赠与给女儿的房子能否要求付房款
180人看过
-
民法典父母能否将房屋赠与未成年子女
167人看过
-
父母将房屋赠与子女,税款应为多少?
164人看过
-
能否将按揭房屋的一半赠与妻子?
454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赠与房屋给子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25天下的父母都是想把最好的留给子女,很多父母选择将房屋赠与给子女,这时会碰到需要为房屋过户的事情。这个时候,过户需要什么手续就显得格外重要了。房屋过户给子女可以通过继承、赠与和买卖三种方式,不同方式需要不同的手续。 房产赠与过户手续如下 (1)对房屋资质审核。 (2)父母与子女双方签订房产赠与书面合同。 (3)办理公证。按照《关于房产登记管理中加强公证的联合通知》的规定,房屋赠与必须办理公证。 (4
-
老人将房产过户给子女的能否撤销赠与江苏在线咨询 2022-01-30一、老人需要有合法理由才可以撤销赠与。 二、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 (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 (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
-
怎么才能做到将房产给子女赠与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151、受赠房屋需提交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和契证,到相关部门办理正式的房屋所有权变更登记手续后,这种赠与行为才具有法律效力。 2、具体步骤如下: (1)赠与人与受赠人订立关于房屋赠与的书面合同,即赠与书。 (2)受赠人凭原房屋所有权证、赠与书,交纳契税,领取契证。 (3)办理公证。 (4)办理房屋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5)由受赠人到房地产管理部门申请变更登记,并提交下列证件:申请书(窗口提供);原房
-
妻子能否将房产抵押贷款中的房产赠与50%?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25根据我国法律法规,离婚时夫妻可对共同财产进行公正处理,将其一半权益公正给予女方。这一操作被视为男方对女方的赠与。因此,这套房产应认定为夫妻双方共有财产。只要女方完成权属和登记变更,除非出现法定撤销原因,否则不得擅自撤销这一赠与行为。需要说明的是,如果房产属于夫妻共有,即使没有明确分配比例,也应遵循公平原则进行平均分割所有权。
-
夫妻一方是否必须将房产赠与给子女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03夫妻共同财产都赠与孩子可以的。只要该赠与是符合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是符合公序良俗的,是双方真实的意思表示,并且夫妻双方都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该赠与就是合法有效的。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的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