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新行政诉讼法破除“信访不信法”魔咒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6 14:04:35 319 人看过

行政诉讼三大症结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将得到缓解,而民众信访不信法的魔咒,也将迎来破除之日。

当公民与政府对簿公堂,民告官的胜诉概率几何?近日,最高法行政审判庭副庭长王振宇给出的答案是:10年前被告败诉率占30%左右,近年来下降到10%以下,有一些省份甚至只有2%。原告胜诉率极低,成为中国司法的尴尬现状之一。

清晰的数据告诉我们,当法律天平的两端分别站着民和官的时候,往往出现失灵的状况。而权大于法、权力干预司法,是制造这种司法困境的根源。

法律若不能有效地主持正义,向政府维权的民众,只好另辟蹊径来寻求公道,信访不信法也因此成为底层民众维权的思想主流。拦车喊冤、进京上访等成为法治土壤上的怪异图景。更可怕的是,打着维稳旗号的地方政府,对访民进行粗暴地围追堵截,往往造成对公民权利的二度伤害。黑监狱、被精神病就是因此产生的怪胎。

不过,随着中国朝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目标迈进,站在被告席上的官或将不再是法庭上的常胜将军。11月1日,实施了25年之久的行政诉讼法迎来了首次大修,行政诉讼三大症结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将得到缓解,而民众信访不信法的魔咒,也将迎来破除之日。

按照新的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不得干预、阻碍法院立案。这不仅体现了对审判独立的保障,更意味着民告官司法路径上的权力梗阻将得到清除。而这,也是民告官的最大门槛和掣肘所在。行政首长出庭应诉、可跨区域管辖等规定,都是为了实现法律的平等、规避权力干预的做法。

行政干预司法行为被要求禁止之外,民告官的其它门槛也在降低。比如受案范围正在扩大,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的明示,可避免法院推诿不立案现象的出现;比如书写诉状有困难者可口头起诉,就充分保证了文化程度较低的公民的权利。

关于执行难的问题,新民告官法也有了更严格的要求。对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增加规定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这无疑将对权力老赖产生一定威慑力,以保障判决的执行。

当然,这只是新民告官法给我们带来的期待。正义的实现,最终还需要依靠法律的有效实践。正如《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法律的生命力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实施。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能否摆脱权力干预的掣肘,能否转变民众信访不信法的维权观念,能否破除信访不信法的魔咒,还需要从实践操作层面去证明,以此来提升司法公信力。

制造强权常胜的法庭不是公正的法庭,让民众信访不信法的法律难以体现法治文明。信访还是信法?决定性的条件,既不是官强,也不是民弱,关键还是在于法正。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22:5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拒绝履行相关文章
  • 信访部门如何做好行政诉讼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是作为被告参与诉讼的,按时向法院提交答辩状、准备好相应的证据,在法庭上积极的进行质证即可。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起诉状副本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交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和所依据的规范性文件,并提出答辩状。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答辩状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
    2024-04-26
    111人看过
  • 公安截访合法吗行政诉讼
    违法的,但目前中国的法律没有对截访做出相应规定和措施,所以截访不构成犯罪。截访者:组织负责拦截上访的人。截访:通过暴力或者非暴力的行为拦截上访者的上访。一、父母上访对孩子有影响吗有影响。非法上访,特别是在越级非访中,极端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聚众冲击国家机关、聚众扰乱公共场所和交通秩序等违法行为,个人触碰法律红线,还可能影响子女亲属。一般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政审不合格:有反对四项基本原则言行的;有流氓、偷窃等不良行为,道德品质不好的;有犯罪嫌疑尚未查清的;直系血亲或对本人有较大影响的旁系血亲在境外、国外从事危害我国国家安全活动,本人与其划不清界限的。二、越级上彷拘留最新规定影响子女考研吗越级上访会影响家人入学入党入伍及考公务员。在越级非访中,极端上访、缠访、闹访和非法群体性聚集引发的寻衅滋事、非法集会游行示威、妨害公务、聚众扰乱社会秩序
    2023-06-22
    492人看过
  • 对信访案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一、对信访案件能否提起行政诉讼对信访案件的答复不满意的,一般不能提起行政诉讼的,信访答复并不是具体的一种行政行为。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
    2023-06-19
    171人看过
  • 信访后还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吗
    一、信访后还可以申请行政诉讼吗当事人不能对信访复核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而作出复核意见的,不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不在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的是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不服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强制执行的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第四十四条对属于人民法院受案范围的行政案件,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先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二
    2023-04-05
    176人看过
  • 不服信访处理结果能否提起行政诉讼
    一、不服信访处理结果能否提起行政诉讼1.不服信访处理结果能否对其提起行政诉讼,关键是要认清信访机构就信访事项作出处理意见等行为的性质,即是否属于《行政诉讼法》规定的具体行政行为。2.信访机构不是适格被告,其行为不具有可诉性。依据《信访条例》规定,信访工作机构是代表其所在的本级政府或者政府工作部门处理信访事项的内设机构,不是独立的行政机关,其处理信访事项的活动后果应当归属于其所在的政府或者政府工作部门。从这个意义上讲,信访工作机构本身不能作为行政诉讼的被告。3.信访机构不能直接作出有关行政处理决定。根据《信访条例》第六条的规定,信访工作机构履行的职责包括受理、交办、转送、承办、协调处理、督促检查、指导信访事项等。信访机构不直接替代有权处理信访事项的行政机关作出处理决定,也无权直接改变有关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因此,信访机构作出的信访处理意见对信访人自身利益并没有产生实质影响,信访人和信
    2023-06-19
    242人看过
  • 信访复核之后能提起行政诉讼吗
    当事人不能对信访复核提起行政诉讼。行政机关针对信访事项而作出复核意见的,不属于具体的行政行为,不在法院受理行政诉讼的范围之内。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包括的是当事人不服行政处罚决定的、不服行政强制措施或行政强制执行的等。信访复核完成后不满意怎么办信访复核完成后不满意有以下办法: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收到复查请求的行政机关应当自收到复查请求之日起30日内提出复查意见,并予以书面答复。信访人对信访答复不满意的,不能申请行政复议,因为信访答复不是具体的行政行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是本级人民政府负责信访工作的行政机构,履行下列职责:1、受理、交办、转送信访人提出的信访事项;2、承办上级和本级人民政府交由处理的信访事项;3、协调处理重要信访事项;4、督促检查信访事项的处理;5、研究、分析信访情况,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完善政策和改进
    2023-07-28
    277人看过
  • 信访能否构成行政诉讼时效中断
    一、信访能否构成行政诉讼时效中断信访不会构成诉讼时效中断,信访是向信访机构提出意见、建议和要求,依法应当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信访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属于其自身的原因耽误起诉期限的,被耽误的时间不计算在起诉期限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特殊情况耽误起诉期限的,在障碍消除后十日内,可以申请延长期限,是否准许由人民法院决定。二、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行政机关申请复议的,复议机关应
    2023-05-06
    303人看过
  • 新法有望破解“信訪不信法”
    11月3日,最高法院行政審判庭副庭長王振宇透露,目前我國行政審判受困突出,導致原告(公民一方)勝訴率比較低。從被告(政府一方)敗訴率比較,10年前被告敗訴率佔到30%左右,近年來基本是10%以下,6%~7%的樣子。有一些省份甚至隻有2%。在當日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新聞局舉辦的行政訴訟法集體採訪中,王振宇表示,這個問題形成原因非常復雜,但其中最突出的還是目前審判體制不配套、審判體制不適應的問題。現在這種體制,人民法院實際上是受制於地方的體制。王振宇說:行政審判在這種體制下受困是最突出的,因為行政審判的被告就是當地政府以及行政機關,審理的行為就是政府所有的職能行為,這個阻力就會更大。這也是為什麼行政審判在這些年來從數字上看越來越不好看的原因。他還介紹說,目前行政訴訟的上訴率是最高的,申請再審率也是最高的,大概是民事和刑事的6倍或8倍,有一些地方甚至出現了凡是下裁定和判決的行政訴訟案件,件件上訴
    2023-06-06
    447人看过
  • 针对信访答复,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随着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选择信访方式维护自身权益的案件越来越多,信访行政诉讼案件呈上升的趋势。当事人如何才能准确把握具体的信访答复意见可诉与不可诉呢?本文依法加以说明。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12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第2款关于不属人民法院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规定来看,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答复意见是否可诉,均没有具体、明确的规定。从这个意义上说,《行政诉讼法》和《行诉法解释》并未将信访答复意见排除在受理范围之外。当事人对信访答复意见不服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但这并不等于说,任何信访答复意见均具有可诉性。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能够作为行政行为的信访答复意见,它较之不可诉的信访答复意见有着本质的不同,关键在于信访答复意见是否实际影响了当事人的权益。首先,应看作出信访答复意见的主体的性质。因为受理和答复处理信访问题的机构既有行政机关,又有立
    2023-06-05
    486人看过
  • 法律诉讼与信访举报的区别
    (1)内容形式不同:1、涉法涉诉是在党中央“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思想下出现的新名词。它是指当事人对刑事执法、行政执法等权力部门在案件或问题处理上不满,认为受到了不法侵害或不公平的待遇,从而引发上访告状的案件。2、信访,是指公民个人或群体以书信、电子邮件、走访、电话、传真、短信等多种参与形式与国家的政党、政府、社团、人大、司法、政协、社区、企事业单位负责信访工作的机构或人员接触,3、以反映情况,表达自身意见,请求解决问题,有关信访工作机构或人员采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处理的一种制度。(2)原则不同:1、涉法涉诉信访改革是中央确定的重要改革事项,是深化司法体制和社会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依法、及时、就地解决问题与疏导教育相结合。公司股东涉诉会涉及到公司吗?股东涉诉会涉及公司。涉诉内容如果关系到金钱的话,股东在公司所有的股权会按照涉诉金额被冻结。被冻结的股权
    2023-07-18
    5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信访事项权利的行使与转化
    信访人如果认为信访机构侵犯其合法权益,可以采取行政诉讼。信访受理程序可以不作为行政诉讼提起。政府信访工作机构在处理信访事项时,有通知、转送、建议和交办的处理义务。政府信访工作机构转发、交办信访事项后,有关行政机关应当在1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告知信访人。办理信访事项的程序可以不作为行政诉讼提起。信访人不依法答复的,可以依法行政诉讼。如果信访人认为信访机构在处理信访事项时所采取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了其合法权益,他们可以依据法律规定采取行政诉讼,以维护自己的信访权益。这就成了行政诉讼。(1)信访受理程序可以不作为行政诉讼提起。《信访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政府信访工作机构收到信访事项后,应当在15日内进行处理。这种处理不是信访内容的直接处理,而是通知、转移、建议和交办的处理,即通知人大、法院、检察院提出的信访事项向相应机关提出;对于依法应当提起诉讼、仲裁、行政复议的事项,告知其不受理,应当按照
    2023-11-13
    252人看过
  •  身份证信访解除方法
    如果身份证被他人冒用,可以前往相关部门进行处理。若无法解决问题,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让法律机构协助处理。同时,也可以寻求亲戚朋友或有权势的领导的帮助。如果问题不会影响身份证的正常使用,一般情况下会自动销存。可以找到相关记录的单位进行处理,要求删除记录,如果无法实现,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让法律机构协助处理。另外你可以找亲戚朋友或者有关系的领导,去帮忙处理这个信访的事情。如果不影响你身份证使用或者之前只是正常的信访,一般都会过了时间会自动销存。【攻略攻略:如何合法地生成和使用区块链技术?随着区块链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开始尝试使用这项技术。然而,如何合法地生成和使用区块链技术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根据我国的《区块链信息服务管理办法》,区块链信息服务提供者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制作、发布、传播法律禁止的信息。因此,企业和个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非法活动。
    2023-11-08
    116人看过
  • 2023行政行为违法信访会赔偿钱吗
    行政行为违法信访会赔偿钱吗行政机关非法侵害公民权益时,被害公民可以向侵权的行政机关提出行政赔偿,而信访只能反应问题,是不会进行行政赔偿的。《国家赔偿法》第九条赔偿义务机关有本法第三条、第四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赔偿。赔偿请求人要求赔偿,应当先向赔偿义务机关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第十条赔偿请求人可以向共同赔偿义务机关中的任何一个赔偿义务机关要求赔偿,该赔偿义务机关应当先予赔偿。第十一条赔偿请求人根据受到的不同损害,可以同时提出数项赔偿要求。第十二条要求赔偿应当递交申请书,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二)具体的要求、事实根据和理由;(三)申请的年、月、日。赔偿请求人书写申请书确有困难的,可以委托他人代书;也可以口头申请,由赔偿义务机关记入笔录。赔
    2023-04-22
    112人看过
  • 发短信诅咒人死犯法吗
    发信息辱骂他人违法,发短信骂别人是诽谤,对侵权的形式,最高法院的司法解释明确规定:以书面或者口头的形式侮辱或者诽谤他人、损害他人名誉的,应认定为损害他人名誉权。一、侵犯名誉权是否可以立案侵犯名誉权可以立案。行为人客观上损害他人名誉,第三人知道。侵权人实施侮辱、诽谤等行为;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错。故意是指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损害他人的名誉,仍然积极追求这一结果的发生。情节严重的,构成侮辱罪或者诽谤罪。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对他人的名誉造成损害,但由于疏忽或过于自信而造成的损害后果。二、对方过错你骂他犯法吗诽谤谩骂侮辱他人是违法行为,如果情节严重的,很有可能构成犯罪。主要是:(1)情节轻微的,属于侵权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如果行为人的行为,足以使受害人的人格利益减损的,可以构成侵犯名誉权,受害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
    2023-02-28
    416人看过
换一批
#合同履行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拒绝履行是指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 拒绝履行构成的条件: 1、须有合法有效的债务存在这是拒绝履行的前提条件; 2、须履行仍为可能... 更多>

    #拒绝履行
    相关咨询
    • 行政复议诉讼和信访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0
      )越级上访,不予受理。信访是解决纠纷的一个途径,是当事人维护自身权利的一个途径。按照法律规定逐级信访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但是,如果是越级上访,上级信访部门是不予受的。国家信访局《关于进一步规范信访事项受理办理程序引导来访人依法逐级走访的办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对跨越本级和上一级机关提出的信访事项,上级机关不予受理,并引导来访人以书面或走访形式向依法有权处理的机
    • 行政诉讼中信访构成诉讼期间中断吗
      海南在线咨询 2023-09-02
      行政诉讼则是有时间限制的,如果超过了法定的时效,那么即使法院受理了、具体行政违法,起诉人也无法胜诉。行政诉讼的时效分为以下几类: 一、普通诉讼时效 1、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3个月。(《行政诉讼法》第39条) 2、经复议向法院提起诉讼的为15日。(《行政诉讼法》第38条第2款) 二、特殊诉讼时效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的特殊诉讼时效,比如30日(森林法)。 三、最长诉讼时效 1、是行政相对人知道具体行政
    • 不服信访诉讼行政复议怎么办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5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北京银监局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等规定,在法定期限内向中国银监会提出行政复议申请,或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依据国务院《信访条例》第三十四条规定,信访人对行政机关作出的信访事项处理意见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书面答复之日起30日内请求原办理行政机关的上一级行政机关复查。
    • 如何在信访局进行行政诉讼
      陕西在线咨询 2023-10-19
      一是信访部门要写好答辩状。答辩状是信访部门向人民法院提交的最重要的诉讼文书; 二是信访部门要整理好证据材料。行政诉讼是全面审查,因此,不管行政起诉状提出哪些问题,信访部门都要提供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所有证据; 三是信访部门要按期提交答辩状以及证据材料。
    • 对执行信访行政诉讼案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吗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1-01
      一般案件一般不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的范围包括当事人不接受行政处罚的案件;不接受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的案件;以及行政机关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其他案件。信访案件不在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