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8-08 11:33:44 408 人看过

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什么

1、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是最有效的措施。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五条

各级人民政府在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方面的工作职责是:

(一)制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规划;

(二)组织公安、教育、民政、文化和旅游、市场监督管理、网信、卫生健康、新闻出版、电影、广播电视、司法行政等有关部门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

(三)为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提供政策支持和经费保障;

(四)对本法的实施情况和工作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五)组织开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宣传教育;

(六)其他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职责。

第六条

国家加强专门学校建设,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专门教育。专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是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和矫治的重要保护处分措施。

省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专门教育发展和专门学校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成立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根据需要合理设置专门学校。

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由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公安、司法行政、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共产主义青年团、妇女联合会、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门学校等单位,以及律师、社会工作者等人员组成,研究确定专门学校教学、管理等相关工作。

专门学校建设和专门教育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二、法律是如何保护未成年的

法律是如何保护未成年的方式如下:

1、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

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

3、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

4、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5、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

6、保护与教育相结合。

装修纠纷的预防

装修纠纷,首先涉及到一个丑话说在前面的问题。所以在双方合作开始前,就应对相关的问题在合同中作出明确的规定,避免日前的争议。

(1)对材料质量的规定。现在的装修材料,有很多是由业主买的,也有很多是装修公司包的。那么,双方都应对材料导致的结果作出责任规定。这一点是非常头痛的,因为材料的质量往往对施工的质量起决定性因素。例如油漆,假的往往会导致施工的失败。很多业主都对主材很关心,但对辅料不太关心,这是错误的。辅料在一些工程项别中对着很关键的因素。我想这种半包的方式迟早会被全包所取替,要么业主负责所有的主材和辅料,或者装修公司全包。因为这样最容易避免问题的出现。

(2)施工工艺的规定。双方要避免日后的争议,就得对施工工艺作出大概的规定。当然,现在的装饰材料日新夜异,工艺也是一样,所以很难对工艺作出限制,但可以对一定的步骤作出规定,例如刷油漆得刷多少遍等。在这里面需要提醒的是,类似的指标不是越高越好的,例如油漆太多遍不一定好。

(3)施工结果的规定。现在有很多城市都对装修立法,包括验收标准。这其中有一些是强制性标准,有一些是推荐性标准,对于推荐性标准,如果没有列入合同,则是不起效力的。强制性标准可列也可以不列入合同。当然,我不得不提醒大家的是,有一些城市所列入的施工验收标准有问题,甚至是错误的或者过时的。

(4)施工保修的规定。这一点是最要害点,不管前面的说得多详细,如果没有对保修作出规定,都是一样空话。现在国家的强制性保修是二年,其中防水等项目是五年。在保修期内,质量问题由施工负责。当然,如果遇上不是全包的形式,对于质量的争议就会有问题,例如防水工程,这涉及到一个材料优劣而导致的老化问题。5)施工工期的规定。双方应对工期作出明确的规定,包括了违反工期的惩罚。这一条是解决工程拖延的最佳方式。四、极端情况的避免在装修纠纷中,往往都会顺带着很多极端的形式。包括威胁、暴力。双方在协商相关的装修问题时,应保持心平气和的态度,以理相据,以事论事,不宜过分对刺激对方。一旦出现类似的问题,应求助于**机关。装修是一样烦人的工作,有着错综复杂的因素。所以,大家都需要抱着一种平常心来看待装修中出现的问题,尽量协商解决。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6日 04:0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业主相关文章
  • 未成年人如何预防违法犯罪政治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应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相结合,坚持分级预防、提前干预,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是最有效的措施。法律是如何保护未成年的方式如下:1、给予未成年人特殊、优先保护;2、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3、保护未成年人隐私权和个人信息;4、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和特点;5、听取未成年人的意见;6、保护与教育相结合。一、未成年人保护法名誉权是第几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条规定,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未成年人享有受教育权,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尊重和保障未成年人的受教育权。未成年人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家庭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平等地享有权利。禁止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遗弃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不得歧视女性未
    2023-03-12
    328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犯罪:父母不能让未成年人买烟酒
    《条例草案》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要求未成年人为其购买烟酒昨日(27日)提交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规定,任何经营场所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或者出售烟酒。任何人不得要求未成年人为其购买烟酒。而相关调查和记者实地调查则发现,至少八成的未成年人目前可以轻松地在街头烟酒店买到烟酒,而商家对此也颇多苦衷。如何鉴别顾客未成年,以及谁来监督,成了争论的焦点。据介绍,《条例》着重突出教育、预防、矫治三方面的内容,坚持遏制未成年人犯罪关键是预防的指导思想,将教育与预防相结合,一般预防与特殊预防相结合、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结合,可操作性与倡导性相结合,强化了学校、家庭、职能部门、基层组织和社会有关方面的责任。预防未成年人不良行为发生,关键在于学校、家庭、政府部门及社会各方面相互配合,《条例》第十七至二十八条,主要从
    2023-04-24
    205人看过
  • 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
    一、恢复性司法与未成年人犯罪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所规定的犯罪。这一人群犯罪的特点体现在:1.组织形式的团伙作案;2.暴力犯罪的突出;3.犯罪手段的多样化及预谋性增强;4.低龄化趋势的明显。5.文化水平普遍偏低也是其一大特征。针对这些特点,深入研究和制定针对性的制度体系,运用恢复性司法的理念和方法,不仅能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也能有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二、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未成年人犯罪在我国呈现出新的特点:1.团伙作案成为其主要组织形式;2.暴力犯罪成为突出问题;3.犯罪手段日益多样化且更具预谋性;4.犯罪年龄的低龄化。5.未成年犯罪者的文化水平一般较低。这些特点对预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三、未成年犯罪的成因未成年人犯罪的深层次原因在于社会化过程的失败,这是家庭、学校和社会多方面消极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包括:1.心理人格障碍;2.心理需求
    2024-02-13
    390人看过
  • 未成年人的犯罪预防与权益保护
    在我国,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的刑法所规定的犯罪。当前,未成年犯罪呈现了许多新的特点,有其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对该问题的深入研究,有利于制定相应的制度体系,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一、未成年人犯罪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刑事犯罪率不断上升,犯罪现象日益严重,社会整体治安形势恶化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不满意的热点问题之一。在日趋严重的刑事犯罪之中,青少年已成为犯罪的主要成员,约占整个刑事犯罪主体的70-80%左右,其中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更是直线上升,以每年3-5%的速度递增。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犯罪主体的低龄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一般10-12岁开始有劣迹,13-14岁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14-17成为犯罪的高峰年龄,18岁以后成为犯罪的主力军,并且多为团伙犯罪,手段也越来越向成人化、智能化、暴力化方向发展。由于未成年人生理上还不成熟,仅只具备了
    2023-06-13
    336人看过
  • 新修订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多少起实行
    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于2021年6月1日正式施行。这两部法律侧重于未成年人的权益保护和未年人的教育挽救,共同发力、一体施行,标志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律体系在持续完善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大步。一、十七岁可以上班吗劳动法没有规定17岁不能参加工作。我国劳动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限制招收不满十六周年的童工。不满十八周岁找工作之所以被拒,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行为要经过监护人确定才能发生法律效力,再者有些岗位是限制使用未成年人的。二、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及危害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一)学生自身性格的叛逆、偏激。大部分校园暴力是发生在中学生之间,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典型的如偏激、任性、焦躁等,导致他们做事不计后果。(二)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和局限性。中国现有的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法规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
    2023-04-05
    487人看过
  • 义务教育是怎么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
    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危害青少年成长的各种犯罪,同时做好已犯罪青少年的改造工作。政法部门应严厉打击各种社会丑恶现象,维护社会稳定,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保障青少年有一个和谐、健康的生存与成长空间,加强和做好已犯罪的青少年的改造以及服刑期满后回归社会后的工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是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与义务。义务教育的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义务教育对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有着重要意义。未成年人在接受义务教育过程中,不仅学到文化科学知识,而且能用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学习和理解道德规范、法律规范,提高遵守道德规范、法律规范的自觉性。未成年人在学校接受义务教育,还有效地防止了与社会不良因素的接触,减少了不良因素的影响,减少了违法犯罪分子利用、教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机会。因此,法律把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既作为权利,也作为义务予以规定,要求监
    2023-05-04
    274人看过
  • 范县法院三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
    当前复杂的社会形势下,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居高不下,最近,范县法院审结了一起性质较为严重的6人共同抢劫、寻衅滋事案件。总结该6人抢劫案不难发现:一是6人中1人刚成年,而成年的这名罪犯也正是本案的犯意发起人,行为带头人;二是6名罪犯中5人初中毕业辍学,1人小学毕业后辍学在家无所事事;三是在对6名罪犯进行庭前调查时,我们发现他们中3人所处家庭父母离异,1人为父母外出打工的留守未成年人;四是本案中6名罪犯所抢劫的对象为同龄人,寻衅滋事对象为相对比他们弱小的小学和初中在校学生,而且数额相对较小;五是本案6名罪犯所实施的暴力伤害程度相比其它抢劫案件较轻,他们实施抢劫犯罪的目的为想吃饭和上网。查看以往已经审结的案卷材料,未成年人财产类犯罪其特点与本案情形如出一辙。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是我们整个社会的责任,帮助未成年人积极健康成长任重道远。范县法院少审庭总结案情结合实际,一方面制作宣传页呼吁广大家长作为未成年人
    2023-04-25
    244人看过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
    近几年来,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居高不下,对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带来了不利影响,也使这些未成年人付出了沉重的青春代价。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既是构建和谐社会、创建平安社区之策,更是兴国强国之本。笔者在仙桃市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科工作,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作一分析,以期引起社会关注。一、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概况我市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现状为:从2004年至2007年,涉嫌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分别占总犯罪人数的8.43%、10.89%、7%、10.71%,且数量一直居高不下,其中男性占大多数,以15周岁至17周岁年龄段居多,大部分为在校初中生和辍学生。二、未成年违法犯罪的特点1、犯罪年龄趋于低龄化。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向低龄化方向发展,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实施杀人、强奸、抢劫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日益增多。2、侵财性犯罪占大多数。从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动机上看,以侵犯财产为主要目的犯罪占绝大多数,尤其以抢劫、
    2023-06-06
    324人看过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之实践探索
    多年来,邵武市检察院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有效措施,通过在检察业务各个环节推行一系列帮教管理制度,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观念的矫正,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失足青少年是未成年人的一个特殊群体,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一个难点。多年来,邵武市检察院在实践中认真探索对违法犯罪青少年进行教育、感化、挽救的有效措施,通过在检察业务各个环节推行一系列帮教管理制度,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观念的矫正,从而更加有效地推进了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工作。一、人性化办案制度,为失足少年悔过自新奠定基础青少年犯罪大部分是偶发性的,其主观恶性和社会危害性并非特别严重,对他们的处理应以感化和挽救为主。因此,我院对失足青少年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方针,落实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在办案中充分体现人文关怀,以教育使其认识到自己行为的危害性并深刻反省,达到挽救的目的。在
    2023-06-11
    253人看过
  • 关于加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提案
    政协石嘴山市第九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提案第178号审查意见:经2007年12月21日提案审查委员会审查,同意立案。提案单位:农工党市委会电话:2013130内容:近年来,我市在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明显成效。但随着我市经济社会事业的迅猛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引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因素不断增多,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形势不容乐观。一是未成年人犯罪呈上升势头。二是未成年人暴力、盗窃犯罪呈现多发性趋势,以盗窃、暴力抢劫、敲诈勒索最为突出。三是未成年人犯罪呈现低龄化倾向,14-17周岁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数量逐年上升。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很复杂,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概括起来主要有:一是社会不良风气的负面影响。含有色情、暴力、赌博、迷信的腐朽落后文化和有害信息大量存在,严重腐蚀未成年人的心灵,一些意志薄弱的未成年人腐化堕落,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二是学校教育失衡的
    2023-06-06
    246人看过
  • 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
    一、怎样有效预防未成年违法犯罪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1.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2.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3.学校预防一是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二、诱发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原因未成年人犯罪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归纳为主观原因和客观原因两大类。1.主观原因(1)好奇、好胜、爱寻求刺激缺乏自我控制能力。总的来说,处于青春期中的未成年人精力充沛,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模仿力,对丰富而复杂的大千世界充满了求知的欲望,但由于各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处于波动不定的焦虑状态,所以一方面他们心理极为脆弱,另一方面又可能铤而走险。(2)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水准低下。有的青少年是文盲和半文盲,有的青少年平时不注重陶冶自己的道德情操,道德标准低下,对自己放任自流,随心所欲,以至
    2023-09-10
    304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预防的措施与方法
    预防青少年犯罪的经验和做法有很多,其中包括: 1. 立足于预防,做足未成年人关爱工程。依托学校和社区两块阵地,切实推进德育创新,着力提高德育实效,使青少年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人格得到教育。 2. 立足于教育,做好家庭亲情大文章。按照家庭德育教育贴近家长、贴近孩子、贴近生活的原则,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一是依托家长学校,提高家长素质。二是创办“亲子俱乐部”,营造亲情乐园。三是体验日常家庭,培养传统美德。 3. 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规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应当将预防犯罪的教育作为法制教育的内容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计划,结合常见多发的未成年人犯罪,对不同年龄的未成年人进行有针对性的预防犯罪教育。 4. 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教育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
    2024-01-05
    326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特点有哪些?
    未成年人犯罪是指未成年人实施的犯罪行为。未成年人犯罪,无论在犯罪类型上还是在犯罪主体上,都具有与其他类型犯罪所不同的鲜明特点,这就决定了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所具有的区别于其他类型犯罪预防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预防对象的特点性。未成年人具有与成年人不同的特点,这种特点表现在生理、心理方面,就是生理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以及心理结构内部认识因素和意识因素发展的不平衡;表现在文化知识结构和水平上,就是知识的片面增长与道德修养的相对滞后;表现在生活环境上: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家庭里,其生活方式、行为方式极易受家庭成员的影响。另一方面他们生活在学校里,又受教师及同学的影响,同时他们又是社会的一员,极易受社会上各种现象的左右;表现在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首先是他们的独立意识明显增强,其次是群体意识的增强。(二)预防主体的多样性。家庭、学校、社会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三道防线。此外,未成年人犯罪的事前的
    2023-06-11
    284人看过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方法和建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采取如下方式进行预防:(一)自身预防未成年人要加强自身素质的培养和提高,增加抵御犯罪感染的能力。(二)家庭预防家庭是社会的细胞,预防未成年人犯罪,首先要从家庭抓起。(三)学校预防坚持正面教育原则,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氛围。一、婚内强迫性行为用法律上的该怎么处理婚内强迫性行为在法律上可以认定为家暴,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一款规定,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妇女权益保障法》第四十六条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家庭暴力。国家采取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公安、民政、司法行政等部门以及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社会团体,应当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依法为受害妇女提供救助。二、监护人对未成年人要承担哪些责任1、《未成年
    2023-03-07
    354人看过
换一批
#小区物权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业主
    词条

    业主是指房屋所有权人,按其拥有的物业所有权状况,又可分为独立所有权人和区分所有权人。区分所有权人是指数人区分一幅土地上同一建筑物而各有其专有部分,并就其共用部分按其应有部分有所有权者;独立所有权人是指某土地上的建筑物仅属于某一业主。... 更多>

    #业主
    相关咨询
    • 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有哪些预防未成年犯罪的法律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0
      参考法条:《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 1、旷课、夜不归宿; 2、携带管制刀具; 3、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4、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 5、偷窃、故意毁坏财物等。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为的,应当向公安机关报告。第三十五条对未
    • 预防犯罪立法对培养未成年人有什么意义?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3
      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培养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未成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成年以后影响极大。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 个人犯罪立法在未成年人中能预防吗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2
      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是培养未成年人法制观念和遵守法律的行为习惯,实现国家对未成年人的培养目标的需要。未成年时期是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受到的教育和自身行为习惯的养成,对成年以后影响极大。大量事实证明,缺乏法制观念和是非观念,是未成年人发生违法行为最重要的自身原因。制订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有利于引导未成年人辨别是非,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制观念,培养未成年人良好的行为习惯,
    • 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和预防
      山西在线咨询 2024-11-06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只要在犯罪行为发生时未满18周岁,无论在审判过程中当事人是否年满18周岁,仍被视为未成年人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二百八十五条在审判时被告人不满18周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但是,经未成年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同意,未成年被告人所在学校和未成年人保护组织可以派代表到场。 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时未满18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
    • 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策略与手段
      福建在线咨询 2024-11-09
      针对未成年人犯罪的防范策略及方式,主要包括建立预防犯罪体系、强化学校教育管控、推动全面治理工作、建立社会慈善救援制度、增强家庭防范意识、净化社会环境以及关注个人素养提升、加大法律普及力度、完善组织网络构建以及案件后续服务、妥善处理家长问题、强调家庭教育的关键性以及加强社会保障等多方面内容。为切实做好未成年人犯罪的预防工作,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个人层面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的培育和提升,以增强对