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几个月以内宣判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2 12:02:42 202 人看过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

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12:0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几日内发送判决书
    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对诉讼案件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根据行政诉讼法相关规定。一、怎么提交行政诉讼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一条规定,提出行政诉讼要符合必备的条件。起诉时,原告应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说明起诉理由、事实和根据等。人民法院接到起诉状后,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应对起诉状进行审查,审查起诉是否符合法定条件、起诉手续是否完备、起诉状内容是否明确等,并应当在七日内,做出立案受理的决定或者不予受理的裁定。原告对裁定不服,可以提出上诉。二、行政诉讼上诉期限是多长行政诉讼法上诉期限是十五日,具体的计算方式是,当事人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行政诉讼案件全部诉讼流程是:1、起诉;起诉的方式包括书面形式,按照相应要求书写起诉状,才能开始诉讼程序;2、受理,人民法院在收到
    2023-02-24
    438人看过
  • 法庭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在什么期限内应该宣判
    法庭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不能没有一个时间限制。刑事诉讼法对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公诉案件的期限作出了以下明确规定:1.对于一般公诉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2.对于下列公诉案件,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冉延长一个月,即至迟在两个半月内宣判:(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法律规定对这四类案件可以延长一个月审理期限,是考虑到这些案件比一般的公诉案件更复杂,其调查取证工作量大、难度大、花费时间较长,为切实查明案件事实真相,保证正确适用法律,应有一个较长的审理期限。3.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最初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经审查后,如果认为案件案情重大、复杂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的第一审案
    2023-04-22
    254人看过
  •  法院在审理完公诉案件后,需要多久才能宣判?
    公诉案件在法院受理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公诉案件在法院受理后,应在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法 院 审 理 公 诉 案 件 期 限 是 多 久 ?公诉案件是指国家公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提起的诉讼,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个重要的司法程序。根据该法规定,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为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在审理期间,公诉机关需要进行庭前准备和庭审,同时还需要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公诉机关在审理案件
    2023-09-07
    86人看过
  • 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抗诉和上诉的案件,应在多久期限内审结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判上诉或者抗诉案件的程序,除第二审程序一章已有规定的以外,参照第一审程序的规定进行。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审结,至迟不得超过一个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以下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是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一)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二)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三)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四)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第二审的判决、裁定和最高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的判决、裁定。《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受理上诉、抗诉案件,应当在二个月以内审结。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延长二个月;因特殊情况
    2024-04-27
    151人看过
  • 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在多长期限内审结
    一、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在多长期限内审结1、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采用一审程序审理的,应当在六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形除外;采用二审程序审理的,应当在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法律其他规定。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第一百七十六条,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二、人民检察院抗诉提起的再审情形有哪些1、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法律依据及其条件。根据诉讼法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判,发现
    2023-06-11
    405人看过
  •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宣判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如果是国家财产、集体财产遭受损失的,人民检察院在提前公诉的时候,可以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查封或者扣押被告人的财产。”《刑事诉讼法解释》第八十四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刑事案件后,可以告知因犯罪行为遭受物质损失的被害人(公民、法人和
    2023-06-14
    125人看过
  • 法庭在案件受理后多久宣判
    1、法庭在案件受理后二个月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有特殊法定情形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2、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八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本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一、法庭审判时的流程是什么刑事诉讼开庭审理流程如下;(一)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通知与告知相关人员。审判长宣布开庭以及相关事项,告知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依法享有的诉讼权利。(
    2023-03-04
    50人看过
  • 人民检察院受理移送审查起诉案件,应当怎么办理
    人民检察院负责案件管理的部门对接收的案卷材料审查后,认为具备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并立即将案卷材料和案件受理登记表移送办案部门办理。认为案卷材料不齐备的,应当及时要求移送案件的单位补送相关材料。对于移送起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保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再移送起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对在案犯罪嫌疑人的移送起诉应当受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一百五十八条人民检察院负责案件管理的部门对接收的案卷材料审查后,认为具备受理条件的;应当及时进行登记,并立即将案卷材料和案件受理登记表移送办案部门办理。经审查,认为案卷材料不齐备的,应当及时要求移送案件的单位补送相关材料。对于案卷装订不符合要求的,应当要求移送案件的单位重新装订后移送。对于移送起诉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在逃的;应当要求公安机关采取措施保证犯罪嫌疑人到案后再移送起诉。共同犯罪案件中部分犯罪嫌
    2024-05-08
    229人看过
  •  人民法院在受理案件后是否可以撤销起诉
    这段内容讲述了人民法院对于立案后是否可以撤诉的问题的具体规定。公诉案件在开庭后不可以撤回起诉,而自诉案件则可以撤回起诉。对于自诉案件,人民法院可以进行调解,但原告在宣告判决前可以自行和解或撤回自诉。如果原告申请撤诉,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如果裁定不准许撤诉,原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可以缺席判决。法院对于立案后是否可以撤诉的问题,需根据具体情况而定:1.在开庭后,公诉案件不可以撤回起诉;2.自诉案件则可以撤回起诉。根据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自诉案件,可以进行调解。自诉人在宣告判决前,可以同被告人自行和解或者撤回自诉。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的,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裁定。人民法院裁定不准许撤诉的,原告经传票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可以缺席判决。 法 院 是 否 准 许 自 诉 撤 诉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自己的过错或者其他原因未能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诉讼的,人民法院
    2023-08-31
    439人看过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什么以外应当公开进行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不公开进行的案件如下:1、法定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主要是指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案件,所谓国家秘密是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泄露会使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遭受特别严重的损害,凡是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一律不公开审理,以免国家秘密泄露,给国家的安全和利益造成损失;2、依当事人申请而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离婚案件涉及当事人感情问题,还可能涉及家庭私生活,这些方面可能是当事人所不愿意向社会公开的,为了尊重当事人的隐私权,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3、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对技术情报等相关信息的保密意识和要求日益增强,公开审理可能会泄露这些信息,给当事人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在审理民事案件过程中,当事人可以案件涉及商业秘密为由,申请不公开审理,但案件是否涉及商业秘密,以及案件标的是不是商业秘密,应当结合案件具体情况
    2023-08-08
    346人看过
  • 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审结案件?
    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在押的上诉案件,最长应当在两个半月内审结。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被告人被羁押的上诉案件,一般情况下,应当在一个月内审结。对于一些比较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在一个半月内审结。但对以下情形在一个半月内不能审结,依照法定程序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1.交通十分不便的边远地区的重大复杂案件;2.重大的犯罪集团案件;3.流窜作案的重大复杂案件;4.犯罪涉及面广,取证困难的重大复杂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有上述所列四种情形之一的,在一个半月内不能审结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但最高人民法院受理的上诉、抗诉案件,由最高人民法院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第二审人民法院的办案期限,从第二审人民法院收到上诉状或者抗诉书的次日起计算。实践中,对于被告人被羁押的上诉、抗诉案件,如果在法定期限内不能办结的,应当变更对被告
    2023-04-22
    146人看过
  • 人民法院受理管辖权异议案件后应当如何办理
    人民法院对当事人提出的异议,应当审查。异议成立的,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异议不成立的,裁定驳回。当事人未提出管辖异议,并应诉答辩的,视为受诉人民法院有管辖权,但违反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规定的除外。人民法院受理诉讼标的为外币的案件。人民法院受理诉讼标的为外币的案件以该标的额为基础,按照人民法院书面通知当事人缴纳诉讼费用当日的汇率折算成人民币后,计算应缴纳的诉讼费用数额;案件受理费、申请费一律以人民币计算收取;其他诉讼费用除用于必须在境外支付的以外,均以人民币计算收取。交通事故诉讼费用一般是败诉一方会缴纳,但是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实际上是不同,根据上位法与下位法的效力冲突原则来看,是需要遵守上位法的规定的,因此即便是交强险也不能避免诉讼费用的缴纳。交通事故起诉费由谁来负责,保险公司也是其中之一。《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七条,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当事人对管辖权有异议的,应当在提交答辩状期
    2023-07-30
    226人看过
  • 判决应当在民事诉讼审判后的数日内定期宣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二款规定:“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送达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应当在宣判后立即送达判决书。”第149条规定,人民法院按照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需要延长的,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因《民事诉讼法》有明确规定,法院在实践中更加规范。然而,《民事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并未对定期判刑的案件的量刑时间进行任何限制。在实践中,尤其是基层法院,往往会在庭审笔录中漏掉“择期宣判”的模糊字眼,并在庭审后十多天甚至几十天宣判。但是,通过《民事诉讼法》第149条的规定,我们可以看到,在民事诉讼中,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第一次审批期间的判决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宣告。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结时间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需要延长的,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民事案件的一般程序是什么1。人民法院受理
    2023-05-07
    174人看过
  • 审理完案件后多长时间法院可以宣判
    审理公诉案件后法院一般应当在二个月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如果案件为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宣判时间是怎样规定的公诉案件,亦即刑事公诉案件,是指由各级检察机关依照法律相关规定,代表国家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提起诉讼的案件。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情形之一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批准或者决定,可以再延长一个月。人民法院改变管辖的案件,从改变后的人民法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审理期限。人民检察院补充侦查的案件,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法院后,人民法院重新计算审理期限。《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七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
    2023-08-02
    46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在受理后多少日内以内将案件移交检察院?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28
      一、民事案件: 1、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2、法律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一条二、刑事案件: 1、如果是简易程序,则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2012修正)第二百一十四条【简易程序的审限】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
    • 人民法院在哪个时间内应当审理行政案件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17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七章审理和判决:第五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人民检察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4-05
      法院审理刑事公诉案件应多久宣判依照规定延期审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 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者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盖章。法庭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者向他宣读。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者差错的,可以请求补充或者改正。当事人承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者
    • 根据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检察院审理案件,应当在受理后多长时间以内审理完毕的案件?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25
      人民检察院对于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的案件,可以延长半个月。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应当在一个月以内补充侦查完毕。补充侦查以二次为限。补充侦查完毕移送人民检察院后,人民检察院重新计算审查起诉期限。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
    • 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应当公开审理哪些案件?哪些案件不公开审理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1-21
      不公开审理,是指人民法院在进行诉讼活动时,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其他正当事由,对案件不进行公开审理的司法审判制度。 下列案件,人民法院不公开审理: 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 3、十四岁以上不满十六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经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十六岁以上不满十八岁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 4、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 5、经当事人申请,人民法院决定不公开审理的离婚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